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認為中國將迎來黃金機會以鞏固其在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領導地位
來自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和波茨坦大學的Stephen Bi說:”現在我們迎來了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時刻,我們對氣候經濟學和政策制定的計算機模擬表明,目前的政策導致世界在本世紀中期淘汰煤炭的可能性不到5%。這將使到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和限制災難性氣候風險的機會微乎其微。”他是將於今天(2023年2月6日)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
科學家們說,碳定價和淘汰煤炭開採將是有效的政策。
“最令人震驚的結果是,即使大多數國家在模擬過程中決定停止燒煤發電,這對未來煤炭的總使用量幾乎沒有影響,”畢說。”我們隨後深入研究了這一令人困惑的結果,以確定政策制定者可以做些什麼來實際實現煤炭的退出。”
碳定價和淘汰煤炭開採將是有效的政策
通過調查2017年世界氣候峰會COP23上發起的”退出煤炭聯盟”,科學家們試圖了解這些國家削減煤炭的努力是否會使其他國家更容易或更難效仿。也就是說,隨著成員國努力使其電力部門現代化,該聯盟可能會增長,但它也可能導致全球煤炭使用的反彈。後一種效應,通常被稱為”洩漏”,可能由於市場效應而產生:如果一些地方的需求下降,價格也會下降,這反過來會增加其他地方的需求。
有趣的是,科學家們的計算機模擬顯示,在這種情況下,最令人擔憂的洩漏效應實際上可能出現在聯盟本身,而不是通過國際煤炭市場。儘管”過去的煤電聯盟”預計會增長,但其承諾僅限於電力部門。這意味著加入的國家實際上可以在鋼鐵、水泥和化學品生產中增加煤炭的使用,大大阻礙了這一倡議的潛力。
“煤炭退出運動的最大風險實際上可能來自聯盟成員中的搭便車部門。”同樣來自PIK的合著者Nico Bauer說:”不受監管的行業可以利用國內煤炭價格的下跌,使用比他們本來更多的煤炭。”
科學家們的結論是,需要額外的強有力的政策來避免這種影響。”煤炭退出的辯論必須超越電力部門,也包括重工業。碳定價將是彌補國內法規漏洞的最有效手段,而對煤炭開采和出口的限制將最能阻止來自國外的搭便車行為,”鮑爾繼續說道。
“中國的黃金機會”–如果迅速行動的話
“中國扮演著一個特殊的角色,因為它生產和消費的煤炭佔全球總量的一半以上。中國方面必須迅速採取行動,遏制煤炭驅動的科威德復甦,”Bi說。”目前的煤炭計劃危及中國最近作出的承諾,即在2030年前達到國內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計算機模擬顯示,中國加入聯盟的機率大約是五五開,只有在2025年前停止建設煤廠的情況下才會落在這條線的右邊。”
此外,模擬顯示,只有在中國決定淘汰煤炭的情況下,聯盟才會設法促進太陽能和風能的擴張。因此,中國將有”一個黃金機會來鞏固其在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領導地位,並在全球範圍內釋放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但這需要承諾逐步淘汰煤炭,”Bi解釋說。”如果不這樣做,那麼我們如何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範圍內的充分普及就變得不那麼清楚了。中國今天的行動可以使其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領導者或阻礙者”。
由於創新的首次現實世界決策計算機模擬才有了強有力的見解
這些見解比以前的大多數分析要強大得多,因為科學家們首次使用了一種數據驅動的方法來模擬現實世界的政策制定,稱為動態政策評估。”科學地分析未來的排放受制於很大程度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政策。我們能夠確定,排煤承諾往往取決於某些國內預設條件,這使我們能夠消除其排放影響的一些不確定性。因此,我們的新方法是第一個連貫地模擬未來情景下的政策採用,這也符合歷史記錄,”來自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合著者Jessica Jewell說。
“G20已經啟動了對煤炭項目的國際公共融資的淘汰。我們現在正在評估這可能會給”過去的煤電聯盟”帶來多大的政治動力,”PIK主任Ottmar Edenhofer說。”因此,事情看起來更有希望,但我們必須考慮到消極的反饋和積極的反饋,以平衡地評估我們的多極世界的政策傳播。仍然明確的是,政府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方法來淘汰煤炭,如果他們想忠實於他們的氣候承諾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