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列研究、十年隨訪專家研究發現:屏幕暴露對兒童早期發展影響多多
隨著各種電子設備進入千家萬戶,兒童接觸電子屏幕已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屏幕暴露過多在全球範圍亦是如此。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江帆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在0-3歲期間過度屏幕暴露會影響兒童的認知控制能力,進而影響總智商水平以及注意力發展,並導致多動行為增多。
研究顯示,3歲以後屏幕暴露顯著增高的兒童,其智力水平受到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較低的語言理解能力和知覺推理能力。據悉,江帆教授團隊關於屏幕暴露影響兒童早期發展的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JAMA Pediatrics上。
江帆教授團隊長期從事生活方式對兒童健康影響的系列研究,建立了覆蓋10個省市、超過22萬名兒童的生活方式及健康發展研究隊列(SCHEDULE隊列)。本研究數據來源於SCHEDULE出生隊列,該隊列建立於2012年,參與者從母親孕晚期開始進入研究,至今已經隨訪至兒童10歲。通過這些兒童的數據追踪,闡明了嬰幼兒生命早期屏幕暴露不同軌跡對認知發育的影響規律。
研究人員通過SCHEDULE學齡前隊列數據研究發現,在上海有76%的孩子在2歲前就已經開始接觸屏幕,而24%的兒童在1歲以前就開始與家長一起被動看電視,同時很多家長也把手機作為哄孩子的工具,利用手機裡面的動畫片、遊戲吸引逗引孩子。
研究發現,除了接觸屏幕年齡越來越小以外,屏幕暴露的時間長度也令人堪憂,以剛進入幼兒園的3歲兒童為例,其每日平均屏幕時間已經高達2小時50分鐘,78.6%的兒童屏幕時間超過了每天1小時的指南推薦標準。
過多和過早接觸屏幕會對兒童早期發展究竟產生什麼影響?事實上,此前,人們對於這一問題的認識還不是非常清晰,使得防控策略也難以完善。據悉,江帆團隊的研究從母親孕晚期開始,對嬰幼兒進行了長達持續6年以上的持續追踪研究。
從兒童出生後6個月開始,研究人員分別在9月齡、12月齡、18月齡、24月齡、36月齡、48月齡和72月齡評估兒童日均屏幕使用時間以及屏幕暴露的主要內容和方式;同時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研究團隊定期對兒童認知發育、語言以及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定期評估。
研究結果發現,6歲以內兒童的屏幕暴露隨年齡增長主要有三種軌跡特徵:有一組兒童是6歲以內屏幕暴露“持續較低”,另一組兒童表現為“早期增長”特徵;還有一組表現為“後期增長”特徵。對這三組兒童的發育水平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在基線(剛出生後)時,三組兒童在6歲時的認知功能(韋氏智力量表測量)和心理行為問題出現了顯著差異。在心理行為方面,相較於屏幕暴露“持續較低組”,“早期增長組”兒童的心理問題發生率明顯增加,尤其是多動與註意力不足方面受損更加明顯。
江帆告訴記者,在6歲以內每天屏幕暴露始終控制在1小時以內的兒童,其認知心理髮展水平相對是最好的。如果在嬰幼兒階段早期就出現較多屏幕暴露,即使後來屏幕暴露有所下降,仍然可對兒童產生顯著不良影響。這位專家解釋,這是由於嬰幼兒,尤其是三歲以內是大腦發育最快速的階段,這一時期在真實世界豐富的環境刺激下,兒童對此的積極認知處理會使大腦前皮層和各腦區的功能進行迅速連接,從而形成認知控制所需的網絡。但對於電視這類電子產品,兒童大腦所採取的策略是被動處理,長期暴露在這種屏幕刺激下,會導致認知控製網絡無法得到充分發展。
有研究發現,即使是下載量較高的教育類軟件,也充斥著大量分散注意力的廣告和動畫,而能模擬人際社交互動和提供良好認知刺激的卻很少。
江帆指出,我們既要利用好新技術助力兒童發展與教育,同時也要防止過度及過早暴露屏幕對兒童腦智發育的影響。結合現有的屏幕暴露指南,本研究提供的證據提示家長,應盡量避免讓2歲前,尤其是18月齡前兒童接觸電子屏幕,而2歲以後兒童屏幕暴露時間也應該控制在每天1小時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