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松鴉被發現有自製力特徵就像人類一樣
與人類類似,更聰明的松鴉表現出更強的自製力。根據最近的研究,歐亞松鴉可能會通過”棉花糖測試”的一個變種,那些具有最佳自製力的松鴉在智力測試中也表現最好。這是鳥類自製力和智力之間聯繫的第一個證明。
自製力,或者說抵制誘惑以獲得更高但延遲的回報的能力,是一種促進明智判斷和長期規劃的重要能力。松鴉屬於鳥類家族,該家族通常被稱為”有羽毛的猿人”,因為它們的認知能力可與非人類靈長類相媲美。鳥類將食物隱藏起來,或者說是”緩存”,以留待以後使用。換句話說,個體必須推遲眼前的滿足,以便為未來的飲食做打算。研究人員假設,這可能影響了這些鳥類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演化。
自我控制能力之前只被認為與人類、黑猩猩的智力有關,在這些研究人員以前的一項研究中,還與墨魚、章魚家族的智力有關,智力越高,自我控制能力越強。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各種遠緣動物群體中,智力和自我控制之間存在著聯繫,表明這種關係已經獨立地進化了好幾次。
松鴉JayLo正在參加一個著名的”棉花糖測試”的版本,以測試自我控制能力。取代棉花糖的是奶酪和蠕蟲。她必須在奶酪和黃粉蟲之間做出選擇,前者在右邊,後者在左邊,她更喜歡黃粉蟲,但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拿到。她把目光從奶酪上移開,似乎是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就是兒童在棉花糖測試中的表現。她的耐心得到了回報–經過不可思議的自我控制,JayLo得到了蟲子。資料來源:劍橋大學
與其他鳥類相比,松鴉更容易被其他鳥類搶走它們的食物。自我控制能力也使它們能夠在不被看到或聽到的情況下隱藏它們的食物。這些發現最近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哲學交流》(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雜誌上。
為了測試10只歐亞松鴉(Garrulus glandarius)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實驗,其靈感來自於1972年的斯坦福大學棉花糖測試–在這個測試中,兒童可以選擇立即吃一個棉花糖,或者如果他們等待一段時間,則會得到兩個。
表現最差的一隻鳥,”荷馬”,最多只能等待20秒,以獲得更好的零食。
呈現給鳥兒們的不是棉花糖,而是黃粉蟲、麵包和奶酪。黃粉蟲是常見的最愛;麵包和奶酪排在第二位,但不同的松鴉個體對其中一種的偏好程度不同。
鳥兒們必須在麵包或奶酪–立即可吃,以及黃粉蟲–更好吃之間做出選擇,它們可以看到黃粉蟲,但要經過延遲,當一個透明的屏幕被升起時,它們才可以得到。它們能否推遲立即滿足的時間,等待自己喜歡的食物?
科學家測試了一系列的延遲時間,從5秒到5分半鐘,如果鳥兒抵制住了吃麵包或奶酪的誘惑,就可以得到黃粉蟲。
實驗中所有的鳥兒都能等來蟲子,但有些鳥兒能比其他鳥兒等得更久。排名第一的是”JayLo”,它無視一塊奶酪,等了5分半鐘才等到一隻黃粉蟲。表現最差的’Dolci’和’Homer’,最多只能等20秒。
“有些松鴉能為它們最喜歡的食物等待這麼久,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在多次試驗中,我坐在那裡看著JayLo無視一塊奶酪超過5分鐘–連我都快煩死了,但她只是耐心地等待著蟲子,”報告的第一作者、劍橋大學心理學系的亞歷克斯-施奈爾博士說。
當麵包或奶酪呈現在它們面前時,這些鳥兒將目光從麵包或奶酪上移開,似乎是為了分散它們對誘惑的注意力。類似的行為在黑猩猩和兒童身上也曾出現過。
研究人員還向鳥類提出了五項認知任務,這些任務通常用於測量一般智力。在這些任務中表現較好的鳥類也設法等待更長的時間來獲得黃粉蟲獎勵。這表明,自我控制能力與鳥類的智力有關。
“鳥類的表現因人而異–有些鳥在所有任務中表現得非常好,有些則表現平平。最有趣的是,如果一隻鳥在一項任務中表現良好,那麼它在所有的任務中都表現良好–這表明它們的表現是由一般的智力因素決定的。”
松鴉還根據情況調整了它們的自我控制行為:在另一個實驗中,蟲子是可見的,但總是夠不著,松鴉發現這一規律後會立即吃掉麵包或奶酪。而且,如果改變規則,將蟲子與它們最喜歡的第二種食物作為直接提供的食物,它們願意等待蟲子的時間長度就會比它們的第三種食物長。這種靈活性表明,鳥類只有在有必要的時候才會延遲滿足。
其他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參加斯坦福大學棉花糖測試的兒童在自我控制方面差異很大,這種能力與他們的一般智力有關。能夠更長時間抵制誘惑的兒童在一系列學術任務中也能獲得更高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