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DC旗下刊物:泰國報告1例新冠病毒疑似貓傳人病例
美國疾控中心(CDC)旗下學術刊物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最新一期發表了一篇研究,披露了泰國一起新冠病毒貓傳人疑似病例。研究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病毒基因組測序,推斷泰國一名32歲的健康女獸醫被一隻貓傳染了新冠病毒。這隻貓則是被主人傳染新冠的。研究的通訊作者來自泰國宋卡王子大學醫學院、宋卡王子大學獸醫科學學院等。
在2021年7月至9月期間,泰國的新冠疫情正在從阿爾法變異株轉向德爾塔變異株。2021年8月15日,在泰國南部商業繁華的宋卡府,一名32歲的健康女獸醫,也就是患者A,到位於宋卡府合艾區的宋卡王子大學醫院就診。
患者A独自住在校园宿舍里,因为发烧、流涕和持续2天的排痰性咳嗽就医,体格检查尚可,胸部X光显示并不显著。当被问及病史时,她表示5天前,她和另外2名兽医(E和F)检查了一只猫。这只猫的主人是父子二人(患者B和C)。
32歲的患者B和64歲患者C住在泰國首都曼谷。8月7日,他們SARS-CoV-2核酸檢測陽性,但因曼谷沒有病床,父子倆被轉移到宋卡王子大學醫院。2021年8月8日,患者B和C與他們的貓一起被救護車運送,車程20小時,距離900公里。
SARS-CoV-2疑似貓與人傳播時間表,泰國,2021年8月。抵達宋卡王子大學醫學院後,父子倆和貓立即住進了隔離病房。2021年8月10日,這只與患者睡在同一張床上的貓被送往大學獸醫醫院接受患者A的檢查,發現臨床正常。患者A給貓採集了鼻腔拭子和肛拭子樣本,另兩名獸醫患者E和F則負責控制貓。在採集鼻拭子時,貓對著患者A的臉打了個噴嚏。當時,所有3名獸醫都戴著一次性手套和N95口罩,但都沒有戴面罩或護目鏡。整個獸醫組與貓的接觸時間持續了大約10分鐘。
與貓接觸3天后,患者A出現症狀,但直到8月15日貓的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陽性,患者A才尋求醫療諮詢。經調查,患者A的鼻咽拭子新冠檢測陽性。患者A、B和C以及那隻貓被送往醫院接受隔離。來自E和F的鼻咽拭子檢測結果為陰性。
患者A的密切接觸者中沒有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對在獸醫醫院工作的所有30名工作人員的接觸者追踪調查發現,另外1名與其他新冠病毒患者有過接觸,這名獸醫(患者G)在大型動物部工作。患者G在貓到達前1天就發燒了,並於2021年8月13日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患者G報告沒有與貓或患者A、E或F有直接或間接接觸。
研究者進一步對患者G和患者A、B、C、貓的新冠病毒進行基因測序。在基因分型之前,研究者還檢測了宋卡府其他患者的SARS-CoV-2病毒RNA。通過可視化系統發育樹,研究者發現患者B、C以及貓的新冠病毒基因組與患者A的新冠病毒基因組相同,但它們與同一省份其他患者的基因組不同。
如下圖所示:
研究者表示,從患者A獲得的相同的SARS-CoV-2基因組序列和從貓及其2個主人那裡獲得的序列,以及動物和人類感染的時間重疊,表明這一系列感染在流行病學上是相關的。由於患者A之前沒有與患者B或C會面,因此當貓打噴嚏時,她可能因此被貓傳染了SARS-CoV-2。基因組序列與在同一省份流傳的患者G和其他序列的基因組序列不同,通過使用成對距離公式,研究者排除外部傳播的可能性。阿爾法變異株在宋卡府廣泛傳播一直持續2021年7月底;但在曼谷,德爾塔變異株2021年7月初以來就非常很普遍。
研究者表示,集群中SARS-CoV-2感染傳播鏈可能始於曼谷。已知貓易感染SARS-CoV-2,特別是在與有症狀的SARS-CoV-2感染的人類密切互動期間。由於受感染的貓的潛伏期和傳染期相對較短,因此這隻貓可能在可能將疾病傳播給患者A之前不到一周就感染了SARS-CoV-2。
雖然直接或間接(污染物)接觸者也是傳播給患者A的潛在途徑,但這些可能性較小。研究者分析,因為她在檢查貓之前和之後都戴著手套並洗手。貓打噴嚏的傳播目前還是假設,因為接觸短暫且不是非常親密的行為。從貓獲得的鼻拭子中相對較低的RT-PCR循環閾值(編註:Ct值,Ct值越低則病毒載量越高)表明病毒載量高且具有傳染性。由於患者A戴著N95口罩,沒有面罩或護目鏡,她暴露的眼表容易受到貓打噴嚏的飛沫感染。她的感染意味著新冠病毒可以通過接觸眼睛傳染,這提示了與高危人群或動物近距離互動時戴防護鏡或面罩以的重要性。
研究者表示,他們的研究證明貓可以將SARS-CoV-2傳染給人類。然而,這種傳播發生率相對不常見,因為貓排出活病毒的持續時間短(中位數5天)。然而,為防止SARS-CoV-2在人與貓之間的傳播,COVID-19疑似或確診患者應避免與貓接觸。在與疑似感染的貓密切互動期間,建議護理人員將眼睛防護作為標準個人防護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新冠病毒的宿主多樣性
SARS-CoV-2是目前發現可以感染人的第七種冠狀病毒,和SARS-CoV一樣,利用ACE2作為入侵受體。其中,病毒囊膜蛋白與宿主細胞受體的相互作用是介導病毒感染的首要步驟,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病毒的宿主範圍。
據中科院微生物所介紹,研究團隊以來自哺乳綱和鳥綱的11個目的26個物種的ACE2為研究對象,包括家畜、寵物和野生動物等,探究其與SARS-CoV-2刺突(S)蛋白受體結合域(RBD)的結合情況。
研究結果顯示,SARS-CoV-2 RBD可以與多個物種(17/26)ACE2相互作用,包括靈長目(猴)、兔形目(兔)、鱗甲目(馬來穿山甲)、食肉目(貓、果子狸、狐狸、狗、貉)、奇蹄目(馬)、偶蹄目(豬、野生雙峰駝、羊駝、牛、山羊、綿羊)和翼手目(小棕蝠、棕果蝠),並且這些物種的ACE2可以介導SARS-CoV-2假病毒進入細胞。
同時,研究還發現SARS-CoV RBD除了可以結合上述17個物種ACE2外,還可以結合小鼠(囓齒目)的ACE2,這表明SARS-CoV的宿主受體範圍可能與SARS-CoV-2不同。
這項研究還排除了一些SARS-CoV-2的潛在中間宿主,包括囓齒目(豚鼠、大鼠、小鼠)、翼手目(馬鐵菊頭蝠、中華菊頭蝠、菲菊頭蝠)、食蟲目(西歐刺猬)、非洲獸總目(小馬島猬)、和雞形目(雞)。
SARS-CoV-2進入宿主細胞還通過跨膜絲氨酸蛋白酶2(TMPRSS2)裂解S蛋白而啟動的。
此前,中國研究人員針對穿山甲、貓、家豬這三種新冠易感動物的心臟、肝臟、脾臟、肺、腎臟、大腸等組織創建了高質量且全面的單細胞圖譜。
研究人員在貓的肺、眼瞼、食道(免疫細胞)和直腸(腸內細胞)中檢測到了ACE2和TMPRSS2共同表達細胞。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超過40%的ACE2和TMPRSS2共同表達發生在貓腎近端小管細胞中,約30%的共同表達則發生在貓眼瞼上皮細胞中。
在穿山甲中,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靶細胞存在於肺內皮細胞、腎臟(內皮細胞、足細胞和近端小管細胞)、肝臟(肝細胞)和脾臟(免疫細胞)中。在豬體內,ACE2和TMPRSS2主要在肺和腎臟中共同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表明,總體而言,貓體內新冠病毒靶細胞的比例遠高於穿山甲和豬體內相應細胞類型的比例。
肺是新冠病毒攻擊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肺炎也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狀。為了評估各種物種的肺細胞中ACE2和TMPRSS2的詳細表達模式,研究人員進一步生成了家畜(豬、山羊),家禽(雞、鴿子、鵝、鴨),寵物(貓、狗、倉鼠、蜥蜴),野生動物(穿山甲)的細胞單核庫,共獲得了123445個細胞。
研究人員表明,與此前的報導一致,SARS-CoV-2在雞和鴨中的複制較差,在家禽(雞、鴨、鵝和鴿子)的肺細胞中未發現SARS-CoV-2靶細胞。
在家禽(雞、鴨、鵝和鴿子)的肺細胞中未發現SARS-CoV-2靶細胞。在研究人員調查的貓的11種細胞類型中,有8種檢測到了SARS-CoV-2靶細胞,其中存在最多新冠病毒靶細胞的兩種細胞是纖毛細胞和分泌細胞。
在豬體內,11種細胞類型中的7種中能夠觀察到ACE2和TMPRSS2的共同表達。
在穿山甲中,研究人員發現一小部分內皮細胞能夠共同表達ACE2和TMPRSS2。
在倉鼠中,纖毛細胞是SARS-CoV-2靶細胞最多的細胞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