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追踪古代DNA 揭示黑死病的起源
一項對古代基因組的研究顯示,在十四世紀吉爾吉斯斯坦爆發的瘟疫中死亡的人是被致病細菌耶爾森氏菌殺死的,這些細菌在幾年後引起了黑死病的病原體。
1346年至1353年期間,黑死病在歐亞大陸西部流行,在一些地方造成了高達60%的人口死亡。歷史記錄表明,鼠疫是從東方出現的的,具體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卡法,在1346年蒙古帝國軍隊的圍攻中經歷了最早的記錄之一的鼠疫爆發。高加索地區和中亞的其他地區被認為是潛在的爆發點。
幾年前,英國斯特林大學的經濟和環境歷史學家發現了吉爾吉斯斯坦一對14世紀墓地的記錄,他認為這些記錄可能為黑死病的起源提供線索。這些墓地被稱為Kara-Djigach和Burana,擁有異常多的1338年和1339年的墓碑,其中10個明確提到了一場瘟疫。
為了確定這些墓葬是否與後來的黑死病有任何關聯,斯拉文與克勞斯合作,從吉爾吉斯人的墓地中追踪遺骸,。這些墓地在19世紀80年代和19世紀90年代被挖掘出來,並被轉移到俄羅斯的聖彼得堡。由德國圖賓根大學的考古遺傳學家Maria Spyrou領導的團隊對七名遺體當中的的古代DNA進行了測序,在卡拉-吉加赫的三座墓葬中發現了黑死病鼻祖Y. pestis的DNA。
從數據中收集到的一對完整的Y. pestis基因組顯示,這些細菌是與黑死病有關的菌株的直接祖先。其他證據表明,黑死病的起源是在中亞的這一地區。在Y.pestis細菌的現代菌株中,那些從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和中國西北部天山山脈周圍的旱獺和其他囓齒動物身上取樣的菌株與卡拉-吉加赫菌株的關係最為密切。
囓齒動物是Y. pestis的天然儲庫,而人類只有在跳蚤等媒介傳遞感染時才會患上鼠疫。克勞斯懷疑,人類與受感染的旱獺的密切接觸引發了吉爾吉斯斯坦的流行病,而歐洲免疫力低下的老鼠群體則助長了黑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