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物可能是人類產生不同食慾的“根源”
雞蛋還是酸奶,蔬菜還是薯片?當我們每天計劃自己要吃什麼食物的時候,可能真正做的決定並非源自“大腦指令”。目前,美國匹茲堡大學一項老鼠實驗表明,動物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其飲食選擇,微生物產生一些物質,促使動物對某些類型食物產生渴望。
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稱,人體腸道微生物可能是人們產生食慾的“根源”
匹茲堡大學生物系副教授凱文·科爾(Kevin Kohl)說:“我們都會出現一些食慾衝動——想吃沙拉,或者想吃肉,最新研究顯示,動物體內不同類型腸道微生物會決定它們選擇不同食物。”
儘管科學家數十年來一直猜測腸道微生物是否會影響我們的飲食偏好,但該想法從未在比果蠅大的實驗動物進行測試,為了深入探索這個問題,科爾和同事布賴恩·特雷維林恩(Brian Trevelline)進行了一項特殊實驗,他們對30只體內缺少腸道微生物的老鼠注射來自3種飲食結構不同的野生老鼠的腸道微生物混合物。
科爾發現,每組實驗老鼠都會選擇富含不同營養的食物,這表明注射的腸道微生物改變了它們之前飲食偏好。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雖然微生物群影響人類行為的觀點聽起來有些牽強,但科學家持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事實上,人類腸道和大腦一直不停地交流,某些分子充當著“媒介”角色。腸道消化副產物能夠指示人們吃了足夠食物或者需要某種營養物質,同時,腸道微生物可以產生一些“媒介分子”,劫持原有的腸道和大腦的通訊線路,並改變信息含義,使自己受益。
對於吃完火雞大餐的人們來說,有一個非常熟悉的信使分子——色氨酸(tryptophan)。色氨酸是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分子,火雞食物中普遍存在該物質,也是由腸道微生物產生的。特雷維林恩說:“當色氨酸進入大腦時,會被轉化為血清素,這是一種重要信號,對餐後滿足感很重要,最終它會轉化為褪黑素,讓人們感到困倦。”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特雷維林恩和科爾證實,具有不同腸道微生物群的老鼠體內血液色氨酸濃度也不一樣,甚至它們也會選擇不同類型的食物,同時,他們發現血液中色氨酸濃度越高,其腸道微生物就越多。
特雷維林恩稱,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確鑿證據,色氨酸僅是複雜化學通訊網絡的一條線索,可能有幾十種信號影響著每天的進食行為,微生物產生的色氨酸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卻是一個合理的解釋,腸道微生物可以改變我們的飲食選擇。儘管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嘗試建立並完善該理論體系,但這僅是為數不多證明腸道和大腦之間存在關聯的嚴格實驗之一。
不過在你開始懷疑自己對食物的渴望之前,仍有更多的科學研究需要完成。由於很難通過臨床人體實驗進行驗證,研究人員沒有將微生物在決定飲食的重要性與其他因素進行比較。
科爾說:“決定人們飲食選擇的因素很多,前一天所吃食物可能比腸道微生物更為重要,在我們的實驗中,我們可能忽略了一些因素,但腸道微生物是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因素。”
他還指出,這可能僅是微生物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改變的一種行為,這是一個全新探索領域,還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探索,我一直對微生物在人類和動物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