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新的銀河系星雲類別
由天體和粒子物理系Stefan Kimeswenger 領導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與科學愛好者一起發現了一類新的銀河系星雲。這為理解恆星演化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基石,並顯示了大學研究和社區科學之間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科學家們第一次從科學愛好者的發現出發,成功地提供了共包層系統(common-envelope-system,CE)充分發展的外殼的證據。在它們生命的最後階段,正常的恆星會膨脹成紅巨星。由於很大一部分恆星是在雙星中,這影響了它們生命末期的演變。
在接近的雙星系統中,一個恆星膨脹的外部部分合併成一個圍繞兩個恆星的共同包膜。然而,在這個氣體包層內,兩顆恆星的核心幾乎不受干擾,並像獨立的單顆恆星一樣遵循它們的演化。研究人員現在已經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許多已知的恆星系統都是這種演化的遺留物。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特性可以作為一種指紋。另外,由於它們的特殊性和高亮度,那些剛要形成一個共同包層的恆星系統也已經被發現。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以這種形式觀察到CE的完全發育的包膜及其射入星際空間。
Kimeswenger 解釋了新發現的銀河系星雲的重要性,並補充解釋了為什麼發現它們的概率很低。他說道:“這些包膜對於我們了解恆星在其最後階段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它們有助於我們了解它們是如何用重元素豐富星際空間的,然後這些重元素又對行星系統的演化非常重要,比如我們自己的行星系統”。
他繼續說道:“它們對於現代望遠鏡的視場來說太大了,同時它們非常微弱。此外,它們的壽命相當短,至少從宇宙的時間尺度來看是如此。它只有幾十萬年”。這一獨特發現的出發點是一群德國和法國的業餘天文學家。他們以艱苦的工作在現在的數字化檔案中搜索歷史上的天體圖像,尋找未知的天體,最終在1980年代的攝影板上發現了一個星雲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