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受訪家長感到身邊喜歡用電子產品哄孩子的家長多
邊吃飯邊看動畫片、大人孩子一起刷手機、孩子一哭鬧就給平板……這都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對於0-6歲低齡兒童來說,家長在孩子視力保護上起到絕對關鍵的作用。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32名0-6歲兒童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1%的受訪家長感到身邊喜歡用電子產品哄孩子的家長多。41.2%的受訪家長感到,家長引導小孩科學用眼的意識普遍較弱。
受訪兒童家長中,孩子0-3周歲的佔37.8%,4-6周歲的佔62.2%。孩子視力完全正常的僅有45.8%,處於邊緣近視的佔28.7%,已經近視的佔25.1%。
84.1%受訪家長感到身邊喜歡用電子產品哄孩子的家長多
“我女兒剛11個月,看到大人玩手機,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總想搶來玩兒。有時我老公還抱著孩子一起刷手機,想著看娃娛樂’兩不誤’。我就告訴他這樣是萬萬不可的。”北京某事業單位的職員劉婉瑜說。
劉婉瑜感到,很多家長都沒意識到早早就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危害。“在公共場所,孩子坐在家長旁邊玩手機的場景很常見。我一名好朋友的孩子3歲半了,每次大人談事情,朋友就把手機拿出來給孩子看節目,看了一集又一集”。
90後凌莉生活在南昌,女兒一歲半了,她會定期帶孩子檢測視力。她發現,很多家庭都不注意用眼問題。為了帶娃輕鬆些,給孩子玩平板,平時電視開著當背景音,“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她說,“3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育非常快。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去做有益的事情,在視覺、嗅覺、觸覺上提供豐富的體驗”。
84.1%的受訪家長感到身邊喜歡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哄孩子的家長多。
劉婉瑜感到,電子產品已成為許多家長用來哄孩子的“玩具”。“我表姐家孩子經常一邊吃飯一邊刷手機,我提議把手機收起來,大人就說’孩子不干,就玩手機能消停會兒’。孩子沉迷,大人也不想管”。
82.6%的受訪者指出,身邊不少家長持有“只有電子產品能哄住娃,不給玩不行”的觀點。
對此,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深有體會。“我們在臨床上就發現,一些家長或是因為工作忙碌,或是意識薄弱,就愛把自己的手機交給小孩玩兒,因為孩子一玩起來就不哭不鬧了。慢慢地,玩電子產品就會上癮。這是導緻小孩視力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41.2%受訪家長感到家長引導小孩科學用眼意識普遍較弱
凌莉說,身邊有好幾個不到10歲就戴上厚厚眼鏡的孩子,“而且越來越多。我認為跟家長意識薄弱有直接關係。”凌莉指出,有的是父母自身重視不夠,有的是家中老人帶孩子,不會注意太多,孩子想幹什麼就盡量滿足。
杭州80後媽媽畢婕的孩子4歲了,每天看平板一個小時,用來學習和娛樂。目前視力在正常範圍,但遠視儲備已不足。畢婕體會,從整體上來看,現在的家長比老一輩的家長更重視視力。但是環境不同了,身處網絡時代,電子產品已成為“剛需”。她認為,培養孩子正確使用互聯網也是家長的重要功課之一。“既要限制使用,又要有所接觸。這是許多家長在實際管教中感到矛盾、不好把握平衡的原因”。
58.8%的受訪家長感到,現在的家長引導小孩科學用眼的意識普遍較強。但也有41.2%的受訪家長認為意識比較弱。
謝立科感到,很多父母是重視保護小孩視力的,會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視力。但也有不重視的。“特別是早幾年,不少家庭還把自家小孩早早玩起電子遊戲,看作是聰明的表現,是欣賞的態度”。
此外,他指出,家長過高的期待和溺愛的心理,對小孩成長影響很大。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以及一些公益活動,“這對孩子健康成長很重要。6歲前的小孩最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家長不要把教小孩多少知識作為第一事項”。
“小近視眼”多發近七成受訪家長指出是因為電子產品不離手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我國未成年人近視近年來呈現多發、低齡化趨勢。當前,在6歲以下的兒童群體中“小近視眼”已經不少見。0-6歲是早期近視防控的關鍵期,兒童近視越來越受到重視。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32名0-6歲兒童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孩子視力完全正常的受訪兒童家長僅有45.8%。電子產品不離手、長時間用眼不休息、近距離用眼被指造成兒童近視三大現象。73.8%的受訪家長希望推行視力健康電子檔案建立和普及。
受訪兒童家長中,孩子0-3周歲的佔37.8%,4-6周歲的佔62.2%。
僅14.4%受訪家長能做到不給小孩玩電子產品
南昌90後寶媽凌莉的女兒一歲半,去醫院做兒保時會定期檢測視力,目前眼睛很健康。凌莉介紹,家裡沒有電視,唯一一個投影儀自從孩子出生後還沒打開過,“也盡量不給孩子玩電子產品,平時多陪孩子讀繪本”。
杭州80後媽媽畢婕的孩子4歲了,前不久剛帶孩子去專科醫院掛號驗光,“視力還在正常範圍,但遠視儲備明顯不足了”。她說,孩子每天都玩平板、看電視,“每天會玩平板2-3次,每次20分鐘。主要看早教類App,娛樂內容也看一些”。
南昌80後陶志源的兒子5歲了,上幼兒園中班。他坦言從來沒有給孩子測量過視力,“覺得年齡小,沒去專門測”。孩子每天學英語、看動畫片,會看1個多小時的平板。
調查發現,孩子視力完全正常的受訪兒童家長僅有45.8%,處於邊緣近視的佔28.7%。已經近視的佔25.1%,其中輕度近視的佔21.1%,中度近視的佔3.3%,高度近視的佔0.7%。交互分析發現,4-6周歲兒童中正常視力(38.8%)佔比明顯較0-3周歲(57.2%)偏低,邊緣近視和輕度近視佔比偏高。
兒童每天玩電子產品的累計時長有多少?調查顯示,每天玩15分鐘以內的佔22.3%,15分鐘-1小時的佔47.9%,1小時-2小時的佔10.8%,兩小時以上的佔4.6%。僅有14.4%的受訪家長能做到不給孩子玩電子產品。進一步分析發現,視力完全正常的兒童中,家長做到不給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比例相對最高(24.7%)。
電子產品不離手被指為不利於兒童視力發展的第一大現象
“帶娃一族都知道,平板是哄娃神器。很多家長安撫孩子,甚至自己平時帶娃的主要方式,就是給孩子玩電子產品。我去醫院,總能看到有家長在排隊就診,小孩子在旁邊刷手機。”畢婕說。
湖北的程芸孩子即將上小學一年級,特別喜歡玩網絡遊戲。平時她會適當約束孩子,“但聽不聽還得看他自己”。在節假日期間,程芸不會限制,“想玩多久就玩多久”。她坦言,孩子有時半天時間都泡在上面,假期平均每天能玩兩個多小時。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不利於兒童視力發展的現象?數據顯示,電子產品不離手位列第一,69.8%的受訪家長選擇了此項。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表示,現在近視眼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呈現低齡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電子產品的使用。“現在在公共場所,不管是機場、高鐵站、地鐵站,大人小孩最普遍的共同動作就是看手機。電子產品裡有大量能吸引小朋友注意力和興趣的節目。我認為電子產品是導致我們近視發生率高、越來越低齡化的關鍵因素”。
北京的魏君有兩個兒子,老大7歲,老二3歲,都近視了。他對記者說,特別後悔早早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很小就學習語文、英語,開啟“雞娃”模式。孩子也對電子產品產生了濃厚興趣。現在老大已經近視100多度了。
程芸覺得,長時間用眼在很多小孩中很常見,科學用眼知識不夠。“有時我們開車出門,孩子還在平板上玩遊戲,或者看漫畫書。顛簸的場景對眼睛特別不好”。
不利於兒童視力發展的現象,63.8%的受訪家長指出是長時間用眼不休息,51.4%的受訪家長表示是長期近距離用眼,如看書畫畫,50.0%的受訪家長感到是室外活動少。其他還有:不注意用眼場合,如乘車、室內昏暗時(43.2%),不良坐姿(33.2%),喜歡吃甜食(23.0%)。
謝立科指出,過度學習是導致一些低齡兒童近視的重要原因。“上星期還和一位朋友交流,現在很多學齡前的小孩英語已經達到了三級,能夠背多首唐詩宋詞。家長過多關注小孩的知識掌握,學習上抓得太緊也是視力下降的一大原因”。此外,他提到,室外活動時間少是近視形成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73.8%受訪家長希望推行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的建立和普及
“希望學校多督促小朋友們正確積極地做眼保健操,普及科學用眼習慣和用眼衛生,定期組織視力篩查。給孩子們提供更多更有趣的戶外活動。前兩天我看新聞,一所學校為了預防學生近視,專門在學校裡養了十幾隻松鼠,引得孩子們下課就去看。增加了孩子們室外活動,保護了眼睛。這種方法就很棒。”凌莉說。
江西贛州的葉倩是一名高中教師,孩子上小學。她特別希望老師能少佈置電子產品上的作業。“現在作業量減少了,但也經常需要半小時以上完成,很擔心影響孩子視力,也怕他養成玩手機的習慣”。
葉倩希望鼓勵未成年人視力檢測機構的發展,“尤其是針對低齡兒童的常態化的專業視力檢查機構。目前孩子檢查視力主要去醫院或者眼科診所,前者掛號難、人多,後者擔心不夠專業”。她還希望,能夠修建更多公共運動場所,讓孩子們有更多鍛煉身體、休閒的場所。
預防0-6歲低齡兒童近視,73.8%的受訪家長希望推行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的建立和普及,72.0%的受訪家長認為要宣傳家長重視兒童近視預防的重要性,66.5%的受訪家長認為要提高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50.8%的受訪家長希望兒保科加強兒童健康用眼知識普及。
在謝立科看來,防控近視是全社會的問題,應該“群防群治”。“國家、社會、學校、醫院、家庭、個人都要有充分的認識”。他認為,要改變應試教育環境,將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重心。“我招研究生、博士生時,成績是次要的,我更看重學生的個人能力、研發能力,這遠比紙面上的學習成績更重要”。
謝立科強烈希望媒體能夠加強呼籲,提高人們對未成年人近視的重視,在社會上營造出人人防近視的氛圍。“我發現好多小朋友覺得近視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要讓小孩子們知道,近視是眼睛不健康了。從思想上樹立正確認知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