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發現有可能減輕COVID-19疫苗接種後疲勞的新策略
目前,基於mRNA的COVID-19疫苗被注射到肌肉深處–這被稱為肌內註射。另一種類型的注射則被稱為皮下注射,在那裡,一根短針可以在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組織中註射藥物。在對小鼠所做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皮下注射COVID-19 mRNA疫苗可能會減少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如疲勞,另外仍能提供類似的免疫系統反應。
儘管對SARS-CoV-2有著很高的療效,但對於基於mRNA的COVID-19疫苗與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如疲勞該如何避免呢?
在5月31日發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項新研究中,新加坡杜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Ayesa Syenina及其同事報告稱,他們在對接種COVID-19疫苗的人的血液樣本進行的一項新分析工作發現了跟接種後疲勞的可能性增加有關的明顯分子特徵。此外,在小鼠身上進行的實驗表明,改變疫苗注射策略有可能緩解這種不良反應。
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可能會影響人們接種疫苗或接受強化劑量的意願並阻礙減少COVID-19傳播和嚴重性的努力。然而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的分子基礎一直不清楚。
為了增進了解,Syenina及其同事分析了175名接受BNT162b2(輝瑞-生物技術公司的COVID-19疫苗)的醫護人員的血液樣本。具體來說,他們用這些血樣來分析每個參與者的基因表達快照或說哪些基因被打開或關閉。
分析顯示,接種疫苗後出現中度疲勞的人更有可能在與T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人類免疫系統中的兩種關鍵細胞類型–的活性有關的基因中擁有更高的基線表達。
研究人員還在小鼠身上測試了兩種不同的疫苗注射策略。一些小鼠通過肌肉注射接受BNT162b2,這是目前用於人類患者的方法,其中疫苗被注射到肌肉中。其他小鼠則接受了皮下注射,疫苗被注射到皮下的組織中。
疫苗接種後,跟接受肌肉注射的小鼠相比,接受皮下注射的小鼠顯示出免疫系統的反應,這與跟出現疲勞等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較低相一致。然而皮下注射似乎並沒有損害疫苗接種的保護作用。
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並探討其臨床意義。儘管如此,它們仍然促進了對疫苗接種後疲勞的理解並提供了一個減少其可能性的潛在策略。
共同作者Eng Eong Ooi補充道:“這項研究首次深入了解了許多人在接種mRNA疫苗後經歷的副作用的分子基礎。我們希望這一發現將刺激更多的研究以充分了解疫苗相關副作用背後的支撐機制並共同促進開發更多可容忍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