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或在智利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樹:已生長5000多年
5400左右年前,大約在人類發明文字的時候,一棵智利柏(Fitzroya cupressoides)可能已經開始在今天智利的沿海山區生長。在一個陰涼潮濕的峽谷中,它避開了火災和砍伐,而這些火災和砍伐曾經奪走了許多其他同類的樹木,並且它成長為了一個灰白的巨人–寬度超過4米。
大部分樹幹死亡,部分樹冠脫落,樹上長滿了苔蘚、地衣,甚至還有其他在其縫隙中生根的樹木。
現在,這棵樹–被稱為Alerce Milenario或Gran Abuelo(曾祖父)樹–可能會要求一個新的和非凡的稱號: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個體。
在巴黎氣候和環境科學實驗室工作的智利環境科學家Jonathan Barichivich利用計算機模型和計算樹齡的傳統方法估算出Alerce Milenario的年齡–可能超過5000歲。這將使它比目前的紀錄保持者至少大一個世紀。
許多樹齡學家可能會對Barichivich的說法持懷疑態度,因為它不涉及對樹木生長環的全面統計,該說法尚未發表。但至少有些專家對這種可能性持開放態度。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樹齡學家Harald Bugmann表示:“我完全相信Jonathan所做的分析。這聽起來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方法。”
智利柏是跟巨型紅杉和紅木同屬一個植物學家族的針葉植物,從遠處看,它們可以像那些巨人一樣。智利瓦爾迪維亞Austral大學的Antonio Lara曾在20世紀90年代證明,智利柏可以生長到極端年齡。在1993年的一項研究中,Lara和一位同事報告了智利南部的一個智利柏樹樁,其有3622個生長環。這使該物種成為僅次於狐尾鬆的最古老的物種,超過了紅杉。
但這項研究並不包括Alerce Milenario,它在拉烏尼翁市以西的雨林中跟其他古樹分開。Barichivich表示,他的祖父在1972年左右發現了這棵樹。他的祖父和母親都在這棵樹所在的公園裡擔任護林員,他懷疑自己是最早看到這棵樹的孩子之一。“這是一棵非常、非常接近我們心靈的樹,”他說道。
2020年,就在新冠大流行病發生之前,Barichivich和Lara用增量鑽孔器–一種T型鑽頭,科學家用它來切除狹窄的圓柱形木材而不傷害到樹–對Alerce Milenario的一部分進行了鑽孔。Barichivich指出,“在某種程度上,這棵樹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是時候了”要取芯了。這塊木頭產生了大約2400個緊密間隔的生長環。
由於Barichivich的鑽機無法到達樹的中心,於是他轉向了統計模型來確定Alerce Milenario的全部年齡。他使用了其他智利柏的完整樹芯及關於環境因素和隨機變化如何影響樹木生長的信息來校準一個模型。據悉,該模型模擬了樹木在部分樹芯所覆蓋的時期開始時可能達到的年齡範圍及每個年齡的概率。該方法得出的總體年齡估計為5484歲,這顆樹活了超5000年的可能性為80%。
“這很驚人,”Barichivich曾推測這棵樹約有4000年的歷史。
Barichivich在會議上介紹了他的發現並就他的方法寫了一份簡短的非正式報告。該領域的一些人對此很感興趣。審查報告的美國地質調查局名譽科學家Nathan Stephenson說道:“這個前景當然令人興奮。但他在看到更多信息之前暫不做判斷。作為一名科學家,你想要的是經同行評議的出版物,其中包括所有的細節。”
樹齡學家傳統上則認為實際環的計數是確定樹齡的黃金標準。來自哥倫比亞大學樹環實驗室的創始主任Ed Cook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真正確定一棵樹的年齡的唯一方法是通過樹齡學計算樹環,這需要所有的樹環都存在或被計算在內。”亞利桑那大學樹環研究實驗室的Ramzi Touchan補充稱,推斷樹木年輕時的生長速度可能會有問題,因為年輕的樹木可能競爭較少,它們的生長速度比晚年快。
Barichivich稱他的方法考慮了這種可能性。他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向期刊提交一篇論文。
與此同時,他表示,即使Alerce Milenario有可能成為紀錄保持者,也應該刺激智利政府更好地保護它。目前,遊客可以從公園裡的一個觀景台上爬下來,繞著樹走一圈,Barichivich稱這種行為會傷害到樹根並會壓實周圍的土壤。另外,由於氣候變得更加干燥,根部將更難吸收水分並給樹帶來壓力。“人們正在殺害它。它迫切需要我們的保護,”他說道。
負責監督智利國家公園的智利國家森林公司野生動物保護區部門的負責人Pablo Cunazza Mardones也認為這種樹非常脆弱。他指出,預算限制阻礙了保護工作,但他補充稱,該機構已經“成倍”地增加了對該樹的保護並將該地的護林員人數從1人增加到5人。
無論Alerce Milenario是否被接受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樹,這一發現突出了一些樹可以比它們的大多數同齡人活得更長。Bugmann表so:“有些物種做的事情我們認為應該是不可能的。(但)森林中仍存在著神秘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