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研發出最簡單薄膜照明設備成本低且易製造
據報導,一種低成本、可回收且易於製造的照明技術可以用發光電化學電池(LEC)來製造。這種電池是薄膜電子和離子器件,在施加低電壓後產生光。近日,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和意大利都靈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使用廣泛的數據分析,從發出藍光和白光的銅絡合物中製造出一流的LEC。
這種LEC是迄今為止最簡單和最便宜的薄膜照明設備,它們由單個活動層組成。它們可以被用作電致發光墨水和貼紙。
電致發光效應於1905年首次得到證實。當時,兩位科學家在各種礦物和金屬中檢測到在施加電壓下存在光,並能夠將強度與電壓和發熱相關聯。他們的原型被認為是第一批LED。
“然而,這種效應的技術應用直到後來才成為可能,而眾所周知的發光二極管或LED是一種半導體器件,當施加電壓時就會發光,而我們正在研究的發光電化學電池或LECs遵循不同的原理。”慕尼黑工業大學生物基因功能材料教授Rubén D. Costa解釋道。
據悉,TUM施特勞賓生物技術與可持續發展校區的Ruben D. Costa教授和都靈大學的Claudia Barolo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現已開發出第一種在所謂的有源層中開發LEC發射器的方法。這些LEC基於銅(l)配合物,可產生出色的藍光和白光。
研究人員表示,“開發能夠發射白光和藍光的廉價設備是非常需要的,並且具有許多好處。然而,以前缺乏藍色發射器阻礙了從實驗室到實際市場的過渡。因此,創建藍色發射器是一個普遍的問題。薄膜照明的里程碑。一旦藍色設備出現,我們將能夠相對容易地製造白光設備。”
該研究小組現在成功研製出的正是藍色發射器。他們成功地使用數據科學工具建立了X射線結構與銅(l)配合物二胺和二膦配體的電子特徵之間的統計關係。同時,他們研究了結構和電子參數及其相互關係,以確定器件的發射顏色、效率和發光度。
經過對各種已知方法的大量數據評估,出現了一種新的藍色LEC設計,與具有傳統發射器的設備相比,它提供了出色的性能。
都靈大學的Claudia Barolo教授說,“有了新的高性能藍色LEC,就可以實現具有高質量白光和90顯色指數的銅(l)基單層白色LEC。”顯色指數表示在給定光源下被照明物體的自然顏色顯示情況,最大值為100,因此值為90已經很好了。
這項工作為簡化薄膜照明中發射體和有源層的設計指明了一條新途徑。Costa教授說,“我們相信,我們的分析模型是向先進的機器學習方法以及其他活性化合物的精細設計邁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