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學生造”衛星將於2月發射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1月30日從武漢大學獲悉,我國首顆可見光高光譜和夜光多光譜多模式在軌可編程微納衛星——武漢大學“啟明星”微納衛星將於2月27日發射入軌。該衛星以學生為研發主體,具有低成本、快響應和靈活性等特點,發射後將為所有高校師生提供免費共享數據。
“啟明星”微納衛星由武漢大學宇航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牽頭,以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相關院系在校學生為研究主體,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有關院所參與研製,整星重量約為19kg,裝備可見光相機及紅外相機,分別獲取32譜段高光譜圖像、8譜段夜光圖像及紅外遙感圖像,是我國首顆可見光高光譜和夜光多光譜多模式在軌可編程微納衛星。據悉,“啟明星”衛星將於2月5日從武漢大學起運,2月7日抵達文昌發射基地,經測試和裝配後,預計將於2月27日和其他多顆衛星一起,隨長征八號運載火箭一同發射升空。
在“啟明星”的研製總結暨出校評審會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等30餘位專家和10餘位學生代表參加。金光教授介紹,“啟明星”微納衛星技術指標均達到了設計要求,滿足出校條件,並將於2月末發射入軌。發射後將為在校學生提供自由靈活的空間實驗室,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測控和在軌試驗,全面熟悉掌握衛星相關技術及應用,更好地發揮實踐教育用途。
武漢大學曾於2018年發射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啟明星”衛星發射後,該校還將依托宇航研究院,發射“珞珈二號01星”“珞珈三號01星”“珞珈三號02星”。其中,“珞珈三號02星”是武漢大學自主設計、製造、集成、測試的首顆高精度智能遙感衛星,其主要技術指標處於國內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