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創造營收、銷量“神話”,華為跌倒後國內廠商誰能迎戰?
華為被迫讓出市場一年多後,其空出的高端市場,幾乎全部被蘋果鯨吞。國內手機廠商們,似乎正迎來一個稍顯“危險”的時刻。華為受到製裁後,他們不約而同地加大了對高端市場的投入,希望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然而,目前仍然無人能接棒華為,蘋果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去年9月15日凌晨,蘋果正式發布iPhone 13系列新機。它有更強勁的性能、更小的“劉海”,以及比iPhone 12系列更“香”的價格。在同等容量版本下,iPhone 13/13 mini價格降低800元。
iPhone 13系列一如既往地收到了缺乏創新的“吐槽”,但這並不妨礙蘋果創造銷售神話。隨後在四季度,蘋果拿下全球和中國市場的雙料冠軍。
在全球市場,Canaly稱得益於iPhone 13的推出,蘋果手機佔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22%,位居第一。在中國市場,Counterpoint稱蘋果以2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這也是蘋果自2015年以來首次登頂中國手機市場。
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銷售神話不是由低端衝量機型托起。即使價格下調,iPhone 13系列起步價仍然達到5199元。CINNO數據顯示,在5K以上國內高端市場,蘋果份額由2020年的48%大幅增長至2021年的75%。
IDC數據顯示,在去年前三季度的中國市場,蘋果拿下60.8%的高端市場份額(600美金以上),華為份額“腰斬”至21.4%。小米、OPPO、vivo三家廠商佔據著不到20%的份額。
(數據來源:IDC)
以前華為和蘋果在中國高端市場“平分秋色”,蘋果迅速增長意味著華為讓出來的份額正被鯨吞。“除了華為,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銷量創新高,蘋果在財務上的表現也打破了歷史紀錄。今天,蘋果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蘋果第一財季營收為1239億美元,同比增長11%,創歷史新高。其中,大中華區營收同比增幅達21%。
蘋果CEO庫克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iPhone 13產品系列的市場需求都很大,很多市場中最為暢銷的幾款機型都是由蘋果的產品所佔據,比如中國城市市場的前四名。
這樣的市場格局,可以稱得上“華為跌倒,蘋果吃撐”。
国内手机厂商施足了力气,加大研发投入,试图营造高端的品牌形象,卖更多高端手机赚更多钱。事与愿违的是,成效似乎并不显著。
折疊屏和芯片成為去年廠商展示研發成果的“關鍵詞”。OPPO、vivo、小米均推出自研圖像處理芯片,小米、OPPO、榮耀也都推出了折疊屏手機。
於是乎,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國產廠商花了大力氣,似乎也沒有實質上建立起差異化的優勢,畢竟“你有,我也有”。
而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如果所有廠商都能在短時間內推出前沿技術,相關技術的含金量真的高嗎?是否更多來自供應鏈廠商的突破?
比如,主處理器與影像處理芯片,都能被稱為“自研芯片”,但技術含量、研發難度不在一個等級上。vivo的ISP芯片V1研發歷時24個月左右,OPPO的NPU芯片馬里亞納研發歷時約三年。而華為在發布真正被外界認可的麒麟980手機芯片前,已經深耕芯片領域約10年。
這或許也是為何麒麟芯片能助力華為登頂高端市場,而小米OV的影像處理芯片暫時無法掀起較大的水花。可以說,扭轉品牌形象、打造差異化優勢並非是一個能走捷徑的事,而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當然,我們並不能否定廠商對前沿技術的探索,以及在研發上的投入。畢竟勝負只是暫時的,前路漫漫。誰能成為華為的“接替者”?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