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手機7年、1億銷量目標成泡影但董明珠否認失敗
關於造手機,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依然不承認這是個失敗。近日,在一檔連線節目中,在被問及“市場認為董明珠做手機就是做錯了,但是董明珠從來不承認,就是嘴硬”時,董明珠回應稱“成功不成功取決於,如果因為我做手機格力沒了,那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但格力有這個能力支撐,多一個研發項目有什麼不可以?”
此前,在涉及相似話題時,董明珠也曾表示:“製造業是需要數字說話,我一般的決策是沒有錯的,哪怕是在做手機這件事上我也覺得我沒錯”。
不過,這樣的說法隨即引發了輿論的質疑。有網友表示,“市場市場現在這麼飽和,專心研發其他項目不好嗎”、“做事不專注,打賭輸了嘴硬”等。
截至最新收盤價,格力電器股價相較於2020年底的最高點,已經下降超過47%,市值近乎腰斬。
7年,完不成一個“小目標”。
2015年,董明珠帶著如日中天的格力電器振臂一呼,高調進入手機行業。
不過,與同行們都企圖成為下一個喬布斯不同,董大姐的心思還是專注在老本行。董明珠希望藉力手機業務,去構建和完善隔離的智能家居生態。在公司年報中,格力對手機業務的描述也是:“搶先爭奪智能家居入口,成為連接各個家電設備並蒐集數據的平台。”
董大姐公開喊話稱,“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鐘的事情,銷量做到1個億。”根據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當年中國手機廠商出貨量約為5.18億部。也就是說,董明珠希望初出茅廬的格力手機,能瞬間吃掉20%的市場份額。
不過,後來的事情與董明珠的期望相去甚遠。
以格力1代為例,搭載4核處理器,5英寸720P,200萬前置攝像頭,售價1600元。而當時的熱門機型Note2使用8核64位,5.5英寸1080P,1300萬像素,售價僅799元。格力手機性能低一半,價格還比同行高了一倍。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格力之後的幾款手機上。格力2代,搭載驍龍820處理器,售價3300元。同一款芯片,努比亞、vivo同系列在3千元以下,小米5更在2千元以下。
數碼博主摩卡RQ曾爆料,格力手機2代總共生產了30萬台,因為價格毫無優勢,就賣了1萬台就賣不動了,剩下的29萬台只能內部消化。2019年,第三代格力手機在格力官網上架,當時有網友發現,格力手機三代在官網上架後,銷量只有區區16台。
直到2021年5月,董明珠仍稱會繼續做手機。她表示,“我們的手機到西藏仍然能打通電話。我們也可以根據某個單位的需求進行定制化功能開發。”
不過,造手機7年至今,格力最熱門的機型也不過萬台。不知道下一個7年,格力能否實現當初1億銷量的小目標。
股價腰斬,格力增收不增利
事實上,除了手機業務的持續低迷,格力的主營業務也在陷入原材家價格上漲的困局中。
根據最新的財報數據,格力電器2021年實現營收1878.69億元,同比增長11.69%;淨利潤為230.64億元,同比僅增長4.01%。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主要是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了格力的營業成本居高不下,並拖累整體淨利潤表現。
在家電原材料中,銅、鋁、鋼等金屬在生產製造中佔據較大比重。從2020年開始,這類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以銅、鋁為例,長江有色網數據顯示,2021年兩項原材料均價分別上漲20.37%和30.6%。
根據財報,格力電器2021年原材料成本為862.27億元,同比增加13.64%,佔營業成本比重高達88.27%。格力電器在年報中稱,2021年受全球貿易摩擦、地緣政治以及疫情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受挫,大宗原材料價格暴漲,市場競爭與成本壓力逐級傳導至整個供應鏈條。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家電整體行業中。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在4月中旬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及,2021年行業利潤率有所下降。國內國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5.5%;利潤為1218億元,僅同比增長4.5%。
受制於此,格力的股價從2020年12月開始就一路下行。按照5月12日33.25元每股的股價計算,格力股價相較於兩年前的最高點,已經降超過47%,市值蒸發超過1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