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強制佩戴口罩的非預期後果:新冠病例增加
當孟加拉國的官員宣布法律要求在家庭以外的場所佩戴口罩時,人們的出行次數也隨之增加–不僅是上班場所而且還包括商店、公園、交通樞紐和娛樂中心,人們待在家裡的時間開始減少。
研究人員指出,流動性的增加跟COVID-19病例的增加有關。“……每天的流動性跟每天的新病例有統計學上的顯著聯繫。”
領導這項研究、來自利茲大學化學和工藝工程學院副教授Zia Wadud博士指出,實驗室和觀察性研究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正確佩戴面罩可以減少引起COVID-19的病毒的傳播。
但如果圍繞強制佩戴口罩的信息不明確且規則沒有得到正確執行,這些好處可能會被削弱或完全喪失。
“在孟加拉國,證據表明,人們可能將要求他們戴口罩的公告視為一個信號,即只要他們遵守關於口罩的規定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方式。而事實並非如此。人們需要被告知–並不斷地提醒–佩戴口罩是跟限制出行和跟他人密切交往並存的額外措施,”Wadud說道。
來自利茲大學和孟加拉國工程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參與了這項研究。該研究揭示了所謂的“風險補償”,即如果人們覺得某種干預措施使他們更安全他們就會採取更危險的行為–這就好比摩托車手戴上防撞頭盔之後就覺得他們可能會開得更快。
今日(2022年1月10日),《口罩規定和風險補償:孟加拉國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流動性數據分析》發表在《BMJ Global Health》上。
約有160個國家出台了涉及強制佩戴口罩的措施。儘管該研究涉及在孟加拉國收集的數據,但研究結果適用範圍更廣。
從2020年3月中旬開始,隨著COVID-19病例的數量開始迅速增加,孟加拉國開始停工。教育機構關閉,緊接著購物中心、工作場所和交通樞紐也相繼關閉。2020年7月21日,該國政府強制要求民眾在外出時佩戴口罩或其他防護面具。
孟加拉國的研究涉及分析由手機和其他Android設備收集的Google社區移動數據。
這些數據提供了匯總的通用位置信息。人們被記錄為在家裡、在工作中、在零售或娛樂場所、在雜貨店或藥店、在公園或在交通樞紐。
分析發現,“有統計學意義的證據”表明,在實行強制佩戴口罩後的7天內,特定地點的活動有所增加。數據如下:5.8%在零售和娛樂區;4.2%在公園;5.9%在交通樞紐;2.6%在工作場所。
從某人被感染到確診病例反映在官方數字中需要約10天時間。通過分析時滯數據,科學家們確認流動性的增加跟新冠病例的增加有關,這證實了其他科學研究中的觀察結果。
來自孟加拉國工程技術大學、這項研究的論文共同作者Sheikh Mokhlesur Rahman博士補充稱:“研究表明,對口罩的強制要求可能會導致風險補償效應,這可能降低佩戴口罩的預期效果。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認識到這種可能性以更好地設計他們的COVID-19緩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