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稱我們的心跳可以影響對時間的感知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我們對時間的感知隨著我們的心跳長度而改變。對於一些成年人來說,他們的平均心率為每分鐘60次,心臟可以是一個相當方便的內置計時器。但是,即使對於那些沒有如此精確脈搏的人來說,康奈爾大學的新研究表明,心臟仍然可以影響對時間的感知。
在一篇標題為《亞秒級時間感知中的皺紋與心臟同步》的論文中,主要作者、心理學領域的博士生Saeedeh Sadeghi描述了他和他的同事如何得出這一結論。他們設計了一個實驗,將45名18至21歲的受試者與心電圖(ECG)機相連,旨在測量每次心跳–以及它們之間的細微時間差–精確到毫秒級別。他們還將心電圖機與一台電腦連接起來,在每次心跳時播放一種僅持續80-180毫秒的音調。
在人類中,即使是那些脈搏最穩定的人,每次心跳所需的時間實際上也有非常微小的差異,研究人員想看看這種差異性是否會改變參與者對時間的感知。
果然,當心跳間隔較短時,測試對象認為音調的持續時間比實際時間長。相反的情況也是如此:當心跳較長時,人們認為音調較短。由於對音調的反應與心律的微小變化直接相關,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我們的心跳與我們如何感知世界,特別是時間,有著錯綜複雜的聯繫,即使是難以察覺的,他們把這些感知的變化稱為”時間皺紋”。
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康奈爾大學心理學系和人類生態學院的教授亞當-K-安德森說:”心跳是我們的大腦用來給我們提供時間流逝感的節奏,而這不是線性的,它是不斷收縮和擴張的。即使在這些時刻與時刻的間隔中,我們的時間感也在波動。心臟的純粹影響,從跳動到跳動,有助於創造時間感。”
這篇論文已經發表在《心理生理學》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