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曾對澳大利亞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災難
今年是兔年,你的朋友圈一定已經被各種兔子刷屏了,但是你知道嗎,可愛的兔子背後,其實還曾對生態系統造成災難,這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澳大利亞的兔子。澳大利亞的兔子是歐洲的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與中國的家兔是同一種。據考證,歐洲穴兔於11世紀被引入到英國。
人們最早飼養兔子是在羅馬時代早期,將兔子放養在有圍牆的花園中,供貴族們定期狩獵娛樂。到中世紀時,在英國和西歐,兔子也是被圈養在石圍牆內。從中世紀開始,水手們就將兔子作為重要的食物來源,陸續把兔子引入到各個沿海島嶼中。
歐洲穴兔於1788年被英國第一艦隊第一次帶到澳大利亞,1827年在塔斯馬尼亞開始有野化的穴兔種群出現,1859年維多利亞馴化協會釋放了24只穴兔,到1886年兔子已經擴散到昆士蘭和新南威爾士的邊界,1900年到達西澳大利亞和北領地。
僅僅用了60年的時間,兔子就侵占了澳大利亞400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成為世界上擴散速度最快的哺乳動物。
兔子在澳大利亞為什麼會如此迅猛擴展?
通過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分析澳大利亞的兔子種群,可以看出,兔子在澳大利亞有六個主要的區域性群體,它們的遺傳基因各不相同,這說明澳大利亞的兔子是多次被引入的,並且進行了區域性擴散。
由於澳大利亞的兔子有不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兔子之間雜交產生生存能力極強的品種,這導致兔子數量急劇增加,以至於即使澳大利亞每年誘捕和射殺200萬隻兔子,兔子的種群也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
1887年,澳大利亞有關管理部門曾發布懸賞公告:對於提供任何一種新型有效的消滅兔子方法的人,獎勵2.5萬英鎊。
兔子在澳大利亞為什麼會如此迅猛擴展?這是因為,兔子對各種環境都具有很快適應的能力,同時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
在歐洲冬天,兔子會停止繁殖,尤其是穴兔在發育上屬於早成型,幼體出生時身體沒有毛,不耐寒。但是澳大利亞的冬天溫度很適宜,這就使得兔子在澳大利已可以全年繁殖,每年可生4胎,每胎2-5個幼崽。一對兔子在18個月的時間裡,可以擴展成為至少包含180個個體的群體。
因此,對環境的高度適應性、高強度繁殖能力,沒有(或較少)天敵、適宜的環境,充足的食物,使得澳大利亞的兔子數量劇增。到1920年,據估算,澳大利亞的兔子數量已經達100億隻。
兔子對澳大利亞的生態產生了哪些影響?
兔子對當地的農業和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逐漸演變成澳大利亞的生態災難。高數量的兔子與本地動物爭奪食物和棲息地,破壞草場,啃食農作物,改變了當地的植物群落,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導致土壤退化、水道淤積、生物多樣性退化等。
據估計,經過採用多種滅殺防控措施,現今澳大利亞的兔子數量一般控制在2億隻以下,迄今已佔據了澳大利亞超過70% 的大陸區域(500萬平方公里),即使使用現代的生物控制技術,兔子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也高達2億澳元。
1999年聯邦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案就將野兔的各種影響,如土地退化等,列為“威脅性過程”。
為控制兔子數量,澳大利亞採取了哪些方法?
為了控制兔子數量,澳大利亞使用了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控制方法,如抓捕、獵殺、投毒餌、熏蒸等。
政府在西澳大利亞建立了一道從北到南橫跨澳洲大陸的柵欄。1907年完成的1號防兔圍欄長達1834公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不間斷圍欄。為阻止兔子繼續向西擴散,在1號圍欄開始建造的3年後,政府又建立了2號和3號防兔圍欄,但圍欄並沒有阻止兔子在澳洲大地上的迅猛擴散。
同時,澳大利亞採用的物理方式還有破壞兔子地下的洞道系統,這是很有效的方式,但耗時費力,現在一些農場還經常採用這種方式。1080(單氟乙酸鈉sodium monofluoroacetate)和滅鼠酮(pindone)是被推薦使用的控制兔子的化學毒素。
生物防治是最有效的方式。澳大利亞最先使用的是粘液瘤病毒(Myxoma),這種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異性,不會傳染其他動物。
粘液瘤病毒會導致兔子患粘液瘤病(Myxomatosis),最終可損害兔子的免疫系統,導致呼吸道感染,進而導致兔子死亡,致死率高達99.5%。
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澳大利亞將粘液瘤病毒作為一種生物防治兔子的方式進行了試驗,並於20世紀50年代釋放到野生兔子種群中。
1950年到1951年,在南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等地區進行病毒感染試驗,這種病毒是通過蚊子和跳蚤等媒介快速傳播。採用粘液瘤病毒防治後,很快澳大利亞兔子的數量就大大下降,減少至1億隻以下。但隨著時間的延長,兔子產生體內產生了抗性,滅殺效果下降,兔子數量又上升起來。
隨後澳大利亞又採用了一種新的病毒,兔子出血性疾病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這種病毒是由蒼蠅傳播,一旦兔子感染,在48小時內即可死亡。1995年,兔子出血性疾病病毒被用於控制兔子數量。在澳大利亞特別乾燥的一些地區,控制效果明顯,可使兔子數量減少90%。同粘液瘤病毒一樣,隨著兔子逐漸對出血性疾病病毒產生抗性,滅殺效果也下降了。
但是通過實驗和現實證明,生物防控的經濟效益是明顯的,2013年學者利用模型,保守估計在過去的60年內(1950-2011),澳大利用利用生物技術控制兔子,對農業生產產生的效益是700億澳元。
在澳大利亞,兔子雖然沒有當地的天敵,但作為狩獵為目的被引進澳大利亞的歐洲紅狐狸,成為了兔子的天敵。
紅狐狸是在19世紀50年代引進澳大利亞的,紅狐狸在澳大利亞也沒有天敵,除了獵殺兔子,也獵殺其他動物,體重在35克到5.5千克範圍內的野生和家養動物幾乎都是它的獵物。
由於紅狐狸的入侵對澳大利亞當地的野生動物和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也被澳大利亞列為最具侵襲性的入侵物種之一。紅狐狸直接引起了澳大利亞當地鳥類、中小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等多個物種的滅絕或數量減少。
所以作為兔子天敵的紅狐狸,由於有更多的容易獲得的食物,對兔子的數量增加沒有多大的控制效果。甚至,從另一個方面看,由於紅狐狸對其他野生動物的滅殺,反而為兔子的生存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澳大利亞兔子引起的生態災難,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警示,就是人類要尊重生態規律、尊重自然法則。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經過長期演化形成的食物鍊和食物網,是維持生態系統結構性功能穩定和持續的基礎,任何人為進行改變如引進新物種或清除已有物種,都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測的生態災難。我們提倡的保護生態,保護自然,本質上是要保護自然界中的生態關係。
目前生態安全已經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入侵問題在我國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現在國際上有一種“共健康”的理念,就是說自然環境、野生動物和人類要共同健康,忽視任何一方,過度強調任何一方,都難以達到人類健康的目標。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希望我們保護好生態系統,堅守生態紅線,維護生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