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減配門”始末:車主刷禮物維權汽車大V空前團結
近期,保時捷深陷“減配門”,國內車評人更是空前團結,一致聯手炮轟保時捷。事情的起因,是部分保時捷車主在提車時被告知:“暫時缺少電動轉向柱,將先以手動轉向柱替代,後期免費補裝”。結果,保時捷並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上月末保時捷發布文件,以缺少芯片為由,取消了此前承諾後期補裝計劃,僅以2300元代金券作為補償。
多位車主表示,他們在諮詢之後發現,如果自己在售後更換電動轉向柱,成本在3萬元左右。
顯然,對這樣的處理辦法讓消費者無法接受。
保時捷被指“雙標”
直播間車主刷禮物霸屏維權
回應被指毫無誠意
除了不守承諾、補償措施太過潦草之外,更讓中國消費者不滿的是,保時捷玩起了“雙標”。
由於疫情,保時捷從去年開始取消了部分Macan、Panamera等車型的電動轉向柱。
有車主發現,同樣是缺少芯片,保時捷為北美市場配備了電子轉向柱,後期芯片到位後,當地消費者只需加裝芯片即可正常使用。而且,保時捷提前給車主發送了郵件通知,給予500美元的賠償,無任何限制使用的條件。
針對中國消費者的補償,僅是只能用於售後的2300元代金券,並表示無法提供電動轉向柱的加裝服務。
4月27日晚,“全新保時捷Taycan Cross Turismo ”新車發布會的直播間裡,湧入大批維權車主。
直播開始不久,大量車主發維權評論,於是保時捷關閉了評論功能。
不過,豪車的客戶們“財智過人”。
車主紛紛將網名改為“金牛保時捷還我電動轉向柱”、“寶時捷涉嫌銷售欺詐”、“保時劫要不還你2300飛舞卷”……通過刷禮物的方式接力霸屏,場面豪橫至極。
經過多日輿論發酵,4月30日,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發布致車主的一封信,就“電動轉向柱改為手動調節轉向柱”一事作出說明。
保時捷表示,因芯片短缺導致斷貨,雖然進行諸多努力協調工作,但仍無法預估電動調節功能相關芯片到貨時間。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末,保時捷總部決定取消帶電動調節功能轉向柱的恢復更換計劃。
同時,保時捷還指出將會和每一位受影響客戶溝通,以推進該事件的解決,希望徵得客戶的理解。
不過,保時捷的回應未能讓消費者接受。
對此,有網友稱,毫無誠意;也有網友指出,“這文章全篇都在哭慘?你收選裝費的時候怎麼不哭呢”。
5月11日,保時捷中國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超跑照片,並配文“不失經典”。
有網友對此評論“不失經典失什麼?失電動轉向柱嗎?”,也有網友調侃稱,“這個是手動轉向嗎?”。
更是有網友將自己的網名改成了“保時捷還我轉向柱”,並留下評論“經典處就在於沒有電動轉向柱”。
從今年4月初開始,陸續有車主稱自己在簽訂免費補裝電動轉向柱協議後又被告知取消該措施,之後大家開始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平台等渠道開始進行維權。
在黑貓投訴平台,近30天內,對保時捷的投訴量已達151起,投訴內容均為保時捷取消電子轉向柱。
但這些投訴似乎都沒什麼進展,“已回复”和“已完成”均顯示為0。
由此可見,消費者的維權之路並不順利。
汽車自媒體空前團結
有網友質疑其目的不純
5月10日,汽車博主“蔡老闆”在社交平台上發布視頻,呼籲全網車評人一起關注保時捷的“電動轉向柱”問題。
蔡老闆稱自己近期持續在關注保時捷“減配”事件,無助、孤獨、焦慮且憤怒,但關注此事並非為了流量,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堅持,通過輿論的壓力、消費者的譴責,讓這些區別對待中國消費的品牌作出改變。
蔡老闆在視頻中向“猴哥說車”、“陳震”、“韓路”、“小剛學長”等十餘位車評人和汽車行業從業者發出請求,呼籲他們聯合為車主發聲。
蔡老闆發布呼籲視頻後,“猴哥說車”、“小剛”、“陳震””等多位大V相繼出面外點評,聲援蔡老闆。
5月11日晚,猴哥說車在直播間連線蔡老闆、八戒說車、阿飛說車等眾多車圈大V和維權車主、專業律師對該事件進行分析。
一直以來,一些車評人之間時常會發生點小摩擦,互相懟一波。為什麼這次這些空前團結?
蔡老闆在視頻中曾多次聲明其做法“不是為了流量”,但該條視頻還是成功引起全網關注。
隨著越來越多的車評人圍繞該事件發聲,有網友對此產生了質疑。本應針對保時捷“減配”問題的維權事件,成了各路網紅爭奪流量的舞台。
有網友發現,蔡老闆曾在“保時捷減配”相關視頻中“帶貨”過一款玻璃水。頁面顯示,蔡老闆“帶貨”的這款汽車玻璃水,累計已售出5.2萬單。
因此,有網友認為,部分打著“為維權車主發聲”旗號的“車評人”,其目的並不單純。
還有短視頻博主稱:“但凡是聊車的,有一個算一個,誰敢說自己發視頻不是為了掙錢?”。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保時捷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由保時捷總部和保時捷中國組成的特別工作組,與相關供應商也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對未來的配件供應和生產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經過努力,我們在此功能的恢復可能性上取得了一定進展。我們會在未來幾天內給予客戶和公眾一個明確的答复。”
據中國網報導,近日有部分保時捷車主已經解決了車輛問題,車主反饋稱,保時捷方面已經按車主要求,為其辦理了退車服務。
另據證券日報報導,5月16日,有接近保時捷人士透露,保時捷一定會推出新的、更具誠意的賠償方案。但“未經官方許可還無法透露,預計很快會給出個明確答复。”
如此看來,此次保時捷“減配”風波或許會在幾日內得以解決。
人民網發聲:“糊弄了事,沒有恥感”
5月16日,人民網網絡評論部官方微博“人民網評”發文稱保時捷的處理方式“糊弄了事,沒有恥感”。
評論指出,既然保時捷打著後續將免費為車主升級“電動轉向柱”旗號攬客,那就應該將承諾兌現,不能動輒自說自話地說取消就取消。這不僅僅是缺少誠信的問題,更涉嫌虛假宣傳。
而面對不斷增加的消費者投訴,保時捷僅在道歉聲明中表明,賠償供下次使用的千元代金券。評論指出,這根本就是糊弄了事,完全沒有一點恥感。
最重要的戰略市場卻沒得到尊重
消費者在意的是自身消費的感受。
疫情之下,芯片短缺,造車供應鏈保障不足是事實,“減配”“先減後補”也並不鮮見,相信絕大部分消費者理解供應鏈不穩定所引發的問題。
但目前其他車企均未出現類似保時捷“減配門”的情況。
據了解,小鵬、理想也曾發佈公告稱,由於芯片問題對車載雷達進行減配,並向消費者提供選擇方案。
其中,小鵬汽車推出兩種交付方案,方案A為等待提車,不要權益,按順序進行交付;方案B為選擇軟件權益,簽訂補充協議,按順序進行交付,分批補裝雷達。
寶馬曾因芯片短缺問題,取消部分車型的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手機無線充電及WiFi熱點功能,並下調車型價格。
奧迪也曾因同樣的問題,後期補發遙控鑰匙……
像保時捷這樣自毀契約,然後甩鍋給疫情的行為讓消費者如何接受?
據統計,保時捷年在中國市場共交付了95671輛新車,佔據全球總銷量的32%左右,換而言之每賣出十輛保時捷,當中就有三名車主來自中國。
今年3月,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副主席麥思格曾公開表示:“中國是我們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不僅是因為其亮眼的銷售數據,更重要的它在數字化和創新方面的卓越表現和廣闊空間。”
現在看來,保時捷如今的做法似乎打了麥思格的臉。
作為將中國視為最重要戰略市場之一的汽車品牌,不僅應該有契約精神,還應當更尊重中國市場。
但保時捷在處理此次事件時,至今還未給出一個讓中國消費者滿意的解決方案。
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和信任度一旦下降,企業只會自毀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