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華為金融新帝國:箭在弦上,引而待發
長期以來,低調是華為金融業務版圖的底色。不過今年以來連續出現的一些信號,讓這家軟硬件巨頭的金融佈局逐漸露出了冰山一角。5月,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中國金融雲市場(2021下半年)跟踪》。
這份報告顯示,2021下半年,金融雲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27.8億美元,其中,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速分別達到45.6%和34.8%。在該市場(含公有云和私有云),華為金融雲位列第一。
4月,華為支付現身華為錢包App,並推出首綁及隨機立減營銷活動。2021年3月,華為通過收購拿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這也是華為在金融業務上的第一張重要牌照。
1月,華為正式進軍私募,旗下哈勃投資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機構類型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這也就意味著,哈勃投資未來將成立私募基金產品,面向個人和機構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進行股權創業投資。
引而未發的C端金融業務,進擊式發展的金融雲業務,以及“悶聲發財”的股權投資業務,互不接壤的三塊領地構成了這家巨頭企業的核心金融版圖。
to C:謹慎、克制,缺牌照
華為支付是華為金融業務在C端的重要載體,近年來,關於“華為究竟做不做支付”也足以反映其在C端金融業務上的糾結與克制。
2016年8月,華為支付(Huawei Pay)在華為Mate、榮耀系列智能手機中上線,但華為彼時卻並沒有申請支付牌照的計劃。在沒有支付牌照的情況下,華為支付利用合作銀行的II、III類賬戶的應用,來實現華為錢包餘額支付,並且通過與銀聯合作,實現手機端雲閃付。
華為消費者BG消費者云服務部總裁蘇杰彼時多次表態,華為不會去申請支付牌照,他認為一個企業必須有自己的邊界意識。
直到2021年3月,第三方支付公司“訊聯智付”突然發生工商變更,華為成為訊聯智付唯一股東,宣告其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拿下牌照之後的華為支付,則可為個人用戶提供餘額支付、銀行卡支付、紅包、充值、提現等服務,還可為企業用戶提供資金結算、自動分賬、營銷賦能等服務。
華為錢包內的保險、借貸等業務均非自營產品
縱觀目前的華為錢包,可以發現其雖然提供了諸如保險、借貸、信用卡、零錢理財等等諸多金融服務,但其中並沒有華為自營產品,華為錢包只是為其他平台導流。比如信貸服務方面,華為“借錢”欄目引流對象包括度小滿、樂信、分期樂、蘇寧、南京銀行、平安銀行等個人信貸,以及小微商戶專屬的華夏銀行農商貸。
以手機廠商獲取支付牌照,進而佈局金融,華為不是第一家。率先獲取支付牌照的小米已持續在金融市場活躍一段時間,並拿下多張金融牌照。
反觀華為,用戶客群上,其有天然的流量入口,坐擁3億國內用戶,品牌忠誠度高;消費場景上,華為有著覆蓋居家、出行全消費場景的潛力,其在智能家居、物聯網業務、智能汽車、系統生態等領域皆有發力。
來自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華為錢包用戶活躍度在2021年增長迅猛,在2021年12月的活躍用戶人數共計1.37億,同比增長120.41%;日活用戶人數2690.35萬人,活躍滲透率為11.67%,上述三項指標僅次於支付寶,位列第二。
可以說,華為面對的是一座金融業務、尤其是消費金融的金礦。
然而,直到獲得牌照之後,華為相關高管仍然在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表態,“華為目前沒有進入支付市場的計劃,在金融領域,華為的核心仍然是圍繞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技術,將該技術應用在金融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以及為行業的數字化賦能上。”
金融牌照的稀缺,也限制了華為在C端金融的展業能力。
除了去年通過收購獲得的支付牌照外,華為僅有一張鮮有消息傳出的地方性小貸牌照,即其旗下孫公司——深圳市華宜貸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宜貸”)。華宜貸成立於2017年,從最初10億元的註冊資本於2019年增資到30億元。
面對C端金融業務,華為似乎仍然非常謹慎,一步一看。
to B:進擊的華為金融雲
相對於較為克制的C端金融服務,依託於華為雲的華為金融雲卻在近年來發展迅猛。
IaaS層是整個雲計算產業鏈中的關鍵基礎設施,中國公有云IaaS的頭兩把交椅常年被阿里雲、騰訊雲佔據。
但是這一局面在2020年發生了變化,IDC的數據顯示,2020最後一季,華為雲在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的份額已上升至11%,與騰訊雲並列第二位。2021H1,華為雲的市場份額達到11.2%,正式超越騰訊雲(11.1%)。
而具體在金融雲方面,華為也在短短幾年內衝進行業前列。業內人士告訴鈦媒體,“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是國內銀行業普遍最重視的三朵雲。”
IDC日前發布的《中國金融雲市場(2021下半年)跟踪》顯示,2021下半年,金融雲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27.8億美元,其中,公有云和私有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速分別達到45.6%和34.8%。在該市場(含公有云和私有云),華為金融雲位列第一。阿里巴巴、新華三、浪潮、騰訊依次位列二到四位,前五合計市場份額達71.7%。此外,在平台解決方案市場,華為位居阿里、騰訊之後,名列第三。
2017年,華為才正式成立雲BU,此時國內云計算的第一批客戶幾乎被阿里雲、騰訊雲等收割殆盡。
一位金融雲行業資深人士向鈦媒體App表示,“以華為為代表的硬件廠商的最大優勢在於可以生產設備,搭配硬件設備打包銷售有利於迅速擴大市場。同時,華為雲還具備華為一貫的超強執行力,華為從暫停雲業務,但在發現自身逐漸邊緣化後,馬上調轉船頭搶占市場。”
此外,华为私有云的优势在金融行业也得到了显著体现。
和傳統IT以及公有云相比,私有云優勢主要體現在低時延、更好的合規性、安全性等方面。因此,私有云更適用政府、金融、製造、醫療、電信等領域。IDC《2020-2021年中國私有云市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顯示,金融行業是除政務機構以外,最大的應用領域,而華為雲在私有云市場處於前列。
某銀行科技部門負責人向鈦媒體表示,“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對安全合規訴求較高,多采用私有云部署,保險與互聯網金融公司則對使用公有云態度相對開放。”IDC在金融雲報告中也提到,金融行業私有云基礎設施規模仍遠高於公有云。阿里雲、騰訊雲的先發優勢主要集中在公有云領域,華為雲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壁壘。
在蓬勃發展的背後,華為金融雲並非高枕無憂。
最直觀的是利潤問題,在銷售渠道,為了快速搶占市場,華為也不惜犧牲利潤,在返佣比例上作出讓步。
據“光子星球”報導,華為雲的一級代理商有四個等級,返佣比例分別是25%、30%、35%、40%,相當於最高等級代理商賣出一萬元的產品,華為雲給出4000元的佣金。與之對比,阿里雲、騰訊雲較為接近,其返佣點則在20%-30%之間。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去年9月對外坦言,“華為雲是一個虧損的業務。”
同時,身為硬件廠商,如何從賣產品轉向賣雲服務也是一個挑戰。“對於銷售人員來說,私有云收入來得快,賣公有云服務收入來得慢。”徐直軍直言,都知道公有云是趨勢,但內部還是會“轉不過來,華為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很痛苦的”。
投資:業務協同、財務回報兩不誤
除了B端、C端的佈局之外,華為還通過子公司開啟了私募投資佈局。
今年1月,基金業協會網站信息顯示,“哈勃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哈勃投資)完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機構類型是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此番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意味著華為正式進軍私募基金行業,未來將可以成立私募基金產品,面向個人和機構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進行股權創業投資。
哈勃投資成立於2019年4月,註冊資本7億元,由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有,法定代表人為老華為人白熠。
公開資料顯示,從1997年8月起,白熠即加入華為,歷任研發部員工、研究所合作部部長、企業發展部副部長;2007年8月開始在華為企業發展部、資金管理部、金融風險控制中心等部門任職,擔任總裁、副總裁;2019年4月,白熠走馬上任哈勃投資CEO。
成立近3年來,哈勃投資頻頻增資,19年註冊資本7億元,次年1月增資至17億元,同年10月增至27億元;2021年5月註冊資本更是增至30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成立至今哈勃投資共有78次對外投資,重點投資半導體芯片領域的初創型企業,涉及芯片設計、EDA(電子設備自動化)、封裝、測試、材料和設備等各環節。
有產業基金投資人向鈦媒體表示,“哈勃投資的風格並非財務投資,並不太看重估值,更看重與華為核心業務的協同。華為常常為被投公司提供訂單,同時也會提供技術、管理等其他方面的扶持。”不過這位投資人也坦言,“被投公司在享受紅利的同時,也有著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的風險。”
截至目前,哈勃已經在財務上收穫頗豐。
2020年9月21日,哈勃投資收穫了第一家IPO公司“思瑞浦”,發行價為115.71元。招股書顯示,哈勃投資在2019年6月以32.13元/股的價格,完成對思瑞浦7200萬元的注資。一年禁售期剛滿後,2021年9月22日,哈勃投資選擇減持不超過16萬股,按照市價計算,哈勃通過減持獲得了超過9000萬元——這已經超過了當初哈勃的投資款7200萬元。而即使減持以後,哈勃投資彼時仍然持有大概464萬股,市值26.9億元。
今年4月12日上市的“國內PA第一股”唯捷創芯背後也有著華為哈勃的身影。
招股書顯示,2020年10月,華為哈勃以18.85元/股的價格獲得3.57%的股份,按照此次股權轉讓價格計算,唯捷創芯整體估值為10.35億元。按5月27日收盤價計算,唯捷創芯股價46.75元,市值187億元,華為哈勃淨賺超6億元。
可以說,不管是產業協作,還是財務回報,華為都已嚐到股權投資的甜頭。而在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之後,華為將採取如何動作,值得下一步觀察。
(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