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極度瀕危的新西蘭鴞鸚鵡的生存狀況有了新的關鍵性見解
發表在PeerJ Life & Environment上的一項新研究對影響極度瀕危的鴞鸚鵡的生育能力的因素提供了關鍵性的見解,鴞鸚鵡是一種原產於新西蘭的不會飛的鸚鵡物種。該研究的結果對旨在改善該物種緩慢的人口增長的保護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並強調需要採取平衡的保護管理方法,同時考慮到人工飼養和其他管理策略的短期利益和潛在的長期負面影響,這些發現在鴞鸚鵡保護管理中有著直接的應用。
研究人員提出了以下建議:
應盡可能限制對雄鳥的人工飼養;與以前的策略相反,在巢中保留雌性雛鳥是優先考慮的。
應最大限度地提高種群密度,以便在麋鹿群中有足夠的雄性,確保雌性有足夠的配偶選擇,但雌性與雄性的性別比應保持在棲息地可以支持的範圍內。
人工授精也應繼續進行,以確保足夠的精子競爭和增加創始人的代表性。
低繁殖能力限制了鴞鸚鵡(Strigops habroptilus)的種群恢復,不頻繁的繁殖、高不孕率和低孵化成功率阻礙了保護工作。鴞鸚鵡的繁殖是不定期的,與某些樹種的大量結果同步,特別是rimu樹(新西蘭陸均松,Dacrydium cupressinum),每2-4年才結果一次。
兩個月大的鴞鸚鵡。資料來源:Dianne Mason, 2009/新西蘭保護部
像鴞鸚鵡這樣的野生受威脅物種的保護策略依賴於提高生存率和生產力,以增加種群增長。諸如棲息地恢復和捕食者控制等方法被用來提高生存率,但最限制恢復的往往是繁殖能力的問題。人工飼養,即由人類圈養動物經常被用於受威脅物種保護計劃,主要是通過提高發育到成熟期間的存活率來提高生產力。
該研究使用貝葉斯混合模型來研究人工飼養、其他環境因素和鴞鸚鵡的繁殖力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表明,保護管理的某些方面無意中影響了鴞鸚鵡的繁殖能力。人工飼養的管理干預雖然毫無疑問地提高了雛鳥的存活率,但卻降低了鳥的生育能力。這種影響的性別差異表明,人工飼養對雄性的交配行為的影響大於雌性,這與在人工飼養的雄性鴞鸚鵡而不是雌性中發現的標誌性行為相符。
研究還發現,雌性的交配行為–包括一夫多妻制和重複交配–可能是由鴞鸚鵡的高水平精子競爭所驅動,以提高受精的可能性。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收集詳細的縱向數據,並在其他受威脅的鳥類物種中調查人工飼養和性別比例的類似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關於鴞鸚鵡
這些不會飛的鳥兒身長可達64厘米(25英寸),有細密的黃綠色斑點羽毛,有明顯的面部圓盤,有貓頭鷹式的朝前的眼睛,周圍有特殊紋理的羽毛圓盤,灰色的大嘴,短腿,藍色的大腳,以及相對較短的翅膀和尾巴:這些特徵的組合使它在鸚鵡中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是夜行性的,草食性的,身體大小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基礎代謝率低,而且沒有雄性父母的照顧。它是唯一擁有一夫多妻制繁殖系統的鸚鵡。也可能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鳥類之一,據報導它的壽命可達100年。
鴞鸚鵡是極度瀕危物種;已知的成年個體總數僅有249只,所有這些個體都被命名和標記,僅僅分佈在新西蘭海岸的四個小島上,這些小島已經被清除了捕食者。
鴞鸚鵡的名字是毛利語,意譯為”夜行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