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可導致突發性心髒病發作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空氣中的微小顆粒可能導致突發性心髒病發作。研究人員發表在《柳葉刀公共衛生》上的這項研究指出,比人類頭髮寬度小25倍的顆粒可以被輕易吸入。而當被吸入時,這些顆粒與一系列健康問題有關,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心臟衰竭。
研究人員根據2010年7月至2018年期間的18000多起院外心臟驟停案例,追踪了新加坡的污染水平。基於統計分析,研究人員能夠將492個案例與一種被稱為PM2.5的高濃度顆粒物聯繫起來。基於這些發現,研究人員認為,PM2.5水平可以導致突發心髒病的機會增加。
當然,這項研究只是觀察。這意味著我們只能推測突然心髒病發作和PM2.5污染水平之間的關係的真正含義。但是,如果這項研究確實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和證據,我們可能會看到一個可怕的指標,表明如果這些污染水平繼續增長,將會發生什麼。
研究人員還指出,發生突發性心髒病的風險明顯下降。雖然這種聯繫可能看起來不那麼高明,但有很多數據表明,這兩者之間的聯繫值得更深入地探討。數據顯示,每天的PM2.5濃度平均約為18.44微克/立方米。
從這裡開始,研究人員測試了空氣污染的減少,並發現每立方米下降1微克似乎與突發性心髒病發作減少8%相關。每立方米下降3微克,則減少30%。這裡面涉及很多假設,但它提出了關於PM2.5如何與突發性心髒病發作事件相關聯的好問題。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像污染或我們吃的食物與心髒病發作的機會之間的聯繫。最近,研究人員抨擊了以紅肉為健康風險的舊研究。這有可能是一個巧合,但數據似乎指向了PM2.5和突發心髒病之間的相關性。
了解更多: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ub/article/PIIS2468-2667(22)00234-1/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