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建立仿真模型以研究大質量恆星在塑造周圍環境中發揮的作用
一個星系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恆星的質量超過十個太陽質量。儘管它們非常罕見,但大質量恆星被認為在塑造其周圍環境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並最終決定了它們所在的星團或星系的演變。
大質量恆星的模擬被用於天體物理學的許多領域,從預測引力波事件率到研究恆星形成和星團演變。然而它們的稀少和短暫的生命以及它們更極端的特性意味著大質量恆星的演變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由於以下事實而變得更加複雜:從計算資源的角度來看,對恆星生命進行準確的三維建模是非常昂貴的。
因此,恆星演化是用一維(1D)代碼建模的,即僅以半徑或質量作為空間坐標。三維(3D)過程如旋轉和混合是用一維類似物來近似計算的,這對大多數恆星來說一般都有良好的結果。
然而在大質量恆星的包絡層中(及在演化後期的低質量恆星中),使用這些1D類似物會導致恆星演化代碼的數值挑戰。計算的時間步數變得非常小(天數),一維代碼難以計算恆星的進一步演化。
當研究人員試圖使用多維模型找到解決方案時,一維恆星演化代碼採用了不同的實用方法以推動恆星的演化超越這些數值挑戰。這些方法加上大質量恆星演化過程中的其他不確定參數,可以大大改變大質量恆星模型的預測結果。為了了解它們的預測會有多大的不同,研究人員檢查了來自五個不同數據集的大質量恆星模型,每個模型都是用不同的一維代碼計算的。
結果他們發現,這些預測的某些方面對不同代碼採用的建模假設極為敏感。如在圖2中,不同的大質量恆星模型集在對所形成的黑洞質量的預測中顯示出約20個太陽質量的差異。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恆星模型的徑向演化有巨大的差異,因此它們產生的電離輻射也有巨大差異。這些差異則會直接影響到雙星演化和恆星環境的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