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會成為主流支付工具嗎?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數字人民幣App試點版正式登陸各大應用市場。此前,人民銀行開通了數字人民幣“10+1”試點地區,包括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及冬奧場景(北京、張家口),在這些地方可以下載註冊並使用該App。
相比之前需白名單、定向邀請制,此次的試點版App有三大明顯變化:面向試點地區民眾全面開放;商戶子錢包歸集,用戶可以便捷在不同商戶消費場景進行數字人民幣付款;新增了招商銀行、微眾銀行,日常高頻消費場景方App拓展至50餘個。
根據人民銀行2021年7月發布的《中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發進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中闡明的數字人民幣體系目標願景,未來數字人民幣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此次,數字人民幣App試點版的正式推出是人民銀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願景的進一步努力。
然而,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與現有的第三方支付高度重合。這意味著,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可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數字人民幣的開發進展
早在2014年,人民銀行就啟動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論證發行的可行性。2016年,人民銀行組建數字貨幣研究所,專門承擔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工作。2019年6月,由Facebook主導的加密貨幣Libra發佈白皮書,宣稱將建立一套簡單的全球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被認為可能顛覆現有金融和貨幣體系。此後,人民銀行加快了推出數字人民幣的步伐。2019年9月,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閉環測試”啟動,模擬測試涉及一些商業和非政府機構的支付方案。2020年8月我國的數字人民幣開始在深圳、成都、蘇州等地試點,此後試點場景不斷拓展,形成“10+1”試點格局。2021年3月,六大國有銀行全部推出並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錢包;5月,網商銀行成為第七家參與數字人民幣子錢包公測試點的商業銀行;7月,央行發布《白皮書》,明確數字人民幣研發的基本立場,闡釋數字人民幣體系的研發背景、目標願景、設計框架及相關政策考慮,為數字人民幣發展研究提供了最新指導。
根據《白皮書》,數字人民幣的含義如下。
第一,數字人民幣是央行發行的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具備貨幣的價值尺度、交易媒介等基本功能,與實物人民幣一樣是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形式;數字人民幣發行、流通管理機制與實物人民幣一致,但以數字形式實現價值轉移;數字人民幣是央行對公眾的負債,以國家信用為支撐,具有無限法償性。
第二,數字人民幣採用雙層運營模式。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權屬於國家,人民銀行在數字人民幣運營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負責向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發行數字人民幣並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指定運營機構及相關商業機構負責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人民幣兌換和流通服務。
第三,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現金類支付憑證(M0),與實物人民幣長期共存。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都是央行對公眾的負債,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經濟價值。數字人民幣將與實物人民幣並行發行,人民銀行會對二者共同統計、統籌管理。只要存在對實物人民幣的需求,人民銀行就不會停止供應實物人民幣。
第四,數字人民幣是一種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面向公眾發行,用於日常交易,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
第五,數字人民幣和指定運營機構的電子賬戶資金具有通用性。在遵守持續合規和風險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和持牌非銀行支付機構可以參與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體系,提供服務。
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錢包和數字人民幣雖然都藉助大數據電子化發展,同具有高便捷和低成本優勢,但二者之間有著本質區別:微信支付、支付寶是“錢包”,基於賬戶邏輯;而數字人民幣是“錢包”裡面的“錢”,基於代幣邏輯。目前,第三方支付錢包中用來支付的主要的是銀行的存款貨幣。而在數字人民幣時代,“錢包”中增加了數字人民幣的選項。
面臨的挑戰
根據《白皮書》,數字人民幣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目前我國零售支付領域的競爭極為激烈。要尋找到數字人民幣的推廣路徑,了解現有企業的成功經驗十分必要。本領域內最成功的兩個支付平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能夠在零售支付領域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原因在於其確保安全性基礎上的便利性。
第一,與貨幣市場基金可以無縫銜接。大多數個人用戶的流動性資金存放在貨幣市場基金。通過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用戶可以直接使用貨幣市場基金份額進行支付,極大地提升了支付的便利性。
第二,貼近資金的自然聚集地。以微信支付為例,微信是我國民眾使用頻率最高的社交軟件之一,許多人的轉賬和支付都通過微信轉賬進行,這導致微信錢包內沉積大量資金。如果微信用戶選擇將這些資金提現,將面臨千分之一的成本,同時零錢通(與微信合作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不算太低,所以很多微信用戶直接將微信錢包內的資金存入零錢通,用於日常消費支出。
第三,貼近支付場景。一個支付平台要在零售支付領域佔據一定份額,必須在大量支付場景中獲取出現的資格。以支付寶為例,由於早期淘寶網在電商領域的壓倒性優勢,支付寶在很長時間佔據第三方支付的大半份額。支付寶借助其貼近淘寶網這一支付場景的優勢,確立了競爭優勢地位。
第四,支付軟件不能只是一個支付軟件,很少有人願意為了支付打開一個新的App。以微信App為例,據調查,我國手機用戶日均使用微信App的時長高達4小時,幾乎所有的手機用戶隨時隨地都在使用這個App。因此在支付時,打開這個App進行支付已經是習慣。如果僅僅為了支付而打開其他App,反而更麻煩。
以上四點便利性決定了用戶對支付工具的使用頻率。數字人民幣要在零售支付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實現與兩大支付平台同等的便利性是必要條件。對照上述四點,我們看一下數字人民幣是否可以實現,或者已經實現。
第一,數字人民幣錢包尚未和貨幣基金實現無縫對接。從金融資產配置的角度,用戶持有數字人民幣等於持有現金,收益率為零。而目前市場中貨幣市場基金的年化利率在2%~3%之間,其流動性已經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可以預期,個人用戶對數字人民幣的資產配置需求非常有限。這意味著用戶獲得數字人民幣之後,會希望將其轉換為貨幣基金。如果數字人民幣不能很方便地轉換為貨幣基金,一定會降低用戶接受數字人民幣的意願。另外,即使數字人民幣錢包與貨幣市場基金實現連接,也難以實現與微信支付、支付寶同樣的使用體驗。貨幣基金在非交易時間不能贖回,但即使在非交易時間,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的用戶依然可以用貨基內的資金進行支付。數字人民幣採取支付即結算,這意味著在非交易時間,數字人民幣用戶無法使用貨基份額進行支付。
第二,數字人民幣錢包很難成為或貼近資金的自然聚集地。數字人民幣錢包缺乏社交屬性,且數字人民幣沒有利息,這些特性都導致數字人民幣錢包很難成為資金的自然聚集地。
第三,數字人民幣尚未覆蓋大多數支付場景,但這一點不難實現。由於數字人民幣的法幣地位,商家不可拒絕接受數字人民幣,因此,數字人民幣推廣的核心在於如何推動消費者使用數字人民幣。
第四,數字人民幣錢包只是一個支付軟件。現在市場上有太多的App,每個手機用戶首屏的App位置都很寶貴。手機用戶的使用習慣決定,大家更容易使用日常使用頻率極高的微信和支付寶進行支付,而不太可能會為了支付行為去打開一個新的App。
根據以上對比,從便利性上講,數字人民幣錢包相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沒有優勢可言。因此,僅從便利性上講,幾乎不會有客戶主動選擇數字人民幣錢包作為主要支付工具。
數字人民幣錢包可以嵌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但支付數據依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手中。目前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合作的金融機構都只是用戶在支付時使用的資金來源。例如各大銀行信用卡、儲蓄卡、貨幣基金,都只是資金的提供方。如果數字人民幣嵌入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功能大概率也僅僅是支付資金的提供方,用於使用的支付工具本質上還是微信支付或支付寶支付,而數字人民幣並非真正的交易通道。由於持有數字人民幣沒有利息,所以不會有太多資金沉澱在數字人民幣錢包中,等到客戶花完現有的數字人民幣,客戶沒有太多激勵將自有資產轉換為數字人民幣。所以即使數字人民幣作為資金提供方,依然無法保持大量的活躍用戶。
它能成為主流支付工具嗎
相對目前的支付平台,數字人民幣具有一些獨特優勢,這些獨特優勢能幫助其成為主流零售支付工具嗎?我們認為不能。
數字人民幣具有可控匿名特性,可以更好實現隱私保護。但是,在零售支付領域,到底有多少場景,用戶需要考慮支付匿名性?日常的衣食住行相關的大部分支付場景對隱私保護的需求都無法促使用戶為了保護隱私而犧牲便利性。
數字人民幣由國家信用擔保償付,安全性更高。但是現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也沒有明顯漏洞,並沒有聽說用戶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錢被盜走的事情。
數字人民幣可以實現支付即結算。這一優勢在零售支付場景下,有何用處?筆者在多個小商舖諮詢過,通過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後,商舖也可以立刻收到付款。
數字人民幣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這確實是一項有用的特性,特別是在偏遠地區,或者自然災害時期。但是問題是,這些支付場景本身是小概率事件,絕大多數支付場景都不需要雙離線支付。更關鍵的是,由於數字人民幣不支付利息,用戶不會把大量資金以數字人民幣形式存放,等到真的需要雙離線支付時,可能用戶根本沒有足夠的數字人民幣用於支付。
數字人民幣的提現成本為零。這一點的確好於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我們需要注意一點,除非商品或服務的供應是壟斷的,支付手段的選擇通常由付款方決定,收款方都會以付款方的便利作為第一優先考慮。因此,儘管數字人民幣的提現成本更低,但這部分好處是由收款方獲得,而非支付方獲得。因此付款方還是更願意使用便利性更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最終,收款方會尊重付款方的便利性。比如,對於使用信用卡付款,銀行會對商舖收取手續費,但是這個手續費都是由商舖來承擔,商舖之所以願意這麼做,是為了方便客戶。
市場化推廣還是行政手段推廣?
數字人民幣的推廣需要明確一個問題,即到底是市場化推廣,還是行政手段推廣。如果是市場化推廣,目前國內零售支付需求已經被現有的支付體系基本滿足,且內部競爭十分激烈。現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發展早期都投入了大量資金,而且很多平台在燒錢之後,實際上並沒有成功。如果通過市場化推廣數字人民幣,則意味著前期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且有失敗的風險。從歷史經驗看,政府的商業運作能力未必高於私營企業,因此數字人民幣未必一定能在競爭中獲勝。
如果以行政手段推廣,那麼問題簡單很多。只需強制要求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將支付通道讓出來,替換為數字人民幣即可。這種情況下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補償第三方支付平台。由於數字人民幣支付通道不收取費用,除非政府出錢補貼,否則無法補償第三方支付平台。此外,我國每年零售支付的額度和筆數是個天文數字,要構建這樣一套系統,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以及後期的維護投入,如果數字人民幣不收費,那麼這些資本投入從哪裡來?最後,隨著社會需求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支付系統也需要不斷迭代更新,如果支付系統完全由央行構建,是否會導致技術迭代變慢,錯失發展時機?要知道,一個政府部門即便再有資源,也不可能超過整個市場。過去幾年我國在電子支付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恰恰是因為私營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才實現的。一旦競爭壓力消失,創新動力也會隨之消失。
總的來說,數字人民幣作為一個公共服務產品,在進行大規模推廣之前,首先要考慮其定位和價值。就像所有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一樣,首先要做市場調研,確定市場確實需要這類產品和服務,然後再投產。需明確數字人民幣的服務對像是哪些用戶,能為用戶提供何種現有金融體系所不能提供的功能或體驗。
儘管公共產品並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其社會效益仍須大於其成本,這樣的公共產品才有意義。而根據筆者的分析,數字人民幣只是在某些十分特別的場景下才會給用戶帶來比現有支付工具更好的體驗。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清楚,為了這樣一種極小概率被使用到的工具,推出這個工具,到底值不值得?有沒有更好的方案來實現這些功能?
(歐陽輝係長江商學院金融學傑出院長講席教授,吳偎立系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副教授)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