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在歐洲青銅時代丟掉有價值的金屬是世上“最普通的事情”
在青銅時代的歐洲,許多青銅器如斧頭、劍和珠寶都被刻意留在景觀的特定位置上。萊頓考古學家Marieke Visser的博士研究表明,這些做法是人們跟周圍世界關係的表達。“這是一種完全平常的做法,我們不應該給它貼上不合邏輯的標籤,”Visser說道。
自19世紀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解釋選擇性金屬沉積物背後的動機。但這些仍被籠罩在神秘的氣氛中。“古學家已經陷入了非常嚴格的解釋模式,”Visser說道,“某些標準被制定出來,每一個發現都要打勾。假設是有宗教和非宗教的沉積物。但我發現這種方法有問題,因為數據往往不適合這些盒子。你不能簡單地將現代的宗教觀念投射到青銅器時代。”
清晰的模式
從現代的角度來看,扔掉有價值的物品是不合邏輯的,但在幾千年前,這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事情”,Visser指出,“這似乎是你剛剛做的事情。”Visser將其跟在噴泉中投擲硬幣進行了類比–“在那裡,你也會故意在某個地方扔掉有價值的東西。你把硬幣扔進噴泉,而不是扔進垃圾桶。”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人類行為,Visser並未將研究重點放在動機上,而是放在行為本身。“在整個青銅時代已經發現了數量驚人的沉積物。如果你係統地研究這些,看看哪個地方的哪個物體你就會發現這些慣例。這表明,這些物品不是偶然丟失的。(它們)有明確的模式。這是有意為之的。”
在Visser進行研究的地區,金屬並不是天然存在的且非常珍貴,“它們必須從遠方進口。這些貿易網絡非常重要。人們想表達他們的社區屬於區域內的網絡。沉積物是人們跟他們周圍的世界和他們在其中的位置相聯繫的一種方式。”
Visser舉了一個在丹麥發現的例子,其中一個倉庫包含來自丹麥、中歐和英國的物品。“這實際上是一張當時人們的網絡和聯繫的地圖,在那個庫房裡得到了體現。”
國家邊界
Visser研究的地區(丹麥、德國西北部和荷蘭北部)以前從未被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過去的研究是在國家邊界內進行的。這三個國家的發現在性質上非常相似。但它們被從不同的解釋角度來看,也是從國家的歷史來看的。這意味著相似性被丟失了。”
眼下,Visser已經建立了一個數據庫,其中的發現物可以追溯到一個很長的時期和一個非常廣泛的地區,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很容易地識別出相似性和模式。“我希望這些數據在我之後也能被考古學家使用,”Visser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