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消毒棒可殺死99.9%冠狀病毒?專家:濃度差了好幾個數量級
用緩釋氣態消毒因子對空氣進行消毒的原理已被證明應該可行,但問題是一根消毒棒它能消毒的空間非常有限。在考慮二氧化氯對病毒殺滅作用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日前,第一財經記者在一些電商平台上看到,有一種號稱對冠狀病毒殺滅作用高達99.9%的空氣消毒棒產品正在銷售。這是一種形狀類似鋼筆的細形長管。
據廠商介紹,這種產品達到醫用級別,可直接佩戴在身上,或放在需要消毒的室內空間,殺毒效果可保持兩週左右。
第一財經記者仔細查閱了這款空氣消毒棒的工作原理介紹,在細管內,由亞氯酸鈉液體與固體酸直接反應生成二氧化氯氣體。由於二氧化氯與病原體接觸後可以產生強氧化作用,能夠破壞病原體的成分,因此二氧化氯氣體透過緩釋劑和緩釋膜持續釋放,可起到空氣消毒作用。
距離消殺濃度至少一千倍差異
此前人們使用二氧化氯作為消毒劑主要是作為液體消毒,這種產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使用氣態消毒的方式,可大幅節省成本。而且理論上相比液態消毒而言,當氣體在空氣中達到一定的濃度,就可以不留死角地覆蓋到整個空間的任何表面,也能對以氣溶膠等形式存在的病毒進行消殺。
基於上述原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空氣中多少濃度的二氧化氯氣體才能夠殺滅病毒?在疫情早期,有台灣的研究團隊希望開發出一種智能、魯棒式的二氧化氯氣體釋放系統,並評估二氧化氯排放對室內環境的影響。為此,他們進行了一些醫院使用二氧化氯的案例回顧。
綜合2006年至2016年的多項研究發現,高濃度的二氧化氯對密閉空間具有有效的消毒作用。例如,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200-1000ppm(百萬分比濃度)的二氧化氯氣體評估對實驗室、醫院和會議室的室內空氣的殺菌效果,結果發現,當濃度達到625ppm時,30分鐘內的消毒效果達到90%。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環境科學系研究員羅北平博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625ppm的二氧化氯濃度已經特別高了,人肯定不能夠呆在這樣的濃度環境下,一般都是先密閉消毒完人才可以進入。一般在有人作業的環境下,空氣中的二氧化氯最高濃度不能超過0.1ppm。”
這也意味著,在考慮二氧化氯對病毒殺滅作用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對於人體健康的危害。
羅北平表示,通過一根細管緩慢釋放的二氧化氯氣體濃度絕對不可能到達幾百ppm。“這種空氣消毒棒可能距離達到消毒所需的濃度相差了好幾個數量級,至少一千倍的差異。”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通過通風及牆面及家具表面的吸附,濃度會進一步降低,濃度不夠肯定起不到殺毒的作用。”
企業尚未出具嚴格評審報告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這款空氣消毒棒產品由上海一家企業生產。公開銷售記錄發現,該公司原本銷售的是一款名為“殺菌消毒棒”的產品,可用於除臭和殺菌,例如置於冰箱內進行除臭。去年10月底,該公司進行了經營範圍變更,新增了“用於傳染病防治的消毒產品生產”一項,並將產品“升級”為新款抗冠狀病毒消毒劑。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該產品對于冠狀病毒的消殺功效有中科檢測的報告,在安全性方面也檢驗合格。不過,第一財經記者查詢到目前公開的檢測報告還都僅為用原液針對細菌的殺菌效果,公司沒有出具針對殺滅新冠病毒的詳細有效性數據。
对此,澳门大学教授沈汉明提出:“厂商既然宣称产品对杀灭新冠病毒有效,在被允许上市销售前,就必须把详细的有效性数据公开,如果是实验室的模拟环境,那么应该把所有的实验室参数都列出来。这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产品,不能误导公众,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承担起市场监管的责任。”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原生狀為氣態的二氧化氯作為世衛組織(WHO)認定的新一代安全消毒劑,是一種兼具廉價和安全高效的產品,用緩釋氣態消毒因子對空氣進行消毒的原理已經被國內外很多權威實驗證明應該可行,但問題是一根消毒棒它能消毒的空間非常有限,這取決於你是否將它放置在密閉的衣櫃裡面消毒,還是要用於更大的公共空間的消毒。”
上述人士提出,二氧化氯消毒的關鍵是要讓二氧化氯分子“均勻彌散在空氣中”,從而達到持續不斷的消毒效果。“我們正在設計一種智能係統,能夠保證二氧化氯氣體濃度的持續均勻釋放,並可調節送風系統和濃度劑量。”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補充道,該智能消毒系統設計的矩陣排布管路輸送氣化消毒因子,可以保證大空間內持續穩定的滅毒滅菌濃度,而且對人體沒有危害。
他還表示,目前市場上具有這種緩釋消毒作用的產品非常少,相關的標準也沒有建立起來,仍需要行業共同努力進一步製定起消毒標準。
一位中科院大氣所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對於空氣中二氧化氯含量的精準檢測難度也很大,判斷一個產品是否有消毒作用,一定要看到檢測機構出具的完整的科學評估報告才能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