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和李斌:血戰即將到來
如今新勢力們的財報電話會,已經成了新車預告會。5月10日,理想汽車公佈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未經審計季度財務業績:2022年第一季度總收入為95.6億元;淨虧損為1090萬元;研發費用為13.7億元;現金流儲備達511.9億元。
然而,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上,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在為數不多的兩次發言中,聊的全是理想汽車下一步的新產品策略——“明年大家就可以看到我們第一款20-30萬元的中型車的產品”、“我們的產品方案與iPhone非常類似,在不同的價位,針對不同消費需求進行精準滿足。”
說來也巧,正是同一天,合肥市對外官宣:“蔚來全新中高端品牌生產基地將落戶合肥。”雖然這已經不是蔚來第一次透露關於新品牌的消息,但與理想汽車在同一天談及將發力中高端市場,一下子讓造車新勢力陣營裡,瀰漫起一股火藥味。
理想,明年賣三款新車
往常,新勢力都是蔚來先發財報。但從2021年Q4財報開始,理想汽車把財報發布的時間進行了提前。
畢竟,每次“蔚小理”的財報電話會,除了公佈財務數據之外,還會對外釋放新車型、新技術的相關進展。搶先佔據資本和消費者的心智,非常重要。
這次,理想汽車透露了接下來的新產品計劃——今年到明年,會有3款新產品。包括:“一款旗艦SUV、一款純電車,以及一台20-30萬元的中型車”。
理想L9
旗艦SUV,指的就是售價區間為45-50萬元的理想L9。這款車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交付,但目前暫未正式發布;一款純電車,指的就是高壓平台的新產品,這在前兩次財報電話會上也有提及。但唯獨是“一款30萬元以下的中型車”,是這次財報電話上第一從李想的嘴裡說出。
對於理想的這款新車,要分為三個維度去看:售價區間、動力形式和車身形態。
首先是定價,李想表示:“我們會在每10萬一個價格區間裡放一款爆品”。他進一步舉例,理想ONE是一個起點,位於30-40萬元區間。往上是理想L9的40-50萬元區間,往下是20-30萬元區間。
“我們的產品方案與iPhone非常類似。”
作為資深喬布斯粉的李想,再一次借勢蘋果。他用iPhone的產品邏輯來類比理想汽車:“借助一套有效的技術平台,推出不同的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Pro 、iPhone 12、iPhone 12 Mini,在不同的價位,針對不同消費需求進行精準滿足。”
其次,將動力形式和車身形態結合起來看。目前,理想汽車主要圍繞增程式技術定義產品。第一款車理想ONE和第二款理想L9都是增程式SUV。但從第三款車開始,理想要引入純電動平台,但大概率就不再是SUV車型,甚至也不同於傳統的轎車形態。
李想說:“我們認為增程最好的車身形態是SUV。對於我們想做的這個級別產品,轎車和MPV都不能實現最佳效率”。
所以接下來,理想會主要給SUV車型配以增程式動力系統,而不是MPV,因為後者更大車重就意味著更大的能耗。像嵐圖的MPV夢想家,就用的是多模驅動,理論上就是結合了增程與插電混動,既可以只用純電,又可以實現電機、發動機共同輸出動力。
“純電方面,我們認為做那麼大尺寸的SUV其實效率不高,所以純電方面我們是一種全新形態。在接下來兩年裡,大家會發現,我們做的純電是不同於目前市場上任何形態的產品,它們專門為純電動的特殊形態而設計。”
你會發現,理想的這套產品組合會非常豐富。因為,理想會在同樣價格區間裡,同時會有純電動和增程的產品,而且產品形態不一樣。我們可以大膽的做一下猜測,理想接下來的產品組合:
40-50萬元價格區間裡:理想L9(增程)+W01(純電MPV)
30-40萬元價格區間裡:理想ONE(增程)+S01(純電轎車)
20-30萬元價格區間裡:X02(中型車,增程)+S02(純電)
(注:X為增程平台,X01曾為理想L9的代號,而W為理想的Whale純電平台的簡稱,S指的是Shark純電平台,分別主打空間和性能)
根據理想在港交所上市時提供的招股書顯示,到2023年是理想將有四款車投放市場。而另外兩款增程式SUV車型,並未在此次財報電話中談及。
從財務數據上看,理想汽車也確實在幕後籌備新車研發。2022年第一季度的收入總額為人民幣95.6億元,雖環比減少10.0%,但同比增加了167.5%。即便是營收有波動的情況,其研發投入不降反增。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為13.7億元,同比增加167.0%,環比增加11.7%。
在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研發投入佔營收比重為14.3%,相較於上一季度及去年全年都處於更高的水平。往期財報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車累計投入研發費用43.86億元,同期營收累計364.66億元,在此期間的研發費用佔比為12.03%。
為了明年的血戰,理想不得不再拼一把。
中高端,“李”行嗎?
財報電話會上,李想首次談及20萬-30萬元的中高端市場。“我們會清晰聚焦20萬-50萬元價格區間。”而在李想看來,明年將會是理想邁出下探一步的重要節點,即推出一款20-30萬的中型車。
無獨有偶,理想發布財報的同一天,合肥市經開區與蔚來就NeoPark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整車二期和關鍵核心零部件配套項目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將導入蔚來集團旗下全新中高端品牌智能電動汽車產品等,計劃2024年建成投產。
按照蔚來的習慣,大概率會在前一年的NIO Day上發布會下一年的新車型。那麼也就是說,在2023年起,理想的中高端車型與蔚來的全新中高端品牌,會在20-30萬元區間裡展開廝殺。
對於價格下探,李想一如既往的自信:“我們基本上會在每一個價格區間裡,都放一款重量級產品,來滿足特定價格區間裡的用戶需求。”
這背後的邏輯,是理想汽車為了整體產品組合,進行了一系列“可複用”的技術研發——“跟以往的單一產品會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新一代增程、800V電壓平台、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電子電氣架構這五個平台的技術研發,都是為了整體的產品組合而設計的。”
李想更進一步聊到了兩個未來產品的共同點:第一,所有的產品都是四輪驅動;第二,足夠強的智能化,包括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
首先,關於四輪驅動。電動車的所謂四驅,要么就是雙電機四驅,要么就是四電機獨立佈局完成四驅。與它們倆相反的,就是為了長續航所推出的單電機車型。李斌就曾對外表態:“蔚來永遠不出單電機的車,永遠。電動車還出單電機,就是耍流氓。”
雙電機解決的不光是動力性能和操控性,還兼顧了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問題。很簡單的道理,當一個電機失效了,還有另一個電機作為冗餘備份。極端情況下,雖然動力輸出會受限,但起碼能夠保證駕乘人員的安全。
不過相比單電機來說,採用雙電機勢必會帶來成本增加,這包括了電機本身和與之匹配的電池包的成本增加。以特斯拉Model Y為例,雙電機全輪驅動的長續航版售價為37.59萬元,而單電機後輪驅動的版本為31.69萬元。當然這還包括了動力電池容量的不同,單電機的磷酸鐵鋰電池為60kWh、雙電機的三元鋰電池為78. 4K Wh。
電機和電池的高成本,就意味著對車企成本控制能力的考驗。所以你會發現在這個階段,比亞迪、小鵬、零跑、哪吒這些原來主打中低端車型的新勢力,都在往中高端走。
現在的理想和蔚來要由高打低,顯然是有所準備的。
在成本方面,理想就有一些自信。“我們認為現在電池成本,特別是原材料成本,顯然已經偏離了合理價格區間。當供應量漲上去,我們認為單價應該會逐步下降。”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他認為,由於理想的產品競爭力很強,即便價格稍高,理想仍然很有信心獲得較高的訂單量。
從財務數據來看,理想在成本控制能力方面一直就不錯。2022年第一季度,理想的毛利率為22.6%,而2021年第一季度為17.3%,2021年第四季度為22.4%。在供應鏈如此緊張的時期,理想還能“擠出”環比增長的毛利,屬實不易。對此沈亞楠解釋道:“今年第一季度財務表現已經包含了部分零件價格上漲的情況,由於我們有一定的庫存,所以整體成本受到的影響不大。”
相對應的是,蔚來的成本控制能力偏弱,但其建立的充換電體係是可以復用的。截至4月底,蔚來已經在全國建成915座換電站,覆蓋全國31省、194市。電區房(蔚來用戶的居住地距離換電站在3公里內)的覆蓋率高達59%。在補能便捷性的基礎上,以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勢必是能夠打動更多的消費者。
其次,就是智能化的“復用”。理想的邏輯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一套開發,多車型複用。這個邏輯其實特斯拉一直就在用,像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動駕駛,不需要每個車型單獨研發,基於同一硬件平台,就能實現幾乎完全一樣的軟件功能。
但話又說回來了,高舉低打的策略也並非十拿九穩,手機行業就有先例。蘋果在2020年發布的iPhone 12 mini,剛進入市場才短短3個月就傳出停產的消息,被稱之為“蘋果歷史上最短命的產品。”此外,即便是汽車行業的“爆款王”,也受到外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像剛剛過去的4月,特斯拉中國也只賣出了1,512輛新車。
更重要的是,爆款這件事本身是可遇而不求的。迄今為止,理想汽車也僅僅是做出了一款“爆款車型”。該公司的爆款產品力是否具備可複制性,還有待市場考證。而同為新勢力的小鵬汽車,熬了幾年才熬出一款能稱得上“網紅車”的小鵬P7。而蔚來到目前為止,還未出現一款車型月銷破萬的記錄。
再說了,中高端市場的現有玩家也並非原地踏步。在20-30萬元價位區間,繞不開的就是比亞迪漢EV(售價區間為21.48-32.98萬)。在4月,漢EV系列銷量達到10,225輛,整個比亞迪漢家族車型的累計銷量,突破了20萬輛——基本上是一款車頂一家新勢力。
在30萬元以上的市場,比亞迪或許暫時還不是蔚來和理想的競爭對手。但把價格拉低到20萬元級市場的時候,比亞迪的全產業鏈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更何況,“蔚小理”所擅長的智能化,比亞迪也在通過合作、合資等等方式,逐步補齊短板。
當然,像蔚來的對中高端品牌的定位,就略顯大格局意識。官方的說法是:“蔚來的全新品牌,將與特斯拉、大眾等展開市場競爭。”換而言之,新勢力要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寫在最後
放眼當下的2022年。
疫情等外部因素的不利影響,即將會在理想汽車的財務數據上有所表現。據財報顯示,理想給出的2022年第二季度車輛交付量指引為21,000至24,000輛,減去4月已經公佈的4167輛,基本可以算出接下來兩個月時間,理想ONE的單月交付量會徘徊在8,400至10,000輛之間。
對於今年的不確定性,沈亞楠提出了兩個方面的猜測:“一是供應鏈的恢復和穩定;二是如果受持續疫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或受到一定減弱。”換句話說就是,車造不出來也賣不出去的情況,很有可能發生。
當然,這不是理想汽車一家的窘境。所有的中國汽車企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04.2萬輛,同比下降35.5%,環比下降34.0%。
但不管怎樣,生活還要繼續。再糟糕的堅持,都好過輕易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