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到賬不收利息,“消費貸”掏空歐美“00後”
TikTok 上,年輕人正在以一種更“快”的方式追趕時髦。拋開傳統線上支付的繁瑣流程,BNPL(Buy Now Pay Later,先買後付)服務只需點擊幾下屏幕就能完成購物,整個過程中甚至不需要付出一分錢。年輕的消費者們很難不為此心動。
對於沒有信用卡、現金流並不充裕,但又渴望“及時行樂”的年輕世代而言,BNPL 提供了一種更為靈活的支付方式。
隨著通過社交媒體的大肆傳播俘獲了Z 世代和千禧一代的芳心,BNPL 帶來的千億市場正在崛起。
根據World Pay《The Global Payments Report 2022》報告的數據,2021 年BNPL 佔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近3%(約1570 億美元),到2025 年BNPL 將佔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5%,預計超過5000 億美元。隨著越來越多的BNPL 公司融資數額、交易規模以及估值不斷提升,未來BNPL 的發展勢頭仍然強勁。
BNPL 是如何在短短幾年時間“捕獲”歐美00 後用戶心智的?又是如何在不經意間“掏空”這些年輕人的?
更重要的是,BNPL 是一個可持續的賽道嗎?
01
花錢要“快”
“香奈兒和珍珠,這就是留住姑娘們的訣竅。”TikTok 嘈雜的背景音樂中,年輕一代正熱衷於炫耀自己擁有的時裝、金錢、珠寶和名牌包包。
想變身時尚達人,卻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怎麼辦?
TikTok 上有不少關於BNPL 的推薦視頻| TikTok
TikToker 會告訴你“那就使用Buy Now,Pay Later 吧”,並聲稱即使你當下身無分文,BNPL 也能給你想要的一切;在YouTube,你也能看到一系列詳細介紹什麼是BNPL、怎麼使用BNPL 的長視頻。
“Buy Now,Pay Later”(BNPL),是一種新興的支付方式,該服務允許消費者先單、後付款,主要支持的是幾百到一兩千美元的小額支付。消費者通常可以選擇在幾週之內分3-4 期付清賬款,幾乎無需支付利息或是手續費。
千禧一代(1980 至1999 年出生)以及Z 世代(1995 至2009 年出生)是使用BNPL 服務的“主力軍”。
根據eMarketer 提供的數據,美國使用BNPL 服務的Z 世代比例從2019 年的10.9% 上漲至2021 年的36.8%,實現了超三倍的增長。預計在今年,Z 世代的使用比例將提升至44.1%,千禧一代的使用比例也有望達到37.2%。
各年齡段使用BNPL 服務的比例| eMarketer
BNPL 能吸引眾多年輕消費者的訣竅也很簡單,那就是夠快、夠簡便。
在海外,線上支付的流程較為複雜,每次下單後都要輸入銀行卡號、收件地址、聯繫方式等支付信息,無法忍受漫長支付過程而放棄購買的消費者有很多。
據Barclaycard Payment 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69% 的Z 世代消費者會放棄支付已經選購的商品,放棄原因中“付款流程過長”佔比29%,接近三分之一。
而使用BNPL 服務,消費者只需要在綁卡授信時填寫相關信息,之後每次下單時無需重複填寫支付信息,只需在支付頁面中勾選BNPL 支付。如果是在線下場景支付,也只需要打開BNPL App 進行掃碼即可。
除了在支付時帶來更“絲滑”的使用體驗,在“借貸”這件事兒上,BNPL 也為年輕的“精緻窮”們提供了一條更快的路徑。
申請一張信用卡至少要花費4-6 個工作日,而BNPL 服務從註冊、綁卡、授信到使用,只需要幾分鐘。
註冊完成後,BNPL 公司會根據用戶提供的身份ID 調用內部的風控數據系統或者當地的第三方徵信系統進行風險核查。
以BNPL 的頭部公司Afterpay 為例,其風控模型包含兩類,一類是風險模型,通過對用戶的還款行為進行模擬,預估用戶每月的還款概率,評估用戶信用情況;一類是反欺詐模型,通過對用戶身份檔案進行評分,再結合購買商品的類別、商品收穫地址等其他數據判斷是否需要組織交易或提交人工審查。
一般情況下,BNPL 公司的模型只需要幾秒鐘便能完成計算與評估。
BNPL 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快速的支付方式| PayPal
試想一下,當你網上沖浪時看到一雙價值200 美元的聯名款球鞋,正苦惱銀行卡餘額不足時看到了頁面中的BNPL 鏈接,點進去發現可以分四次免息付款,每次只要付50 美元,而申請使用該服務的等待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慾念燃起到完成購物,毫無阻力,一氣呵成。
此外,千禧一代和Z 時代對於信用卡的信任程度降低,也為BNPL 服務的崛起提供了可乘之機。
根據TD 銀行的客戶數據,有25% 的千禧一代沒有申請使用信用卡。
由於信用卡公司的收費標註、利息結算方式較為複雜,用戶在收到賬單時往往會發現應還金額超出自己的預期,長此以往難免對信用卡的還款機制產生質疑。
相比之下,在確認選擇BNPL 進行支付後,BNPL 的App 中會即時顯示還款期數、每期應還數額、還款日期限等內容,用戶在還款前就能確定自己需要支付的全部欠款。
02
不只是支付
通過聚焦傳統金融業務通常會忽視的年輕用戶群體,加之疫情促使電子商務大爆發,BNPL 市場迅速崛起。
據World Pay《The Global Payments Report 2022》顯示,歐洲市場的電商交易BNPL 佔比最高,達到了8%;北美BNPL 在電商交易中的佔比為4%,交易額高達562 億美元;而在澳大利亞目前有將近500 萬人使用BNPL 服務,即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是BNPL 用戶。
這三大地區先買後付市場的繁榮與本土金融科技公司率先展開BNPL 嘗試不無關係。
歐洲的Klarna、澳洲的Afterpay、北美的Affirm 是BNPL 領域的三大巨頭,因發展較早、業務模式成熟極大地帶動了當地BNPL 市場的繁榮。在Klarna 的家鄉瑞典,電商交易中先買後付佔比甚至高達25%。
但儘管幾家公司都主攻先買後付服務,其具體的業務模式仍有細微差別,部分頭部BNPL 公司業務模式如下所示:
極客公園製圖|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Investopedia、東方證券研究院
根據表格可以發現,雖然不同的公司業務模式略有不同,但總結起來,BNPL 服務基本不收取利息、分期手續費、管理費等等,還款期限也更為靈活。
通常情況下,如果用戶未能按期還款,BNPL 公司會先發送郵件提醒,之後再收取並不算高的滯納金,部分公司甚至無需繳納滯納金。
不同於信用卡業務以及傳統的小額消費貸款,BNPL 採取的無利息還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擺脫現有的監管框架,採取更為靈活的經營方案。
受2008 年次貸危機影響,美國於2009 年頒布了《信用卡法案》,對信用卡的發卡機制加以約束,並要求不得向未滿21 周歲的消費者發放信用卡。但由於獨特的業務模式,BNPL 並未受到該法案的限制,甚至其主力用戶就是沒有信用卡的年輕人。
在英國,根據《金融服務與市場法》相關規定,短期無息信貸有一定的監管豁免權;在澳大利亞,不涉及利息費用的BNPL 同樣可以規避相關法規的監管。
無息的業務模式,也決定了BNPL 盈利模式與其他借貸業務的不同。
信用卡服務的收入來源以向用戶收取的手續費、利息為主,與商家合作推出優惠活動時收取的服務費為輔;傳統的小額消費貸款與商家合作的能力較弱,收入幾乎全部依仗向用戶收取高額利息;而因為大部分BNPL 服務採取的是無息還款,且不額外收取管理費與滯納金,所以向合作商戶收取佣金、交易手續費是BNPL 的最主要收入來源。
據Afterpay 財報披露,商戶帶來的資金收入佔總收入的76%,其餘為滯納金收入,因此我們不難想像在不收取滯納金的BNPL 公司業務中,商戶佣金收入的佔比將會更高。
極客公園製圖
一個很自然的疑問是:為什麼商家願意為BNPL 付錢?
答案其實很簡單,還是上文提到的“夠快,夠簡便”。
BNPL 減少支付摩擦、減輕消費者心理負擔帶來的一個很直接的影響就是,商品的銷量提升了。
Global Payments 的一項報告顯示,BNPL 可以為商家帶去20%-30% 的交易轉化率,並提高客單價。BNPL 三巨頭都曾披露過,支持BNPL 服務的商家客單價平均增長了60% 以上,單個客戶的客單價甚至能增長200%。
在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Affirm 的聯合創始人Max Levchin 更是直言“我們的業務是為商家帶來新客戶,增加他們的購物車規模,增加他們在銷售點的轉化率。”隨著BNPL 獲得年輕人群的青睞,ZARA、Nike、Burberry、Dyson 等一眾大牌都已支持BNPL 支付。
Klarna 的App 界面| Klarna
一邊增強消費者購買力,一邊為商戶引流創收,是BNPL 的生存之道。
在Klarna、Afterpay 等BNPL 服務的App 裡,聚合了入駐商家的網站鏈接、促銷信息以及消費者的測評,多彩的界面設計、精美直觀的商品圖片無不勾引起消費者的購物慾望。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流量,BNPL 公司們在廣告營銷上也下足了功夫,社交媒體中經常能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
今年5 月,福布斯針對2000 名美國成年人進行了一項有關BNPL 的調查,其中有43% 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曾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 等社交媒體中看到過BNPL 的相關廣告。
如此看來,BNPL 並非只是支付工具那麼簡單,成為新一代的流量入口也許才是其終極目標。
03
仍然是債務
但不管BNPL 是如何營銷的,不管它的還款期限如何的靈活,債務仍舊是債務,它不會憑空消失。
澳媒曾報導過一名向財務諮詢尋求幫助的年輕人,他背負著BNPL 的多重負債,共計8000 美元,在現實世界中他也需要依靠每兩週522 美元的青年津貼維持生活。
在自己的財務狀況徹底崩塌之前,他甚至沒有意識到BNPL 仍舊是一項需要背負的債務。
其實,很多人一樣也沒意識到。
今年年初,Creditspring 在英國進行了一項調查,在所有受訪者中竟然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不認為BNPL 是一項借款形式,43% 的人不知道有些公司的BNPL 服務會收取滯納金,超過一半(53%)的人沒有意識到BNPL 的債務也有堆積的風險。
BNPL 的快速增長主要是由年輕消費者推動的,但年輕人未必能承擔起負債的後果。
Walnut Unlimited 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英國,有52%-53% 的年輕消費者由於生活成本不斷上升,他們對於支付目前的BNPL“不太有信心”。
情況不容樂觀。
使用BNPL 進行“無痛”消費確實能給人帶來即時滿足的快樂,但是立即得到商品的同時,人們也會立即獲得債務。而一旦年輕人的消費能力被過度透支,誰能來為此兜底呢?
由於BNPL 公司通常會先將商品全額付清,因此後續的欺詐和拒付風險將全部由BNPL 公司承擔,這十分考驗公司抵禦壞賬(企業未收回應收賬款)的能力。
考慮這個問題時,壞賬率和毛利率是需要衡量的兩個重要指標。
如果一家BNPL 公司的毛利率足夠高、壞賬率足夠低,那麼公司就有能力渡過危機,起碼生存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
但目前看來,實際情況可能與理想狀況正相反。
許多BNPL 公司都聲稱自己的壞賬率控制在極低的水平,甚至只有百分之一點幾,但是一本詳細研究Afterpay 的書中數據表明,其1% 的壞賬率算法與傳統口徑並不一致,如果按照傳統口徑計算其壞賬率可能會達到15% 左右,並不算低。
BNPL 公司的毛利率也並不算高。
據Redburn 去年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家BNPL 公司平均向商家收取4% 左右的佣金、手續費,扣除掉信用卡網絡費(0.6%)、平均資金成本(0.5%)、支付通道費(1.3%)、虛擬卡發卡費(0.1%)和平均壞賬率(1.2%)後,毛利僅有0.3% 左右。
在毛利率較低的情況下,BNPL 則需要依賴放款規模形成的規模效應來抵禦壞賬風險,如果放款規模不能覆蓋壞賬成本,就容易引發資金鍊斷裂。
年輕人欠債,個人的命運可能就此改寫;BNPL 無力抵抗壞賬而大規模破產的話,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都將受到重創,影響的也許是更多人的前途與命運。
監管不會坐視不理。
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包括英國、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均已開始關注BNPL 服務。
英國的金融監管機構已經禁止了Klarna 的部分廣告,並表示正在研究《消費者信貸法》準備通過完善監管措施對這一快速發展的行業進行限制。
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也因為近六分之一的澳洲用戶使用BNPL 後發生了透支、以貸養貸等問題而決定加強對BNPL 服務的干預。
去年12 月,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也對頭部的五家BNPL 公司,包括Klaena、Affirm、Afterpay、PayPal、Zip 展開了調查,並表達了對於債務累積、監管套利以及數據收集等問題的擔憂。
在政策將逐漸收緊的情況下,BNPL 公司將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業務的定位以及應當做出哪些調整,野蠻生長的時期已經過去,但對於其長期發展而言,也許並非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