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汽車產業大坍縮2022年4月新車銷量同比下跌79%
根據歐洲商業協會(AEB)公佈的數據,4月,俄羅斯新車銷量同比下跌79%至32706輛,這是AEB自2006年統計俄羅斯新車銷量數據以來最大的同比跌幅。俄羅斯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售汽車29.4萬輛,同比下降43%。
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大學的一份報告顯示,俄羅斯汽車生產嚴重依賴進口,該行業超過一半的附加值均來自國外,再加上為提高效率而採用的零庫存管理模式,西方各國的製裁影響很快就在俄羅斯汽車行業顯現。
此次俄烏衝突對俄羅斯車市的影響,已超越了疫情封控措施所帶來的影響。俄羅斯汽車產業何去何從?
外資紛紛撤退
對於近兩月來俄羅斯汽車銷量的暴跌,AEB解釋稱,這主要因為俄烏衝突升級後,西方各國對俄羅斯的製裁致使很多車企暫停了在俄羅斯的運營,這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汽車產量。
在俄烏衝突開始後,大部分外資企業聞風紛紛逃離俄羅斯。據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統計,在進入俄羅斯的281家《財富》500強企業中,近七成企業已經收縮規模或退出俄羅斯市場。主流跨國車企如大眾、本田、福特、寶馬、奔馳、通用、沃爾沃等均宣布暫停向俄羅斯出口汽車,不少在俄羅斯本土設有工廠的車企甚至宣布了停產消息。
俄羅斯汽車工業相對薄弱,大部分汽車市場份額早已被外資品牌瓜分。雷諾(包括雷諾控股的拉達)在俄羅斯的市佔率近30%,排在榜首;其次便是韓系車,起亞和現代長期霸占俄羅斯汽車銷量榜的第二、三位。正因為如此,外資企業的集體行動對俄羅斯車市影響很大。
除了產量損失外,俄羅斯汽車供應鏈還隱藏著更大的危機。
俄羅斯汽車供應鏈依賴進口,上海北斗會展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俄羅斯大約僅有35%~37%的汽車配件為本土化生產,進口汽車零配件的市佔率則是高達63%~65%。以2019年為例,俄羅斯汽車零配件主要進口國為德國、日本和中國。
在俄烏衝突升級後,不少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均宣布暫停向俄羅斯市場交付,包括博世、採埃孚、海拉等。此外,有些零部件供應商開始將產線外移,芬蘭輪胎製造商Nokian表示,已將關鍵生產線從俄羅斯轉移到芬蘭和美國。
“俄羅斯的汽車零部件面臨很大的困難。俄羅斯的乘用車仍有70%~80%的零部件依賴進口。俄羅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庫存也僅能維持3~4週的生產。”俄羅斯汽車行業分析師Sergey Burgazliev對記者表示。
目前,不少車企已經因汽車零部件耗盡而不得不暫停俄羅斯工廠的生產,包括Stellantis集團、豐田、雷諾、日產、現代等。
外資車企銷量跌幅明顯高於俄羅斯本土車企。今年4月,排名前四的拉達(雷諾控股)、起亞、現代、雷諾銷量同比分別下滑77.4%、75.9%、73.2%、84%,而排在第五、六位的俄羅斯本土車企GAZ和UAZ,同比跌幅分別為61.5%、36.4%。
從今年3月開始,多家芯片設計、製造巨頭紛紛宣布對俄羅斯半導體的製裁措施,蘋果、三星、英特爾、AMD相繼停止在俄羅斯的銷售業務,全球最大的芯片廠商之一高通也停止向俄羅斯提供芯片,ARM則是停止向俄羅斯客戶和合作夥伴提供產品和支持。
一直以來,俄羅斯半導體行業都缺乏自主供給的能力。“歐美掌握了芯片的核心,對俄羅斯芯片的製裁可能對汽車芯片供給造成很大影響。”俄羅斯汽車市場某自主車企管理層人士向記者表示。
有俄羅斯業內人士稱,俄羅斯將出現芯片嚴重短缺的危機。俄羅斯芯片廠商若選擇更換處理器架構,預計至少需要2到3年時間,並且需要高達10億盧布的研發支出。
坍塌的市場恐難以復原
零部件幾近“斷供”、外資車企退出市場、消費疲軟,俄羅斯車市今年或出現近三十年來最大跌幅。此前,據俄羅斯最大經銷商預測,今年俄羅斯汽車市場需求將下跌一半,與西班牙的新車銷量水平差不多,而西班牙的人口僅是俄羅斯的三分之一。
2021年,俄羅斯新車銷量同比上漲4.3%至166.7萬輛,這意味著今年俄羅斯汽車銷量或跌破84萬輛,而自21世紀以來,俄羅斯每年新車銷量均超100萬輛。
在俄羅斯汽車市場,產銷量的波動與經濟和匯率密切相關。記者統計相關數據發現,俄羅斯車市的走勢和其GDP走勢幾乎一致。
俄羅斯車市第一波銷量巔峰出現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俄羅斯汽車銷量在2009年幾乎腰斬,隨後車市又慢慢復甦。四年後的2012年,出現了俄羅斯車市的第二波銷量巔峰,當年的銷量創造了歷史新高,為294萬輛,2013年銷量雖然出現了小幅下滑,但仍維持在290萬輛以上。那時候的俄羅斯車市位列歐洲第二,僅次於德國。
然而,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發生後,西方各國開始陸續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根據CEIC數據,在“克里米亞事件”發生的前後兩年,俄羅斯汽車銷量幾乎每月都呈現同比負增長的態勢。
自此之後,俄羅斯車市再也沒復原。2015年~2021年,俄羅斯汽車銷量在140萬~180萬輛區間徘徊,僅剩歷史巔峰時期的五六成。
自“克里米亞事件”發生以後,俄羅斯經濟也一直未恢復到之前的水平。俄羅斯人均GDP在2013年創下歷史新高,近1.6萬美元。2016年,該數值僅剩約8700美元,幾乎腰斬,經多年復蘇,2021年,該數值也僅回到1.2萬美元。
俄羅斯外貿資本(VTB Capital)分析師表示,由於實際收入下降,需求不太可能恢復,這使得汽車行業成為俄羅斯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
歐洲車企首當其衝
西方各國製裁行為對跨國車企在俄羅斯業務的影響顯而易見。
上述自主車企管理層人士向記者表示,“克里米亞事件”後,受美國製裁俄羅斯的影響,美國車企在俄羅斯市場遭受了較大衝擊,目前基本上已經撤退,雪佛蘭退出俄羅斯市場,福特僅保留商用車業務,這也導致近年來美系車在俄羅斯市場表現欠佳。
今年4月,在俄羅斯車市銷量排名前20的榜單中,僅有福特一個美國品牌。今年前4個月,福特累計銷量為4423輛,市佔率僅1.5%。
而此次俄烏衝突升級之後,西方各國加大了對俄羅斯的製裁力度。隨之而來的是,前20排行榜中僅剩的美國車企福特也打起了“退堂鼓”。福特前不久宣布,將關閉在俄羅斯的兩家組裝工廠以及一家發動機工廠,正式退出俄羅斯乘用車市場,另外,在商用車業務方面,福特也早已宣布暫停,直到另行通知。
此次俄烏衝突中,歐洲各國也不斷加入對俄羅斯制裁的行列,受影響最大的車企換成了歐洲車企。
今年4月,排在銷量榜前十的歐洲車企銷量同比跌幅均大於車市整體水平,其中,雷諾、斯柯達、大眾同比跌幅分別為84%、89.3%、91.3%。
大眾集團早在3月初就表示將暫停在俄羅斯工廠的生產,恢復時間待定,同時還將停止對俄羅斯市場的汽車出口。
相比大眾集團,雷諾則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在俄烏衝突爆發前,俄羅斯是雷諾的第二大市場。雷諾在俄羅斯先後投資了至少數十億美元,在俄羅斯的市佔率近30%,是此次受衝擊最嚴重的歐洲車企。5月9日,雷諾首席執行官Luca de Meo表示,公司將在未來幾週內決定其在俄羅斯業務的未來去向,目前談判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