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分散注意力揭露騙子:科學家揭示了一種新的測謊方法
已經明確的是,在面試中撒謊比說真話要消耗更多的認知能量。現在,朴茨茅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調查人員通過要求嫌疑人在接受詢問時執行額外的、次要的任務來利用這一知識的優勢,更有可能揭穿騙子。集中精力完成一項次要任務(除撒謊外)所需的額外腦力對撒謊者來說尤其具有挑戰性。
在這個實驗中,所用的次要任務是回憶一個七位數的汽車登記號碼。只有當說謊者被引導相信它很重要時,次要任務才被發現是有效的。
設計該實驗的朴茨茅斯大學心理學系的Aldert Vrij教授說:“在過去的15年裡,我們已經證明了謊言可以通過戰勝說謊者而被發現。我們證明,這可以通過迫使說謊者在製定聲明和一項次要任務之間分擔注意力來實現。”
“我們的研究表明,只要給講謊話的人一個很好的機會來思考該說什麼,真相和謊言聽起來就同樣可信。當思考的機會變少時,真理聽起來往往比謊言更可信。在我們的實驗中,謊言聽起來不如真相可信,特別是當受訪者還必須執行一項次要任務並被告知這項任務很重要的時候。”
實驗中的164名參與者首先被要求對新聞中的各種社會話題給出他們的支持或反對程度。然後,他們被隨機分配到真相或謊言條件下,並就他們感覺最強烈的三個話題接受采訪。說真話的人被要求報告他們的真實意見,而說假話的人則被要求在採訪中對他們的意見撒謊。
做次要任務的人得到了一個七位數的汽車登記號碼,並被要求回想它給採訪者。其中一半的人得到了額外的指示,如果他們在訪談中記不住汽車登記號碼,他們可能會被要求在訪談後寫下他們的意見。
參與者有機會為面試做準備,並被告知在面試中盡可能表現得令人信服是很重要的–這一點通過參加抽獎活動得到了激勵。
結果顯示,說謊話的人的故事聽起來不如說實話的人可信,也不如說實話的人清楚,尤其是當說謊話的人被賦予次要任務並被告知這很重要時。
Vrij教授說:“結果模式表明,在面試中引入次要任務可以促進測謊,但這種任務的引入需要謹慎。似乎只有當說謊者不忽視它時,次要任務才會有效。要做到這一點,要么告訴受訪者次要任務很重要,就像本實驗中所展示的那樣,要么引入一個不能忽視的次要任務(如抓緊一個物體、把一個物體舉到空中,或駕駛汽車模擬器)。不符合這些標準的次要任務不太可能促進謊言檢測。”
該研究發表在《國際心理學和行為分析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