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偷偷“鎖”的電是新能源車繞不開的痛
近日,有車主發現自己的威馬EX5在一次OTA後可用電量減少,放空電壓從333V升至340V;滿電電壓從408V降至397V,粗略計算,實際續航減少了15%。有關威馬汽車“鎖電”的投訴不止一起,在車質網,因續航降低被車主投訴的案例在2021年至2022年1月期間屢屢發生。
在單一平台投訴量超百起,這在以往並不常見。
實際上,用戶宣洩對產品的不滿,首先考慮的渠道是“4s店” → 其次是“品牌商” → 前兩者無果,才會選擇“投訴平台”。
事發半個月,威馬官方對“鎖電”的OTA隻字未提,導致人們默認了“鎖電”的存在。
但凡威馬站出來說兩句,用戶也不會如此歇斯底里。你看,律師函都起草完了。
沉默可不一定是金——不正面回應車主,到頭來要正面應付法律。
威馬為何要對用戶鎖電?此舉並未偶然。
2021年12月20日,鄭州一輛威馬EX5充電起火自燃;緊接著12月22日、23日,海南兩輛威馬EX5起火。4天之內連燒3輛,站在威馬汽車的角度,自燃事件本身就難以去回應,以免進一步放大事實,眼下正是新車型W6沖銷量、公司即將上市的關鍵節點。
但用戶肯定會把自燃-鎖電聯繫在一起。鎖電意味著減少對電池的壓力,更大限度降低自燃風險。
此前有車企對鋰電池特性進行過實驗,測得:當80%<SOC<95%時,電池交流內阻急劇升高,部分活躍的鋰離子聚集而附著在電極附近形成金屬鋰或其他鋰的化合物出現“鋰枝晶”,造成副反應發生概率增加,促使電池內阻增加且造成電池部分容量損失。
簡單來說,就是當電池以大於80% SOC運行時,電池內部容易形成結晶,性能加劇衰減。
同時,當剩餘電量低於20%到0%之間,電池內阻惡化更為嚴重。
結合以上兩點,業內普遍認為鋰電池在20%~80%之間充放電最為理想,既保證電池安全性,又能保持壽命不衰減。
這和威馬OTA操作一致:掐頭去尾,選取中間的安全電壓。
豐田THS、日產E-Power同樣只用電壓中間“一截”,這樣的使用方式理論上能夠讓電池壽命延長至10年以上。
電池性能、穩定性、成本,在當前技術水平下,是座“不可能三角”:純電車消費者想要買到絕對安全、續航足夠,且成本可控的電池,做夢。
早在2019年,特斯拉就針對電池安全進行過OTA鎖電,當時已發生了多起自燃事故,均為“大齡”車型。不僅是限制可放電量,還有的沒的降低了充電速度。特斯拉同樣遭車主恨。後來因為這次OTA,特斯拉在挪威被判罰給30位車主每人136000克朗(約合16000美元)。然而據爆料此輪OTA一共對10000台特斯拉造成影響,如果事件繼續發酵,特斯拉將面臨天量罰款。
橫向來看,除威馬外,國內鎖電案例早有發生。2021年7月中下旬,廣汽埃安AION S(通過後台OTA升級電池管理系統(BMS),降低了汽車動力電池可用容量,廣告宣稱58KWh,實際測試46KWh左右,同時將汽車輸出功率限制在不超過60%。
鎖電一定是壞事麼?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TechWeb,動力電池壽命不可逆轉,鎖電或許是當前確保車輛安全的最佳途徑,儘管會限制用戶續航里程,但在日常生活中,將電量完全耗盡的情景少之又少,開長途並不是剛需。至於車企的OTA,本身是出於安全考量,但還需正面與用戶溝通,而非閉口不談,使得消費者蒙在鼓裡。
目前而言,無論是上汽榮威這樣的自主品牌,還是廣汽豐田這樣的合資品牌,再或是進口品牌特斯拉,最後再到新造車威馬,無不在在“鎖電”上犯了溝通的懶,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搞得消費者難以從心裡層接受。
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佈《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簡稱《汽車三包規定》),改規則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較於舊版,汽車“新三包”規定,增加了多條涉及新能源汽車售後服務的內容。
新規將動力蓄電池、行駛驅動電機與其主要零件反復發生的質量問題納入退換車條款。新規還在退換車條款中補充了家用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起火的故障。自銷售者開具購車發票(或者交付產品)之日起60日內或者行駛里程3000km之內(以先到者為準),如果出現動力蓄電池起火的問題,銷售者應當負責免費更換或退貨。
整體而言,“新三包”從法規角度,對新能源消費者權益進一步鞏固。儘管威馬、特斯拉等車型均為2年期以上的產品,不在“包換”範疇,但我們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的車企會直面動力電池隱患,做好溝通,而同時越來越多消費者,慢慢接受新能源車的“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