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英特爾中國董事長:合法合規情況下不斷深入在華投資
冬去春來,室外的空氣裡已經有了暖意,隨之回暖的還有外資企業和機構對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信心。“下一個中國在哪?我們說,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2月底,英特爾高級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王銳在英特爾中國戰略媒體溝通會上接受觀察者網等媒體採訪時說道。
“中國市場潛力真的很大。”王銳坦言,從英特爾所處的行業來看,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機構預測今年規模可能會達到52萬億元,未來10年還可能翻番,“基於這樣的大形勢,我們真的覺得一年之計在於春,大家有一種非常緊迫的期待感”。
但近年來由於國際關係的演變,中國用戶都對英特爾抱有一種複雜的情緒。隨著中美關係持續緊張,英特爾在中國會採取怎樣的策略?半導體進入新一輪下行週期,英特爾作為老牌芯片巨頭如何看待?面對台積電和AMD等對手的競爭壓力,英特爾又會如何應對?還能否重現往日輝煌?
這些都是這家老牌半導體巨頭需要回答的問題。
“中國讓我們覺得機會無處不在”
從1985年在北京民族飯店設立辦事處至今,英特爾在中國的業務已有38年的歷史。
2021年9月,英特爾宣布中國區組織架構升級,已在英特爾工作近30年的王銳晉升為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出任英特爾中國區董事長,全權領導英特爾中國區的所有業務和團隊。
近年來,中國大陸市場一直穩居英特爾最大營收來源地。2022年,儘管全球市場遭遇通脹、疫情、地緣局勢緊張等多重阻力,中國依然為英特爾貢獻近200億美元收入,排名全球第一。
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以及英特爾拖著沉重身軀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市場變得愈發重要。
“無論從體量、增速還是創新等各方面來說,中國市場的潛力真的很大。”王銳向觀察者網等媒體說道,中國大陸在英特爾全球營收中的佔比最高接近30%。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國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英特爾以及全世界範圍內的其他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期許都非常大。
英特爾中國董事長王銳在英特爾中國戰略媒體溝通會上圖源:觀察者網
2022年底以來,隨著中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市場活力復甦,多家專業機構開始大幅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近期,高盛和美國銀行分析師都將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速預期上調到5.5%;摩根士丹利給出的最新預期是增長5.7%;摩根大通推斷中國全年經濟增速將至少為5.6%。
在會上,英特爾企業事務部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周兵補充稱,從工業端看,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國,中國工業正在快速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這對英特爾來說是一個機會。
他還提到,世貿組織(WTO)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貨物出口國,佔全球貨物出口的15%左右,美國是8%,德國是7%,中國差不多是二者之和,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這其中,中國不僅製成品出口在增加,中間品出口也在增加,而且上升很快。
“這說明中國拉動世界經濟增長,並不是作為最終組裝的國家在出口。英特爾在和客戶接觸的過程中能夠感覺到,更多的中國自主品牌開始出口。”周兵說道。
作為一家老牌半導體巨頭,英特爾最看重的肯定不只中國全球第二的GDP體量,還有中國數十萬億的數字經濟規模。根據官方數據,2017年-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萬億元增長到超4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在整個GDP中的比重提升至39.8%。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背後,則是巨額的基礎設施投資。中國信通院2022年11月的數據顯示,中國近六年累計出貨超過1960萬台通用服務器,50萬台AI服務器,算力總規模達到202 EFlops,全球佔比33%,增速達到50%,其中智能算力成為增長驅動力,增速達到85%。
“在中國看到的一切,讓我們覺得機會到處都是。”王銳坦言,英特爾可以提供高性能的算力和分佈式的算力,不論下一個具體應用在哪裡,比如說現在常說的汽車行業、綠色行業以及AI新應用ChatGPT等,都將成為英特爾的機遇,該公司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滿滿。
“我們在中國的業務,還是要看整個宏觀形勢。”周兵補充道,比如“十四五”規劃出來後,沒有定任何增長目標,但是有一個硬指標,那就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要從2020年的7.8%,提升到2025年的10%,這就要求數字經濟核心部分必須要兩倍於GDP的增速。
“合法合規下,深入在華投資”
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收入貢獻,中國對英特爾來說都是無可替代的。但當下的國際環境,讓英特爾在這樣一個巨量市場中又有很多掣肘,這些掣肘背後無疑都是政治方面的阻力。
面向中國,英特爾下一步會採取怎樣的市場策略?王銳最想表達的還是“合作”。
她表示,英特爾中國一年多以前進行了戰略升級,正式從Intel China 1.0時代轉到Intel China 2.0時代。具體來說,就是更好地整合全球資源支持本地運營,更加針對本土驅動的創新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我們的客戶實現了許多世界級的創新,帶動了產業需求不斷升級,更加多元化,所以我們的中國戰略必須與時俱進。”王銳坦言,英特爾CEO經常提到英特爾中國至關重要,而這與中國的市場、中國客戶的成長和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以及技術、應用的發展緊密相連。
王銳表示,以往英特爾的路線圖和產品都是在發達國家設計的,在美國做好之後,拿到中國賣肯定沒有問題,很多最大的合作夥伴,提出的需求也就是把美國最先進的產品賣給他們。“但現在真的不一樣了,所以英特爾要從根本上,把中國區的需求做進長期策劃裡”。
溝通會現場圖源:觀察者網
然而,隨著中國科技企業實力逐漸增強,中國市場的應用場景愈加豐富,加上地緣局勢演變,很多中國企業開始根據自身業務自研芯片。拋開多家國產CPU公司不說,像阿里、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都有自研芯片的計劃,英特爾如何看待中國客戶這種微妙變化?
王銳表示,美國企業亞馬遜、微軟也都有自研芯片,未來的計算架構,不管是從高端的計算還是分佈式的計算,都要有各種各樣的佈局,客戶有他們的選擇。英特爾也會和客戶去談,當他們自研芯片的時候能做的是什麼,以及英特爾怎麼能幫助他們。
但地緣政治的阻力,無時無刻不在。2021年11月,市場上曾傳出,英特爾提議對其位於四川成都的工廠進行擴產,以協助解決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但該提議遭到美國政府強烈反對。
就在日前,美國芯片法案正式啟動,總計補助款520億美元,正式受理企業的申請,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都覬覦這筆補貼已久。但該法案有一個條款,獲得補助款的企業將被限制在未來十年內都不得在中國等國家擴張產能,也包括從事敏感技術的研發,或是技術授權等等。
一邊是美國政府的補助,一邊是廣闊的中國市場,英特爾該如何抉擇?
王銳表示,英特爾中國對英特爾非常重要,即使在現在的環境下,英特爾也沒有減少對英特爾中國的投資,而且英特爾團隊正進一步搭建以及推進跟客戶的合作,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當然,我們也是一家合法合規的企業,我們必須既符合美國法律,也需要符合中國法律,或者在任何國家都要合法合規運營。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我相信我們在中國的投資會不斷深入下去。”王銳說道。
談及成都工廠,王銳向觀察者網等媒體透露,英特爾50%的PC處理器都是由成都廠封裝,另外還有20%是半成品運到越南封裝,因此英特爾全球70%的PC處理器都是通過成都廠封裝出來的。最近這兩年,成都廠完成很大的擴產,即便是在疫情之下,英特爾也加大了投資。
“我們努力去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也非常希望以公平競爭的姿態在這個社會上推動產業的發展。”王銳在談到美國芯片法案時說道,但這個世界總是在平衡和不平衡之間變化,大家都在尋找平衡,“公平不公平都沒有關係,最後還是要有實力。”
“半導體行業進入新的調整期”
再將目光轉向半導體市場。2022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等產品出貨量大幅下滑,連累上游半導體市場萎靡不振。市場調研機構WSTS數據顯示,2022年下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環比上半年下滑超10%。
在此背景下,英特爾難以獨善其身。2022年四季度,在PC和數據中心兩大支柱業務均表現低迷的影響下,英特爾以20多年來最糟糕的業績告別了2022年,全年調整後營收同比下滑16%,淨利潤同比下滑65%。
進入2023年,下游庫存高企,市場似乎依然沒有變好。市場調研機構IC Insights預計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同比下降6%;而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的預期則是同比下降14%,這將是全球半導體市場自2001年同比下跌32%以來的最大跌幅。
英特爾正重金投入的晶圓代工業務,也遭遇了下行週期。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包括成熟製程和先進製程的需求將持續下調,各大芯片設計企業的砍單從第一季將蔓延至第二季,預估今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將同比下滑4%。
作為老牌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如何看待市場的波動?
“沒有人喜歡Q4英特爾的財報,特別是英特爾的員工和高管,我們真的很不喜歡它。”王銳表示,“毫無疑問,半導體行業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期”。但她認為,短期調整併不會影響半導體行業長期向好的趨勢。
溝通會現場圖源:觀察者網
王銳提到,本世紀以來,半導體行業已經過三次比較大的周期性調整,第一次是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泡沫,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機;第三次則是當下疫情因素導致的市場下滑。
“我想讓大家看一看:第一,短期的下滑並沒有影響半導體行業一直增長的趨勢;第二,在每次急速下滑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相對快速的回升。所以我們並沒有感覺,半導體行業長期的發展有任何危機。而且多家分析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美元。”她表示。
“為什麼半導體行業有這樣的規模和勢頭?”王銳認為,最主要的是現在數字世界各種創新的需求,歸根結底都是以半導體行業作為支柱,所以英特爾對這個行業有絕對信心。
“越是危機,越要投資創新、投資未來。”她坦言,英特爾的長期戰略,不會因為半年甚至一年的跌宕起伏而改變。更何況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半導體消費市場,英特爾有足夠的理由繼續向前。
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英特爾怎麼辦?
業績下滑,固然有市場週期的影響。但近些年英特爾先進製程進展緩慢,市場份額頻頻被AMD和ARM陣營的廠商蠶食。在AMD借助台積電先進製程,用六七年時間從破產邊緣重回千億美元市值行列後,英特爾這個堅守設計、製造、封裝一體化的巨人,卻從王位重重摔落。
2021年4月以來,英特爾股價走勢
這顯然不能只從外部市場找原因。
在本次溝通會上,王銳也向觀察者網等媒體坦言,英特爾正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包括地緣政治、市場逆風、行業競爭、供應鍊等外部因素,也有尖端製程、業務轉型、業績表現、產品進展等內部因素。面對這些挑戰,英特爾如何繼續向前發展,成為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
為了推動英特爾轉型,基辛格在兩年前擔任該公司CEO後,提出了IDM 2.0戰略,試圖帶領英特爾重現輝煌。兩年過去,這一戰略進展如何,王銳也溝通會上也透露不少信息。
在關鍵的製程進展方面,她提到,英特爾正按照“四年五個節點”的速度向前發展,致力於在2025年重新取得製程技術領先地位。目前,Intel 7(原英特爾10nm製程)已量產,Intel 4(原7nm)下半年將進入市場,Intel 3進度也非常好,Intel 20A和Intel 18A已經流片。
英特爾製程路線圖
在芯片代工市場,英特爾也試圖與台積電、三星一較高下。王銳透露,目前全球需要晶圓代工的10家最大客戶中,有7家正與英特爾探索合作,43家潛在客戶和生態夥伴正在測試芯片。
與此同時,英特爾還在擴大產品線。2021年6月,英特爾調整組織架構,新設加速計算系統和圖形事業部(AXG),正式向英偉達和AMD兩大GPU巨頭髮起競爭。兩個月後,英特爾發布高性能顯卡品牌Intel Arc,中文名為“銳炫”,這是該公司時隔二十多年重返獨顯市場。
“如果說我們沒有最基本的競爭能力的話,你不能怨別人不跟你一起走。”王銳表示,X86架構在PC這個行業,生態確實是非常好,所以英特爾第一步就是要把我們的產品做好。
但積重難返,半導體巨頭的轉型顯然沒有那麼容易。
王銳坦言,芯片不像軟件產品,芯片是幾年前就開始設計的,不是說來了一個CEO,明天你的芯片就可以改變的,再加上英特爾是重資產模式,不是無晶圓公司,投入的確比其他公司多很多,而且比專門代工的公司又要增加很多的複雜性,因為英特爾還要加上設計。
“像英特爾這樣大型半導體公司的轉型,或者說任何大公司的轉型都要經過4-5年。轉型的陣痛是很難避免的,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涉及面如此廣的公司,但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定力、能不能執行到位。”王銳表示。
談到最近火熱的ChatGPT,她說道,下一步就是英特爾跟中國客戶怎麼樣去共同研究。“我們跟百度、阿里都有非常深的合作,不光是這兩個客戶。下一步這種算力怎麼樣幫助我們建立新的一個模式,有更大的貢獻,怎麼樣去佈局,都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