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手機新品配置不升反降廠商們要鬧哪出?
“去年的手機太捲了,今年都沒參數堆了。”一月還沒過完,手機廠商們已經把新一年的旗艦產品發布的差不多了。不過有數碼博主吐槽,雖然新品們的處理器升級到了全新驍龍8,但在拍照、屏幕等很多地方的配置甚至比上一代還有所縮水。
這也與手機廠商們一直高喊的衝擊高端似乎矛盾橫生。專家猜測,這背後可能有著成本的考量,也有著硬件升級陷入瓶頸的尷尬。
反向升級(降級),或將成為一段時間內手機新品的常態?
新品配置不升反降?
自高通發布全新驍龍8處理器之後,手機廠商們一窩蜂推出了搭載該芯片的新品。有些廠商甚至還為了爭奪首發的名頭大打口水戰。
一直以來,高通處理器是高端配置的代表,雖然聯發科已經將高通從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芯片廠商寶座上擠下,但在高端市場上仍舊無法與之匹敵。
在全新驍龍8的光環下,廠商們也是摩拳擦掌在高端市場躍躍欲試,紛紛推出新品,比如小米12系列,iQOO 9系列,Realme GT2系列,一加10 Pro等等。
不過,這些開年安卓旗艦新品卻被質疑亮點有限。雖然芯片升級了,在其它配置上或多或少都有所縮水。
以小米12系列的標準版為例,小米12的屏幕分辨率從小米11的2K降到1080P,在小米12 Pro上才搭載了2K屏幕;在拍照方面,小米12上也沒了小米11一直宣傳的1億像素主攝(傳感器尺寸1/1.33″),而是更換為5000萬像素主攝(索尼IMX766,1/1.56″ );電池方面,也從4600mAh降到了4500mAh,不過在有線充電功率上進行了升級。
一加9 Pro後置相機(上)與一加10 Pro(下)對比
被質疑反向升級的不只是小米12。在一加10 Pro上,拍照採用了後置三攝設計,分別為4800萬像素的IMX789主攝、5000萬像素的JN1超廣角以及800萬像素的長焦;對比上一代的一加9 Pro來看,主攝的元器件一模一樣,不僅砍掉了黑白風格鏡頭,甚至在超廣角上開啟反向升級,一加9 Pro的超廣角為索尼IMX766(1/1.56″) ,而一加10 Pro的超廣角為三星的JN1(1/2.76″ )。
實際上,有用戶總結,這一年來新一代旗艦手機在拍照上的硬件不是強化,而是全面倒退。而且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一兩個廠商中,幾乎大多數廠商都採用了更保守的拍照硬件。
相對應的是,相比此前手機廠商紛紛在DxOMark榜單上為拍照表現刷分刷排名,近期這些旗艦產品也均未再提及DxOMark榜單一事。
而除了拍照硬件玩反向升級之外,其他部分也沒閒著。比如去年的一加9 Pro和小米11 Pro都用上了IP68的防護標準,而今年的一加10 Pro和小米12 Pro,也通通都給砍掉了。
創新瓶頸還是成本考量?
面對這些新發布的旗艦產品,一位意欲換機的發燒友吐槽稱,“要不是這些手機換了個新名字,看拍照參數還以為不是新手機呢,這不是妥妥的反向升級。”
還有網友吐槽稱,以前國產手機廠商在發布會上是碾壓蘋果,現在都說要對標蘋果,暗示要向蘋果的低參數看齊?
通信行業觀察家項立剛認為,這類事件是由兩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是有一些指標無法實現永遠往上增加,是有一定瓶頸的。比如攝像頭,它在特定的時間衝上了所謂的1億像素,但在參數指標上經歷了一個迅速增長的過程後,一定時期內就會趨於穩定和均衡。
事實確實如此,2021年三星曾推出了一款新的傳感器HP1,這顆傳感器具備2億像素,同時還有著1/1.22英寸的大底。按照小米一直主打的高像素路線,此前一直傳聞小米12系列有望搭載,但目前來看,這款2億像素傳感器還未正式進入量產商用階段。
實際上,在拍照硬件陷入瓶頸之下,手機廠商們的宣傳重點也從參數轉向了軟件算法和體驗。以小米12系列為例,小米表示,歷時兩年重寫了整個相機架構,並將軟硬件能力整合重建,打造了小米影像大腦,還有小米自研的夜梟2.0算法等等;在一加10 Pro上,也重點強調了與哈蘇合作的哈蘇2.0影像模式。
但參數與體驗,無法劃等號。
以iPhone為例,歷代的iPhone產品的拍照等硬件參數都不如安卓旗艦,卻在綜合拍照體驗上超出了很多安卓旗艦,依靠的就是軟硬件體系的綜合迭代。
項立剛表示,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出於供應考慮。比如這款產品所使用的的元器件在供應上已經無法保證了,但需要的產品備貨量又非常大,就需要在元器件上做出一個相對比較均衡的選擇,甚至是選擇一個不如此前參數好的器件,以保證供應。
而與供應相關的,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些新一代的旗艦手機,大多均搭載高通推出的全新一代驍龍8,在處理器元器件的成本上自然是上漲不少,而要維持售價水平的穩定,自然要在拍照、屏幕等其它元器件上入手,以降低整機的成本。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在想要換機時也要想清楚,是更想要性能更強的處理器,還是拍照更好的攝像頭,抑或是素質更好的屏幕。
第二賽道補缺手機瓶頸?
部分參數反向升級背後,確實有著硬件升級瓶頸、供應和成本、產品策略等多種因素交織的影響。
不過這卻與國產手機廠商們當前高喊的衝擊高端的目標相矛盾。在此前的宣傳語境中,用戶早已適應了旗艦手機所有的配置都要有最高端的元器件的思維模式。當用戶發現新品在某些參數上反而降配,必然會引起反噬。
實際上,在智能手機硬件創新進入瓶頸期後,各家廠商均在尋求自己的解決方案。
折疊屏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例子。雖然當前折疊屏手機在使用場景上還未有創新性的突破,但在手機形態、元器件需求等方面均產生了全新的創新動力,讓稍顯平淡的智能手機市場重新泛起了一波漣漪。
另外,除了手機品類之外,各家廠商也均在不足自己在IoT生態上的短板。
以OPPO為例,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此前曾透露,OPPO正在拓展新的平板電腦品類,預計將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第一款平板;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此前在接受新浪科技在內的媒體採訪時也透露,vivo的平板將於2022年上半年推出,主打與手機的協同性;realme也在2021年下半年在國內市場推出了首款筆記本電腦realme Book,以及真我手錶T1,進入了PC和智能手錶品類。
小米和華為則甚至將戰火直接燒到了全新的智能汽車領域。雷軍豪言十年投入100億美元,稱小米虧得起,並定下了2024年量產的目標;華為也是通過智能汽車BU和消費者業務的華為智選開啟了幫助車企造車和賣車的路線。不過相比小米汽車2024年量產,華為早已把與車企合作的汽車在線下門店銷售良久,余承東還喊出了年銷量30萬輛的賣車目標。
另外,有消息稱,OPPO和vivo也在研究是否造車的事宜。網絡上甚至一度傳出步步高系創始人段永平要重出江湖,意在聯合Ov、小天才造車,不過被其出面否認。
毫無疑問,2022年,乃至未來數年,手機廠商之間的較量除了手機之外,智能汽車等更多場景的爭奪,也將成為重要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