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為何能取代單反?看完10年手機拍照樣張我懂了
索尼半導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清水照士表示,他認為最遲到兩年後的2024年,在拍攝靜態照片時智能手機的畫質將超過單反相機。手機秒殺單反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從未停止過,無論手機如何進步,對於單反用戶而言,始終堅信“底大一級壓死人”的理論,認為手機永遠都無法超越單反。
你願意選擇手機還是單反拍照?
但從另外一方面不得不承認,隨著手機成像素質的提升,卡片機市場已經幾乎不復存在,而單反、微單市場也不再是面向普通消費者,更多的是賣給了專業用戶。從這個角度來看,手機在拍照方面卻又超越了單反。
那手機是否超越了單反呢?我個人觀點是從畫質論來說,目前來看手機確實很難超越單反,畢竟鏡頭素質、CMOS尺寸,這些都是手機無法解決的硬傷。而對於絕大部分用戶而言,拍照的需求是在與記錄和分享,尤其是在移動設備上觀看的情況居多,這種情況下,手機的便攜性和易用性卻要優於單反。
所以說,手機拍照和單反拍照我認為各有所長,但相較於單反近10年的進步速度而言,手機拍照正在通過對CMOS、鏡頭組件、Ai算法等方式,飛速的縮小與單反拍照的差異。我也找到了近幾年手機評測的部分拍照樣張,大家可以感受下。
2012年 索尼Xperia S
2015年三星GALAXY S6 Edge
2018年vivo X23
2022年索尼Xperia 1 IV
2015年 5D Mark III(對比參考)
由於圖片都是已經被壓縮的照片,所以很多細節部分已經無法分辨,但不難看出,進入到2018年後,手機拍攝的白天風景照在網絡上觀看已經和單反拍攝的照片區別不是很大了。當然如果你喜歡在電腦上獨自欣賞原圖、享受100%放大數毛的快樂,那單反的優勢較比手機還是更大一些。
這幾年手機通過哪些技術提升了拍攝水平呢?我們不妨也做個簡單的盤點,看看這些技術對比單反是否有優勢。
手機從全自動拍照到增加專業手動模式,並提供RAW格式文件
首先手機和單反此前最大的區別就是手機拍照全自動,單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置快門、光圈、感光度。
手機專業模式可操控性比卡片機還強
因為一些特殊的攝影場景,需要快門速度的支持,所以早期的手機因為無法手動設置快門速度,導致很多場景無法拍攝,而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目前不少手機也都擁有專業模式選項,快門速度、ISO、光圈都可以像單反一樣隨便調節。
並且部分專業拍照手機還提供了和相機一樣的RAW格式,可以讓照片保持更多細節,方便後期調校。
手機鏡頭配置越來越豐富標準鏡頭、長焦鏡頭、超廣角鏡頭、微距鏡頭一個都不少
最早的時候,手機都是單攝像頭設計,這種設計顯然對於用戶的拍照需求是無法滿足的。通過單反就能看出,不同的拍攝場景就會出現不同用途的鏡頭,而手機顯然也是get到了這一點,現在三攝、四攝的設計基本都是標配了。
iPhone拍攝的微距照片
三星S21拍攝的月亮
徠卡、哈甦影像大廠合作AI照片優化算法省去ps後期煩惱
用過單反相機的都知道,單反雖然拍攝的照片清晰,但是如果你不用後期軟件調色、修飾依舊無法達到很好的視覺效果。
所以用單反基本就等於需要後期,而後期對於攝影新手來說是很不友好的,不僅無從下手,而且很耗費時間。
但對於現在的手機而言,用戶似乎不用太擔心後期的問題,不少手機品牌都會將後期中的一些調色算法,以及跟影像大廠合作,讓手機拍照後自動生成一個已經後期過的照片,這樣大大減少了用戶後期的時間和精力,使用更省心。
此外,還有一些針對夜景的降噪優化,防抖優化等等,總之從前用單反拍照需要各種辦法實現的功能,手機基本都能自動幫你做優化。
手機主攝自身素質提升CMOS尺寸不斷刷新
手機的優勢勝在軟件,但對於手機攝像頭本身而言,手機硬件技術的升級其實也在不斷的提升的。
手機已經出現1英寸大底的產品
都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其實手機的CMOS雖然無法和微單、單反的CMOS尺寸去匹敵,但旗艦手機上配置的攝像頭CMOS尺寸也已經是非常之大了。
所以即使是畫質本身方面,不考慮算法,手機在硬件上的表現,在近幾年提升也是比較大的。
總結:需求不同不分誰好誰壞但手機拍照的進步卻是有目共睹的
我認為手機拍攝目前雖然無法真正意義上碾壓單反,但從更新的功能來看正在無限趨近於單反。比如畫質提升、夜景能力提升、甚至是焦外虛化的效果、以及長、光、微的能力,手機看起來更全面,而且關鍵是更便捷,隨手拿起來就能拍。
而對於單反而言,首先便攜性上就完敗了,隨便一個全幅+專業鏡頭的組合至少都要1KG以上,重量是手機的5-10倍,讓很多人都沒有勇氣帶出去。
但單反鏡頭的解析力和強大的畫質和操控性又是手機無法比擬的,對於專業攝影人來說,手機又無法全面取代單反。
我認為各取所需吧,如果你是日常使用,社交分享,我認為手機完全夠用,如果是專業攝影,追求畫質,那單反自然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