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一天賠付千元”,隔離險靠譜嗎?
最近,一些主打“隔離津貼”“防疫補助”的保險產品悄然升溫。這些產品號稱,保費最低9.9元,最高百元,一旦投保人因疫情被隔離,每日最高可獲賠上千元。投保對像也不挑,幼兒老者都能投,生活節奏快、流動性強的年輕群體則是主要目標群體。
“保費低、賠付高、投保易”,聽起來很美。眼下變異毒株仍在全球肆虐,國內也有多地散發,一旦隔離或感染病毒,人們的工作生活被打斷,經濟來源也可能受影響。於是有商家順水推舟,設計了“隔離賠付”,想用“兜底性條款”打開市場。
不過,“防疫隔離險”真像宣傳的這麼香嗎?
(圖源:網絡)
一
拿某平台銷售的“眾安護身保新冠意外險”來說,單筆售價14.9元,可參保人群從滿月嬰兒到80歲老者。
細看協議條款,30天保障期內,投保人“若因新冠肺炎身故”,可獲賠20萬元;若為同一運營空間內自費集中隔離的密切接觸者,每天可賠200元,最長14天;若確診新冠肺炎,依症狀輕重可有不同額度賠付。
島叔注意到,這份保險還包括公共交通工具意外身故或傷殘的賠付內容,例如航空意外保額500萬元、火車意外保額50萬元、輪船意外保額50萬元等。
同一款保險,又有新冠肺炎疫情,又有意外交通事故,究竟誰是“主菜”?
早在2020年2月,銀保監會就“意外險、疾病險等險種的責任範圍進一步擴展至新冠肺炎”做出明確要求——
“部分消費者關心現在某些公司提到的開發專屬新冠肺炎的保險保障。由於缺乏定價數據基礎,為防止侵害消費者權益,銀保監會禁止保險公司開發此類單一責任產品。目前,相關公司擴展責任後的既有保險產品,前面提到有400餘款,擴展責任以後,能夠涵蓋疫情防控期間新冠肺炎導致的重疾、殘疾和身故風險等,消費者可具體查詢各保險公司官網公告。”
不難看出,以疫情為保障內容的保險,首先本質上不能是保險公司專門針對疫情開發的“單一責任產品”(這是監管層明令禁止的),只能是意外險、疾病險等險種的擴展。這也就解釋了為何一款14.9元的“疫情隔離險”產品,從封頂賠付金額來看,反而是交通意外佔絕對大頭。
二
“主菜”不是疫情保障,但近期疫情反彈,商家就順手以此為噱頭吸引眼球了。
保險公司不是公益機構,其目的是盈利。保險公司採取“多對一”模式,通過擴大覆蓋面、多收保費來分散單一客戶出現風險時造成的損失。在此過程中,通過一系列風險精算、保費投資、條款設置,保險公司可以盡量降低理賠成本,實現總體上“穩賺不賠”。
“防疫隔離險”同樣體現了趨利避害的設計思路。例如“眾安護身保新冠意外險”規定,隔離津貼的賠付前提是“同一空間內有密切接觸”,或“在保險期間及在保險期間結束後21天內確診後自費集中隔離”。換言之,假如你是密接,但並非“在同一空間內”的密接(密接包括發病前4天在“同一空間、同一單位、同一建築”),或屬於“次密接”,隔離不能獲賠;非確診、非自費的隔離,也不能賠付。
再如“復星聯合愛無憂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條款中寫著“本保險責任等待期為3天,在等待期內開始強制隔離的,我們對本次完整的隔離不承擔保險責任”——投保3天內被隔離,不賠。
可見,所謂“防疫隔離險”的理賠條件,與投保人出行規律及各地防疫政策實際情況還有不小的差別。
三
那麼,“防疫隔離險”果真一無是處嗎?也不是。其實只要符合監管規定,回歸“保險”本源,還是有不少價值的。只不過,促進相關產品乃至行業健康發展,需要消費者和保險公司共同努力。
首先,保險公司具有專業知識優勢和“最終解釋權”,必須自我約束,避免打擦邊球。
《保險法》明確規定: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並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如果保險產品包含防疫、隔離等內容,保險公司應該充分告知消費者理賠規則,切實幫助擔心疫情防控影響自己生活的人,雙方開誠佈公“算明白賬”。如果為了衝保費沖銷量,打著防疫的幌子,將公平合理的商業保險作為“福利”甚至“躺賺”進行營銷,就不地道了。
作為消費者,咱也得頭腦清醒,理性看待各類保險產品所謂的“福利”。
“防疫隔離險”的種種特點,讓島叔想起了近幾年比較火的“普惠健康保”,後者同樣是門檻低、保費低、理賠高、網絡銷售。當時就有專家指出,普惠型保險本質上是商業保險,其可持續性取決於參保人數、保費高低、賠付額度、受益範圍。
“防疫隔離險”何嘗不是如此呢?即便是互聯網銷售改變了保險“高大上”的形象,但商業保險始終沒那麼多羊毛可薅。大家一定要看清條款再下單,保險可不像有些人說的,創造條件被隔離,“發一筆財”。對待保險的正確心態,應該是希望保費打水漂,而非“出險”“中大獎”。
畢竟,平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