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瀏覽器內核的“痛”,華為很懂
幾天前,有博主曝光稱一位在華為瀏覽器團隊工作的資深經理透露再過兩年就可以用上更好的華為瀏覽器,並且配上了“如今瀏覽器的四大內核都是美國技術”的話語,同時還有近期華為舉辦的“華為瀏覽器MEET X沙龍·教育”簡介長圖。
博主帖子裡提到的華為研發團隊成員中的一位管理人員表示:再過2年,就能用上更好的華為瀏覽器了。
這句話本身沒毛病,技術向前走,華為向前行,開發出更好用的瀏覽器,是件好事。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劍走偏鋒,對這則消息進行了過度解讀,並以此認為,華為在研發瀏覽器內核。雷峰網1月18日消息,華為相關人士稱,自研瀏覽器內核不存在,只是在原來的瀏覽器基礎上做了一些算法創新和修正。
技術人員透露,研發一款成熟的瀏覽器內核,代碼量在數千萬至上億條之間,而且至少需要1000名熟練工程師,花費5年以上,成本將高達數十億。
所以這只是一場文字遊戲的鬧劇。事實上這種鬧劇之前就有人嘗試過。
2018 年,國內曾有一款打著“國產自主研發內核”旗號的紅芯瀏覽器橫空出世,並宣布完成了2.5億的C輪系列融資。
IT網站和新聞媒體上的宣傳通稿,把這款瀏覽器吹得天花亂墜。
然而,就在宣布完成融資當日,紅芯瀏覽器卻並不意外地被曝出層層套殼Chromium,官方還辯稱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
後來,在各方的聲討之下,紅芯瀏覽器才匆匆發佈道歉聲明,承認宣傳中存在誇大。
國產自研技術實際是造假騙補的案例層出不窮,致使大眾對國產技術從期待漸漸變為了質疑。
自“紅芯瀏覽器”之後,國內再也沒有宣稱“自主研發內核”的瀏覽器出現。
我們為何不開發一個瀏覽器內核?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所有中國落後的領域或者不能掌握的科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需要長期積累的領域,而最近幾年的新興領域中國基本不落後。
由於中國發展晚錯過了早期技術起步階段,而這些領域也沒啥彎道超車機會。不是所有技術都能彎道超車的,有的技術40年多年都是直道,先發優勢會一直保持。
瀏覽器內核就是這麼個領域,目前全球最流行的內核是WebKit,它的前身是KHTML,2002年的時候蘋果就採用KHTML作為safari瀏覽器的內核了,而KHTML是作為KDE項目的子項目早在1998年就開始開發了。
另一個流行的瀏覽器內核是Mozilla的Gecko,它是Firefox瀏覽器的內核,它的前身是來自Netscape公司的瀏覽器,而最早可以追述到1993年Netscape成立時開發的Mosaic。
目前的瀏覽器內核都起步於90年代,哪怕被淘汰的那幾個也基本都是90年代開始開發的。Opera是1995年開始的,IE是為了對抗Netscape,是1994年開始的。
國內互聯網行業很繁榮,掩蓋了一些東西,比如超大規模軟件領域的落後,超大規模軟件都是千萬行代碼起步,需要數百甚至上千工程師共同開發維護的項目。
超大規模軟件要想成功,就要起步早,還要能堅持投入,靠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去積累。
國內在90年代,即使最優秀的程序員水平也和美國有巨大差距,而且很稀少,比如90年代初最優秀的程序員就是雷軍,周鴻禕,張小龍,鮑岳橋,王志東,廖恆毅等,也只能做應用開發,他們還沒有做超大規模軟件的技術能力。
國內能從90年代開始並且能存活至今的超大規模軟件項目,有且僅有WPS Office。
WPS Office擁有3500萬行以上的C++代碼,編譯集成一次即使用最高性能服務器也要近三小時,日常開發維護需要1000+程序員。
如今版本的WPS項目起步階段的程序員有沈家正和許式偉等。
許式偉可能比較出名,他是七牛雲存儲創始人CEO,Golang的佈道者,Go+發起人。
沈家正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但是這張圖估計很多人看到過,圖片裡被求伯君,雷軍,柳傳志,楊元慶,四個董事長CEO圍觀寫代碼的程序員就是沈家正沈老師,WPS團隊技術靈魂,而他們此時看的屏幕上,很可能就是WPS的源代碼。
如果想開發瀏覽器內核,那麼起碼應該在十年前就開始做了,如果現在才開始,那麼起碼十年以後才會有比較完善的版本。即使是google和蘋果,把Webkit做到用戶比較認可的水平也是用了十多年。
所以華為非常清楚研發瀏覽器內核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