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有情感嗎?最新研究:亞洲大象可能會哀悼死亡同胞
2018年9月,在印度圖姆庫爾市(Tumku)附近,村民們錄下了一頭被圍困的亞洲象(Elephas maximus)試圖輕推死去幼象的屍體的視頻。母像的耳朵在痛苦中顫抖,在超過24個小時的時間裡,她用鼻子和腳不斷地推著這具沒有生命的屍體。最後,12只成年象聚集在死去的小象周圍,彷彿在安慰這位母親。
在馬來西亞,一頭三個月大的亞洲象試圖喚醒它死去的母親
在南亞茂密的叢林中,亞洲大像這種看上去像是哀悼的表現極難發現——更不用說研究。但現在,由於有了社交網站YouTube上的幾十個視頻,科學家們終於獲得了他們需要的數據,來分析這些難以捉摸的厚皮動物的悲傷表現。通過對視頻的研究,他們發現了一些驚喜。
保護生物學家Sanjeeta Sharma Pokharel在印度從事了4年的野外工作,但只觀察到一次一頭亞洲大像對另一頭大象死亡做出的反應。即便是她的那些在叢林中花了幾十年時間研究亞洲象的同事,也只見過為數不多的幾次這種“死亡行為”。因此Pokharel和她在印度科學院生態科學中心的團隊轉而向YouTube求助。
研究人員在網站上輸入了“亞洲象死亡”和“大像對死亡的反應”等搜索詞。最終,他們收集了39段視頻,捕捉了2010年至2021年期間24例亞洲象的“死亡行為”。
這些視頻記錄了幾個引人入勝的場景,研究小組在5月18日的《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上發表的論文中寫道:這些場景包括大像用鼻子拍著一個已故的家庭成員,或試圖用腳踢死者把它喚醒,並像守夜者一樣聚集在死者遺體附近。
一些視頻還捕捉到了大像從未被詳細描述過的罕見行為。在一些視頻片段中,成年大像用鼻子輕拍它們仍然活著的朋友的頭;在另一個片段中,一頭小象依偎在奄奄一息的母親身邊,她陷入了粘稠的泥漿中。有五個視頻顯示,成年母像用鼻子捲起死去的幼象,帶著它們穿過森林,時間長達幾天甚至幾週。
研究視頻中,大像用鼻子捲起死去的小象,穿過叢林
“像這樣的在線(視頻)為觀察大象的罕見行為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切斯特大學動物心理學研究員林賽·默里(Lindsay Murray)說,她沒有參與這項工作。默里在切斯特動物園研究死亡如何影響倖存亞洲象的性格,在疫情期間,她利用動物園的網絡攝像頭和在線視頻遠程研究動物的行為。
如今,這種研究方式被一些科學家們稱為iEcology,即利用眾源視頻和檔案來了解更多的動物行為和生態學知識,這也成為了一種新的研究潮流。例如,研究人員利用YouTube視頻研究了城市松鼠和森林松鼠的行為差異,以及無人機如何干擾信天翁和火烈鳥等野生動物但行為。
亞洲大像這些最新被記錄的行為——包括攜帶死去的幼體——在非洲象、黑猩猩、長頸鹿和海豚中都曾被觀察到。但科學家們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行為是否代表了人類的悲傷或哀悼。
在人類對於死亡的理解中,死亡通常包含了“不可避免性”(所有生命形式都會死)、“非功能性”(死去的生命無法感知或感覺)、“不可逆性”(死去的生物無法復活)和“因果關係”(生物功能的停止)等因素。近年來,比較死亡學的研究挑戰了“只有人類才了解死亡”的流行觀點,暗示不同動物類群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死亡意識。
據這篇最新發表的論文介紹,非人類動物在面對同種動物死亡時會表現出明顯不同的反應。最常見的反應是直接反應,如觸摸、嗅探、拖拽或搬運屍體;在哺乳動物中,這種情況可以持續幾分鐘、幾週甚至幾個月。一些“次級”反應也有記錄,例如守衛、警戒、圍聚、發出各種聲音、對屍體或旁觀者的迴避和攻擊。
一些哺乳動物物種,例如長鼻目動物,生活在復雜的社會關係中,親屬之間有很強的社會聯繫,擁有更高的認知能力,可能會對死去的同類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在此前對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的幾項研究表明,非洲大像對死去的同種動物有強烈的興趣,它們會反復回訪或觸摸死者,對死去的同胞比異種動物表現出更強的好奇心。
研究者們記錄的大象面對同胞死亡時的行為圖例
目前在史密森尼保護生物學研究所工作的Pokharel相信,這種哀悼情感在動物中的存在是可能的。她說:“作為一個人,當我看到大象的這種反應時,我認為它與哀傷的情感產生了聯繫,”她說,“但作為科學家,我們需要證明這一點。”
保護生物學家、斯里蘭卡Udawalawe大象研究項目主任謝明·德·席爾瓦(Shermin de Silva)對此深信不疑。“這樣的行為很難不稱之為悲傷,”德席爾瓦說,他沒有參與這項新工作。“這樣的研究有助於彌合人類和其他物種之間的情感鴻溝。”德席爾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