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由於氣候變化熱帶樹木的死亡速度增加了一倍
根據新的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導致雨林樹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更快地死亡。2022年5月18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長期國際研究結果顯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熱帶雨林中的熱帶樹木的死亡速度是以前的兩倍,這可能是由於氣候的影響。根據這項研究,由於全球變暖導致環境的干燥效應增加,熱帶樹木的死亡率在過去35年裡翻了一番。
這種森林的惡化減少了生物量和碳儲存,使其更難遵守《巴黎協定》的要求,將全球峰值溫度遠低於2℃的目標。目前的研究由來自史密森尼環境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學以及法國國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的專家領導,分析了澳大利亞雨林的非常廣泛的數據記錄。
它發現,在過去的四十年裡,這些樹林的平均樹木死亡率增加了一倍多。研究人員發現,樹木的壽命約為一半,這在整個地區的不同物種和地點中是一致的。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些現象可能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能觀察到。
澳大利亞東北部的衝突性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孤立的雨林之一。在澳大利亞東北部的熱帶雨林中,各物種的樹木死亡率明顯增加,威脅著這些生態系統的關鍵氣候減緩和其他功能。
Smithsonian、牛津和IRD的熱帶森林生態學家、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大衛-鮑曼博士堅持認為:”檢測到樹木死亡率如此明顯的增加令人震驚,更不用說在我們研究的物種和地點的多樣性中一致的趨勢。而反過來,樹木死亡率的持續翻倍將意味著儲存在樹木中的碳以兩倍的速度返回到大氣中”。
Smithsonian高級研究科學家、該研究的資深作者肖恩-麥克馬洪博士指出:”需要幾十年的數據來檢測長壽生物的長期變化,而變化的信號可能被許多過程的噪音所淹沒。”
鲍曼和麦克马洪博士强调:”这项研究的一个显著结果是,我们不仅检测到了树木死亡率的增加,而且这种增加似乎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这表明地球的自然系统可能已经对变化的气候做出了几十年的反应”。
牛津大學教授Yadvinder Malhi是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他指出:”近年來,氣候變化對大堡礁珊瑚的影響已經眾所周知。我們的工作表明,如果你從大堡礁向岸邊看,澳大利亞著名的雨林也在迅速變化。此外,我們確定的可能的驅動因素,即全球變暖引起的大氣層乾燥能力的增加,表明類似的樹木死亡率的增加可能發生在整個世界的熱帶森林。如果是這樣的話,熱帶森林可能很快就會成為碳源,而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以下的挑戰變得更加緊迫和困難。”
詹姆斯-庫克大學熱帶生態學教授Susan Laurance補充說:”像這樣的長期數據集非常罕見,對於研究森林應對氣候變化的變化非常重要。這是因為雨林樹木可以有如此長的生命,而且樹木的死亡也不總是立即發生的”。
最近在亞馬遜地區的研究也表明,熱帶樹木的死亡率正在增加,從而削弱了碳匯。但原因尚不清楚。
完整的熱帶雨林是主要的碳儲存地,到目前為止一直是”碳匯”,它們通過吸收大約12%的人類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對氣候變化的速度起到適度的製動作用。
研究小組檢查了顯示出最高死亡率的樹種的氣候範圍,認為主要的氣候驅動因素是大氣的干燥能力增強。隨著大氣層變暖,它從植物中吸取更多的水分,導致樹木的無法獲得足夠的水,最終增加死亡的風險。
當研究人員計算數字時,它進一步顯示,在過去幾十年裡,這種死亡率的增加所造成的生物量損失並沒有被樹木生長和招募新樹的生物量增加所抵消。這意味著死亡率的增加已經轉化為這些森林抵消碳排放潛力的淨減少。
該研究小組包括來自牛津大學、詹姆斯-庫克大學(澳大利亞)和其他機構(英國、法國、美國、秘魯)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