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5年國內顯示面板驅動芯片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至80億美元
隨著面板製造產能持續向國內轉移,大陸已經奠定了全球面板製造中心的地位,相應的大陸市場也成為全球驅動芯片主要市場。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表明,2021年國內顯示驅動芯片市場規模將達57億美金,至2025年將持續增長至80億美金,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9%。
2021年至2025年國內驅動芯片市場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 9%

圖示:2016-2025年國內顯示驅動芯片市場規模趨勢預測,來源:CINNOResearch
驅動芯片按類型分可分為LCD驅動芯片、TDDI觸控顯示整合驅動芯片和OLED驅動芯片。
目前,LCD驅動芯片依然是驅動芯片市場的主力,2021年其全球需求量佔整體市場的78%。隨著電視8K高分辨率滲透率的提升,單台電視用量明顯增長,使得LCD驅動芯片市場需求量在電視、顯示器等大尺寸應用領域將依然保持穩定增長。
2021年的晶圓供需緊張導致驅動芯片價格也不斷上漲,CINNOResearch預估,2021年國內顯示驅動芯片市場規模將同比大幅增長68%至57億美金,至2025年將持續增長至80億美金,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9%。
隨著智能手機向AMOLED轉移,TDDI觸控整合驅動芯片在智能手機等小尺寸市場份額逐步被壓縮,開始向平板電腦、筆記本等中尺寸市場發展。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表明,2021年為全球TDDI芯片市場的頂峰,未來將逐步減少。預計全球TDDI芯片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24億美金降至2025年的18億美金。
伴隨著OLED顯示技術在各應用上的持續滲透,CINNO Research預計,國內市場OLED驅動芯片的市場規模將從2021年的9億美金增長至2025年的33億美金,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將高達38%。
2021年國內整合型與分離型驅動芯片市場規模皆大幅增長超60%

圖示:2016-2025年國內顯示驅動芯片分類市場規模趨勢預測,來源:CINNOResearch
按照驅動芯片技術類型分,有整合型驅動芯片和分離型驅動芯片。整合型驅動芯片主要應用在智能穿戴、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小尺寸市場;分離型驅動芯片主要應用在電視、顯示器等大尺寸市場以及筆記本、車載和部分高端平板電腦市場。
根據CINNOResearch統計數據,2021年國內整合型驅動芯片市場規模同比大幅增長73%達到30億美金,未來隨著整合型驅動芯片市場範圍擴大以及OLED驅動芯片佔比的持續擴大,預計至2025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47億美金,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約為11%。
分離型驅動芯片受益於車載顯示、筆記本電腦及4K 8K超高清電視滲透率的提升,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表明,2021年國內其市場規模同樣同比大幅增長64%至27億美金,預計至2025年將持續增長至34億美金,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約為6%。
國內本土驅動芯片設計廠商排名
根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国内本土芯片设计厂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提升至约15%, 较2020年明显提升,并产生了一批颇具竞争力的企业,如集创北方、奕斯伟、格科微、新相微、豪威科技、天德钰等,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发展迅猛的企业如云英谷、中颖、爱协生、晟合微、昇显微和观海微等等。

圖示:1H’21國內本土顯示驅動芯片廠商出貨量排名,來源:CINNOResearch
集創北方和奕斯偉目前已成長為大陸中大尺寸LCD驅動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在本土驅動芯片企業中,兩者合計佔據了電視、顯示器和筆記本等中大尺寸應用90%以上市場份額。
格科微作為全球CIS領軍企業,其驅動芯片市場主要佈局穿戴、功能手機和中低端智能手機市場,在穿戴和功能手機市場均排名本土企業第一名。另外一家同為上海老牌芯片設計公司新相微,在穿戴和功能手機市場緊隨其後排名第二名,為該部分市場的本土主要參與企業。
在智能手機LCD驅動芯片(不含TDDI)領域,主要為天德鈺、格科微和新相微,三者為國內在該領域的主要廠商。
芯颖、云英谷、晟合微和昇显微等企业均专注在OLED驱动芯片领域,目前该领域依然被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统治,本土化率不足3%。OLED驱动芯片市场前景广阔,除了前述企业以外,集创北方、奕斯伟、新相微等企业也均开始布局该领域,并已陆续取得量产出货的突破。
伴隨國內顯示產業的發展,以及國家與地方出台的多項產業支持政策,國內本土芯片設計廠商的市場份額未來將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