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新·奧特曼》後,日本網友誇起了《三體》
最近幾天,《新·奧特曼》在日本上映,引發了社交媒體上的一陣轟動。這不難理解,作為日本特攝界幾乎沒有之一的最火IP,又有極具紀念意義的致敬初代橋段,無論是從昭和奧特七兄弟(喬尼亞斯已開除)走來的老觀眾,還是新生代從塞羅、澤塔時代成長的小觀眾,《新·奧特曼》都具有獨特的觀看價值以及討論熱度——更別提,它還是由庵野秀明參與製作的。
但你可能沒有想到,現在的日推上,觀眾們對《新·奧特曼》最熱的討論,並不是在聊本作和多年前“奧特曼”系列初代的聯繫,也沒在聊關於“新特攝宇宙”的展開,甚至他們都很少提到庵野秀明的名字。
那看完《新·奧特曼》後,他們在聊什麼呢?
“三體”。
沒錯,就是我國科幻作家劉慈欣世界範圍內最著名的科幻作品,描繪人類與外星文明“三體”接觸後一系列故事的“三體”。
看完《新·奧特曼》的日本網友普遍認為,《新·奧特曼》實在太有“三體”的即視感了。
有些日本網友認為,《新·奧特曼》將視線回歸到古早的“人類與奧特曼的關係”,並用“三體”系列經典的“黑暗森林理論”進行了解讀。
有些網友則因為是“三體”系列的讀者,在社交媒體的呼聲中,才計劃去看《新·奧特曼》。甚至還在社交媒體很光棍地表示“奧特曼無所謂”,我就是想看“影視化的’三體’”,可謂是“被文化輸出”的模範人物了。
就連在日本大受好評的“三體”系列譯者大森望,都在看完《新·奧特曼》後發表觀點“原來看完電影聯想到’三體’的人不止我一個”,表示“這下放心了”。
關於《新·奧特曼》,雖然在類似百度“奧特曼吧”這樣的愛好者聚集地,已經有了不少老哥的詳細文字劇情解析,但畢竟《新·奧特曼》還沒在國內上映,所以就不過多贅述其劇情了,讓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聊聊“三體”為什麼會在日本這麼火。
事實上,“三體”系列小說在日本火起來,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圖源:豆瓣@未來事物管理局
2019年7月,“三體”系列小說第一部正式在日本發售,出版社早川書房為穩妥起見,初印時只印了1萬本。但早川書房的編輯們很快就發現,自己不僅低估了日本科幻迷對“三體”的期待,也低估了“三體”曾在中國本土創造過的“出圈”輝煌。
1萬本當天就賣光了。
圖源:知乎@果凍喵喵
於是,“三體”系列第一部《三體》在日本經歷了多次重印,不僅一周之內加印10次,總量達8萬冊以上,還引發讀者買到出版社提前流出市場,連印製日期都還沒到的“超時空買書”趣事。
最終,進入日本市場的《三體》,在首月內就賣出了原先預計一年的10萬冊以上銷量,而一些知名創作者的“安利”,更是讓“三體”系列擁有了跨界的影響力。
比如,咱們最熟悉的日本明星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先生,不僅在日文版發售前就關注了“三體”,還在Twitter發文向粉絲介紹劉慈欣“劉慈欣和我是同齡人”。
小島秀夫與劉慈欣都是1963年生人
知名動畫製作人新海誠也在看完第一部後發推,表示“’三體’實在太好看了!希望第二部早點登場”,就像一個普通的書迷一樣,開始線上“催更”。
當然,除了那些我們熟識的名字,“三體”日本版的推薦海報上,也隨著銷量出現著越來越多的名字,像是日本評論家佐佐木敦,知名推理小說家北原尚彥以及人氣科幻小說家小川一水。
這種各行各業達人聯袂推薦的狀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三體”系列在國內的超高人氣——類似於馬化騰、周鴻禕和雷軍等一水兒企業家的主動推薦。
隨著五花八門的行業名人“背書”,“三體”系列在日本的銷量自然水漲船高。根據後續的統計,“三體”系列每次推出,都會在日本社交媒體引起反響,登上書店的暢銷榜。
但和我們這裡商場精英的“財富密碼”地位不同,在日本非科幻迷網友的眼中,“三體”系列似乎有些不一樣的味道。
比如說,前中期貫穿整個故事的史強加羅輯搭檔,在日本網友眼中可能是一對讓腐女流鼻血的弱氣學者加霸道警司。
為了將搞CP貫徹到底,日本網友甚至還將程心和艾AA硬生生拉成一對,從開局就不存在的“史X羅”,又將原著中同樣不存在的“程X艾”給整了出來,直接“百合不開,則腦補其開”。
除了熱衷給完全沒有戀愛關係不沾邊的角色“拉郎”,將他們或她們配成一對,日本網友還從“三體”小說裡秦始皇的“秦一號”虛擬大型計算機,聯想到了手游FGO裡機械飛升,算力無窮的秦始皇。
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有從大劉這本硬科幻裡看“跑偏”的,自然也有愛上“三體”系列的正統日本科幻迷。
我們知道,一款作品從本國語言翻譯到他國語言的過程中,有個很重要的步驟叫“本地化”。而日文版能夠擁有極高翻譯質量,負責本地化工作的大森望,自然功不可沒。
在日版故事的序言中,大森望直接將“三體”系列故事,隱隱抬高到和卡爾·薩根的《接觸》、阿瑟·卡拉克的《童年的終結》以及小松左京的《無盡長河的盡頭》地位相同的作品,給予了“三體”系列故事極高的評價“現代科幻小說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冊”。
比起名氣更大的《日本沉沒》,小松左京更具SF風味的經典之作
日本網友則是一邊沉浸在葉文潔的故事中,一邊誇讚著大森望地道的翻譯,例如他將“浸泡”翻譯為“再水化”,使得日本網友能夠更加順暢地理解三體人生存方式的細節。
而為了更好地了解“三體”在中國科幻界的地位,也帶來更地道的翻譯,大森望甚至專門註冊了微博賬號和中國網友互動,受到國內科幻愛好者的隆重歡迎。
圖源:新浪微博@大森望
在《三體2:黑暗森林》在日本推出後,他特意在一次日本科幻界內部的交流會上,分享了他在微博的見聞“我沒有想到,中國有那麼多狂熱的科幻迷,他們一直在給我介紹’三體’的有趣之處,真的非常感謝”。
圖源:B站@沐雨橙飯
日本的“三體”翻譯者乃至於科幻迷讀者們,顯然都很熱愛“三體”。不說“智子”在故事中曾經以大和撫子和日本女忍者的身份登場,僅“三體”故事中對於東方社會道德觀念的探索,和我們一樣被傳統東方價值觀熏陶的日本,顯然比起歐美,要理解得更為輕鬆。
於是,有讀者在日本亞馬遜給“三體”寫了一封別緻的情書——“我希望我自己沒有讀過’三體’系列故事,這樣就可以再讀一遍”。
在2020年傳出新聞,“三體”將由Netflix翻拍為電視劇時,不少日本網友還產生過和我們相同的疑問:“’三體’的故事有著濃重的中國色彩,你網飛來拍,能拍好嗎?”
這種擔心的源頭,依然是對作品本身質量的認可。劉慈欣曾經說過“三體”系列想要表達的,是一種全人類失去家園的哀傷,這種人類一同抵禦外敵的故事,其實並沒有民族和地域的區別。
也許,這也是為什麼諸多日本網友在看完國民級IP《新·奧特曼》後,會聯想到“三體”系列小說,並稱讚本作的原因。
正是因為“三體”作為優秀科幻小說,帶有的這種特質,人們才能不分地域地去理解故事內核,中日網友也才有機會站在一起,罕見地分享彼此對於一部中國小說的看法。
圖源:B站@錐子臉萬
在某些觀點上,中日網友其實有著高度的一致性。比如,不少人都挺膈應“程聖母”,但在歐美的讀者圈,“程聖母”反而經常是人氣最高的那個。
而除了史強、羅輯和章北海這幾個主要角色,重要配角中的托馬斯·維德,一位冷酷的“失敗者”,在兩邊讀者中都有著極高的人氣。
圖源:虎撲@椰子船長
又比如說,由於某種相同的“審醜”,中日網友曾用不同的語言,表達過相同的觀點——Diss韓國初版《三體》的封面。
我們不妨期待,在未來網飛版“三體”推出後,中日網友們又會怎樣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