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水生所創制出無肌間刺銀鯽突變體
無肌間刺魚突變體種質的創制是近年來魚類遺傳育種學研究的熱點。異育銀鯽以其肉質細嫩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但其體內具有的80多根細小的肌間刺給食用者帶來了不少麻煩。近兩年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團隊經全基因組解析揭示銀鯽為雙三倍體,即包含有兩套三倍體基因組並由此開拓完善了在雙三倍體銀鯽和雙二倍體金魚中通過基因編輯快速創制關鍵基因突變體的方法。
基於這些突破,桂建芳院士團隊創建了多倍體魚類精準育種技術,並與已在斑馬魚中鑑定出runx2b為肌間刺主效基因的華中農業大學高澤霞教授合作,經一年多的努力,在雙三倍體銀鯽中創制出無肌間刺突變體的新種質。近日,相關研究成果以“Creation of intermuscular bone-free mutants in amphitriploid gibel carp by editing two duplicated runx2b homeologs”為題在線發表於Aquaculture。
研究人員首先發現雙三倍體銀鯽runx2b具有兩個部分同源基因(Cgrunx2b-A和Cgrunx2b-B),且每個部分同源基因具有3個序列高度一致的等位基因。接著追踪了肌間刺的骨化過程,發現肌間刺在孵化後14天左右開始從魚體的尾部朝頭部骨化,發現單獨敲除Cg Runx2b-A或Cg Runx2b-B不影響銀鯽肌間刺發育,但同時敲除Cg Runx2b-A和Cg Runx2b-B的所有等位基因會導致肌間刺完全缺失。通過上述的研究,已獲得291尾完全缺失肌間刺的銀鯽突變體。
該研究揭示了Cg Runx2b-A和Cg Runx2b-B協同調節銀鯽肌間刺發育。重要的是,創制的銀鯽無肌間刺突變體和少肌間刺突變體(圖1)為培育無肌間刺異育銀鯽新品系奠定了基礎。下一步,研究人員將通過雌核生殖建立銀鯽無肌間刺克隆系,並在相同飼養條件下,與異育銀鯽主養品種進行生長等經濟性狀評價。
水生所甘瑞海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桂建芳院士和周莉研究員以及華中農業大學高澤霞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XDA02403010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18YFD0901202)、湖北洪山實驗室(2021hszd001)、中科院特別研究助理資助項目等項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