汽車降價來勢洶洶被“背刺”是車主的宿命?
“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等等黨永不為奴!”被消費主義包圍的今天,這兩句話幾乎成了每次新車發佈時的口頭禪,到了2023年,這種感受越發強烈,特斯拉降價3.6萬,深藍降價4萬,秦PLUS加配減價,都在時刻提醒我們,沒有一個老車主能躲過2023年的這波背刺潮。
在黑貓等投訴平台上,車企背刺也引發了車主們的集中維權,正在成為投訴的重災區。
為什麼近幾年汽車行業對老車主越來越“殘忍”?為什麼現在汽車的迭代速度如此之快,汽車是如何從耐用品變成快消品的?降價潮有哪些影響?今天就讓作為老車主的智哥,跟大家一起訴訴苦。
背刺最狠的是新能源?
新能源車企的“背刺”事件數不勝數,甚至有人質疑:“新能源車就是割韭菜的吧!”從代步工具屬性的角度來看,大家每天跟自己的車相處也就幾個小時,因此頻繁迭代確實沒有必要性,但從車企的角度來說,要賣給更多的人,就得推陳出新,而我們之所以有背刺的感覺,原因是近兩年車企推陳出新的頻率實在是太快了。
去年10月,理想ONE突然官宣停產,這款車從2019年12月開啟交付算起,從有到無,不過3年時間,隨後更是相繼推出了L9、L8、L7、L6甚至L5,相比之下,卡羅拉滿打滿算已經有20年曆史,BBA的34C,也都有10年以上的歷史,怎麼到了新能源,就月月有新車,年年有旗艦呢?
原因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如今的汽車不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款電子產品”。
更舒適,更娛樂,更智能、更環保,就是現代汽車的定位,而不僅僅是一台能開的四輪交通工具,即便目前依舊有人在表達“汽車就是汽車,好開才是關鍵”的觀點,不需要太多娛樂智能化的內容,但平心而論,智能手機在誕生之初,也有很多人稱“只要能打電話就行”,如果現在讓的手機回到原點,只能打電話發短信,那些以前說能打電話就行的人,第一個舉雙手反對。
因此,汽車變成電子產品,究竟路對不對,沒什麼好討論的,年輕人喜聞樂見,輪不到我們這些老司機來說三道四。
既然是電子產品,就遵循摩爾定律,也就是“處理器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摩爾定律並不是自然規律,而是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因此在汽車信息技術仍在進步的情況下,可以參考摩爾定律。
也就是說,一台18月後的車,跟一台18個月前的車,不僅性能上漲一倍,價格還更低,這就是我們被背刺的本質,簡單來說,就是隔壁老王花更少的錢,買到了性能更好的產品,對比之下,自己彷彿像個“大冤種”,這是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原因是,新能源競爭的加劇,讓原本無憂無慮過日子的傳統車企們,瞬間感知到了汽車市場不斷變幻的危機,所以紛紛發力新能源車賽道,以圖搶占新勢力們的“先機”,靠著原本擁有的規模資本優勢搶占市場。
在汽車市場的大環境影響下,車企們只能不斷改進汽車技術並發布,以免自己被市場的更替所拋棄,形成迅速的車型迭代。
汽車從耐用品變成快消品
既然汽車越來越像電子產品,不少人擔心汽車會不會走上了數碼產品“計劃性報廢”的老路,畢竟就連曾經的家電在轉生為智能家電後,也難以倖免。
所謂計劃性報廢,是指生產廠商有意為產品設計有限的使用壽命,令產品在一定時間後無法使用,不得不更換新的產品,這樣就能讓消費者不斷購買。
計劃性報廢這個概念,至少在上世紀30年代,四捨五入也就是一百年前就有人系統闡述過了。當時經濟大蕭條,有個叫伯納德·倫敦的經濟學家寫了本《用有計劃廢止終結經濟蕭條》,建議政府針對日用品推出強制廢棄手段,試圖通過合法化的計劃報廢刺激消費,恢復經濟增長。
比如眾所周知的蘋果限制性能事件。2017年,蘋果公司承認當手機檢測到電池老化之後,會悄悄降低性能,將手機變得反應緩慢、卡頓。儘管蘋果解釋說這是為了延長手機壽命,但消費者看來,這就是為了迫使用戶換新機。
除了限制性能外,還包括使用壽命有限的材料製作其中易磨損的零件;讓電池無法拆卸和更換;或者降低商品的修復性,讓你不能無損拆開,或者零件被粘合、焊接在一起。如果你自行維修或者找了第三方維修,那麼所謂官方的維修服務就跟你從此一刀兩斷。
此時是不是在腦海裡出現了某個品牌的名字?事實上,汽車採用“計劃性報廢”並不是陰謀論,甚至還可以說在計劃性報廢這件事就是汽車行業先開的頭,100年前,通用汽車就已經採用了這個策略。
時間回到1924年,當時的美國每7個人就有一輛汽車,汽車市場已經相對飽和,那時候汽車全是黑色的車漆,有錢人也沒有換第二輛車的意願了,這就導致當時的汽車市場銷量驟減,因為消費者們找不到理由換車了。
為了讓美國人繼續買車,通用汽車公司高管小阿爾弗雷德·P·斯隆提出了一個計劃——每年更新汽車的顏色和外觀設計。這一戰略直接讓通用的汽車銷售量暴漲,並在1931年首次赶超福特汽車。
這就是汽車工業領域的“款式報廢”,它的深層邏輯是有序地在消費者中製造不滿——通過推出一個新的東西,營造出“最新的才是最好的,新車才是新潮流”的社會環境,促使消費者認為舊產品是落後過時的,就像過時的包包飾品都需要換新,從而增加他們換新車的慾望。
這個新產品可能是外觀設計、可能是顏色、可能是高級但是你基本用不上的性能,甚至可能只是一種強行定義的流行週期元素。
通過這些套路,車企找到了一種解決產能過剩的辦法,就是持續地過度購買。而刺激你持續過度購買的方法就是讓消費者對舊產品產生不滿,和添加那些可有可無的新功能,以此來告訴消費者“你落伍了”。
如今的消費者在汽車市場的發展下,逐漸衍生出對“更科技、更智能”的汽車需求,因此,當市場不斷推出智能新能源車,增加更多智能化、科技感的功能,便能使汽車需求市場維持“活躍”。
表面上,是車企在努力滿足人們快速變化的科技喜好和智能需求,但如果沒有“計劃性報廢”這些製造不滿的機制,我們的本性也許並沒那麼喜新厭舊。當汽車從耐用品變成“快消品”,“背刺”似乎也成為“必然”。
汽車降價潮來勢洶洶
除了功能性背刺外,近期幾乎“掀翻”社會話題度的汽車價格戰也是背刺的主要來源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3月份有超過30個品牌參與此次降價大軍中了,其中大部分是合資車,從最初的東風系列車型大降價,雪鐵龍C6直接補貼9萬元直接讓雪鐵龍C6到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到後來的雪佛蘭、大眾等車型的降價直到現在的自主品牌汽車的補貼優惠。
更有車企打出了買一送一的口號,比如本田皓影送飛度,買ID.6送朗逸等等,優惠幅度之大簡直前所未聞。儘管其中充斥了許多套路,隱形權益的縮水和文字遊戲等等,但從實打實的價格來說,確實是狠狠刺了一下老車主。
不過,降價這一刀雖然刺向了老車主,但從長遠來看,合資車的這一刀也刀向了自己,我們將其描述為“自殺式降價”,只不過結果不小心連累了老車主。
舉個例子,雪鐵龍20萬級別的C6,現在12萬就能買到,那之後呢?降價潮過後,C6就能賣回21萬嗎?包括其他車型,很難再回到降價前的價格,這意味著巨大的時代拐點已經到來,在中國汽車市場上,合資車企掌握的定價權正在失去,並有可能永遠失去。
一輛主流汽車應該是賣到什麼價位,是由這個市場的主導者或者領先者決定的,其他的跟隨者們只能參照主導者們的價格來做出相應的定價,而現在的主導者是比亞迪和特斯拉,油電同價時代已經開啟。
當消費者認為一輛車就應該是這樣的價格時,選擇權就已經從合資品牌手上脫離,合資品牌想要讓自家的產品變得更有性價比,除了調整價格別無他法。
例如剛剛上市的新款起亞K3,其官方指導價11.29-14.39萬元。但在發布會上,起亞官方又通過各種優惠措施直接給出了一個綜合優惠後放飛價8.99萬元起,就這,還有不少人調侃不如加一萬買比亞迪。
這說明自疫情過後,大眾消費觀念越發謹慎,隱隱有“低需求”的市場表現,而2023年對於大多數車企來說,是實打實的“寒冬”,車企們在降價潮中打頭陣,大家都在想合力使汽車市場回暖,安全度過“冬天”。而依舊持續的降價潮也在說明,汽車市場的競爭白熱化,已經到了需要持續內捲價格優勢,來為品牌競爭力賦能的程度。
產品的迭代,價格戰的浪潮,無一不是為了刺激大眾消費,爭奪汽車市場的佔有率,誰又能在寒冬過後,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呢?
智行觀
汽車市場如今就像一壺正在沸騰的開水,車企們的競爭正是消費者們“漁翁得利”的時刻,但對車企們而言則不太好過了,大家都承受著巨大壓力,戰意盎然地盯死敵方,嚴守後排,畢竟不到最後一刻也不知誰是贏家,所以車企們要謹慎,一旦掉隊或許就是“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