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亮度為太陽100萬倍的黑洞為宇宙的再電離提供了潛在線索
宇宙誕生後約40萬年,開始了一個被稱為“再電離紀元”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曾經較熱的宇宙開始冷卻,物質聚集在一起,進而形成第一批恆星和星系。隨著這些恆星和星系的出現,它們的能量加熱了周圍的環境,這使得宇宙中的一些剩餘氫氣重新電離。
宇宙的再電離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現象,但要確定它是如何發生的一直是很棘手的。為了了解更多,天文學家們已經在我們的銀河系之外尋找線索。在一項新研究中,愛荷華大學的天文學家在一組被稱為萊曼連續體星系(Lyman continuum galaxies )的星系中發現了一個來源,它可能擁有關於宇宙如何再電離的線索。
在這項研究中,愛荷華州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黑洞,其亮度是我們太陽的一百萬倍,它可能跟為宇宙再認主提供動力的來源相似。天文學家根據2021年2月NASA錢德拉X射線觀測站的觀測結果報告稱,那個黑洞強大到足以在其各自的星系中打出通道,並允許紫外光子逃逸並被觀測到。
“其含義是,黑洞的外流可能對使星系的紫外線輻射逃逸非常重要,這些輻射使星系間的介質重新電離,”物理和天文學系教授兼主任、該研究的通訊作者Phil Kaaret說道。
“我們還不能看到真正為宇宙的再電離提供動力的來源,因為它們太遠了,”Kaaret說道,“我們研究了一個附近的星系,它的特性跟早期宇宙中形成的星系相似。建造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試圖看到承載著實際為宇宙再電離提供動力的來源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