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以存在“財務不當行為”為由調查vivo、中興通訊引多方關注
印度又對中國企業“下黑手”?這一次被盯上的是vivo、中興通訊。5月31日,有報導稱,在對小米公司採取措施後,印度方面將調查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國公司,目前正在調查中興、vivo在印度的子公司涉嫌“財務不當”的行為。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此事。
印度突然發起調查,對於vivo而言,或許有點始料未及。vivo一直對印度市場寄予厚望,其計劃,到2023年為止,將在印度投資35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0億元),用於智能手機的生產,年產能增至1.2億台。
蘋果、小米、OPPO、本土品牌Lava、富士康、緯創等科技企業組成的印度手機和電子產業協會警告印度政府,連續對科技公司進行“非法支付專利費”調查,可能對印度國內的科技製造產業鏈造成打擊,或將引發其他科技巨頭的擔憂恐慌情緒。
印度正在調查vivo、中興通訊
繼小米之後,印度又啟動了對vivo、中興通訊的調查。
5月3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導,在對小米公司採取措施後,印度方面又將調查範圍擴大到其他中國公司,目前正在調查中興、vivo在印度的子公司涉嫌“財務不當”的行為。
對此,趙立堅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海外合法合規經營,同時我們堅定支持中國企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印方應該依法合規行事,為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據彭博社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相關文件顯示,印度企業事務部將仔細審查中興通訊、vivo移動通信公司的審計報告,並已從未具名的來源收到信息,這些信息表明,可能存在包括欺詐行為在內的違規行為。
今年4月,印度已經開始了對vivo的調查,以查明其“所有權和財務報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違規行為”,同時還要求有關部門研究中興通訊的賬簿,並“緊急”提交調查結果。
上述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印度企業事務部可能已經啟動對500多家中國公司賬簿的檢查程序,除了中興通訊和vivo,還包括小米、OPPO、華為技術、阿里巴巴集團的幾個印度子公司,如Alibaba.com India E-commerce Pvt。
5月31日,中興通訊的股價並未受到明顯影響,截至當天收盤,中興通訊H股大漲4.1%,中興通訊A股亦收漲1.38%。
此前,路透社報導,印度反洗錢機構表示,小米及其旗下公司以“偽裝支付版權費”的方式非法向境外匯款,已扣押屬於小米技術印度私人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India Pvt.)(以下簡稱“小米印度”)約48億人民幣(7.25億美元)的資產。
另有報導稱,小米全球副總裁馬努·賈恩已被印度執法局傳喚,對其外匯合規情況進行調查。但根據領英頁面顯示,馬努·賈恩的定位已經變成迪拜,職位也抹掉了“小米印度負責人”的身份,只保留了小米全球副總裁的職位。
目前,這一爭端還在等待印度法院的最終裁決。小米集團回應稱,涉及事件的款項是使用專利技術的特許權使用費,所有賬單全部合法且真實,之所以成為印度當局的攻擊目標,只是因為其是中國公司。
5月31日,環球網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印度法律專家表示,莫迪政府在追查企業方面很激進。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表示,希望“印方能為中資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性的營商環境”。
過於突然
印度突然發起的調查,對於vivo而言,或許有點始料未及。
因為,vivo一直對印度市場寄予厚望,據印媒PTI此前的報導,vivo計劃,到2023年為止,將在印度投資35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0億元),用於智能手機的生產。彼時,vivo在印度的智能手機年產能將從目前的6000萬台增至1.2億台,將從印度出口至各國市場。
vivo在印度的業務戰略總監Paigam Danish表示,這筆投資是vivo為印度作出的750億盧比投資承諾的一部分,並且在2021年就已經投資了190億盧比。
Danish稱,如今vivo在印度擁有超過1億盧比的消費者,體現了其過去7年間在印度市場的收穫,從2022年開始,vivo將從印度出口智能手機到其他國家,將印度智能手機的產能從6000萬台增至1.2億台,在目前1萬名員工的基礎上,再僱傭5000名員工。
有分析人士稱,印度政府突然以財務不當為由,連續對小米、vivo進行調查審查,或許是為了扶持印度本土手機品牌。
當前小米、vivo、OPPO等中國手機廠商佔據了印度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據Counterpoint 公佈的最新數據,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收入在2021年突破380億美元,同比增長27%。出貨量在2021年同比增長11%,達到1.69億部。
具體份額方面,小米(包括POCO)以24%的出貨量份額位居印度第一,該品牌在高端市場的份額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另外,vivo佔比16%,排名第三位;Realme佔比15%,排名第四;OPPO佔比12%,排名第五。意味著,中國手機廠商幾乎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印度市場。
其實早在2021年10月,印度政府便開始對中國手機廠商“發難”。當時,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向vivo、OPPO、小米、一加發出通知,要求獲取這些手機及其組件的有關數據和細節,並表示,可能在未來幾週內發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對這些手機進行測試。
調查完成後,2022年1月,印度財政部要求小米印度公司補繳65.3億盧比的進口稅(約合人民幣5.5億元)。
令人不解的是,印度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三星,卻不在印度政府的調查名單之中。
此次被調查另一家中國企業:中興通訊,也早已被印度政府“區別對待”。據報導,印度三家最大的電信運營商的5G測試設備,均採用了愛立信、諾基亞的5G設備,無任何一家採用華為、中興的設備。
而在4G時代,華為、中興在印度市場的份額並不低,前2大運營商VIL、Airtel的4G設備中,華為分別佔據了40%、30%的份額;中興則在印度前五大運營商中的BSNL佔據接近50%的份額。
科技巨頭的“聲援”
當印度執法部門連續針對小米、vivo、中興“發難”的同時,正在引起其他科技巨頭的不滿。
印度手機和電子產品協會(ICEA)已向印度多個相關部門致信,敦促聯邦政府進行干預,並指責,印度的執法機構對科技行業的特許權使用費“缺乏了解”。
據悉,印度手機和電子產品協會的成員包括,蘋果、小米、OPPO、本土品牌Lava、富士康、緯創等科技巨頭。
ICEA進一步解釋稱,特許權使用費是一種將錢轉出印度的常規、簡單操作方式。但印度執法機構顯然沒有充分了解情況,在印度的科技專利實施者面臨雙重困境,一方面要支付繁重的專利費,另一方面還需要提防印度的執法行動。
印度手機和電子產品協會警告印度政府,連續對科技公司進行“非法支付專利費”調查,可能對印度國內的科技製造產業鏈造成嚴重打擊,引發其他科技巨頭的擔憂恐慌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印度政府與外國科技公司的爭端升溫之時,越南總理范明政在5月中旬訪問蘋果加州總部,允諾創造“公平、透明和基於市場的商業環境”,希望爭取蘋果增加在越南的產業鏈佈局。
據Counterpoint研究的數據顯示,2021年印度在蘋果製造版圖中的佔比為3.1%,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總和僅有1%。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印度營商環境持續惡化,不排除蘋果、富士康、小米等科技企業將產業鏈遷移至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