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Web3:科技未來發展的混亂願景
Web3被認為是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並且正成為科技行業討論的熱點話題。 《金融時報》本周刊登文章,對Web3及其未來前景進行了解讀。
互聯網行業怎樣才能產生一場革命? 隨著2022年的臨近,一場打著Web3旗號的新運動已成為科技界討論最多、但瞭解甚少的話題之一。 目前還不清楚,Web3能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從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互聯網的每次反覆運算都依賴於新的技術能力發展。 互聯網的第一個版本讓人們可以瀏覽靜態網頁。 隨著Web2.0的出現,網路變成了更具交互性和即時性的媒介,而使用者本身也成了內容。
這些建立在互聯網開放協議基礎上的進展足以支援全新的使用者線上活動。 那麼,Web3提出的向去中心化網路世界的轉型又是怎麼回事?
Web3的核心創新在於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分散式共識。 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與陌生人達成有約束力的協定,而不需要依賴任何仲介或中心化機構。 請想像一下,如果一大群人可以自發完成各類交易活動,人類協作可能會出現什麼新的奇跡? 加密貨幣是這種技術的初步應用,而Web3的願景在於用同樣的技術基礎來變革其他形式的人類互動。
毫無疑問,這背後的邏輯符合時代的情緒,即普通人對精英和權威機構的信任下降。 此外,Web3似乎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答案,來應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力量:使用者可以重新控制自己的數據和在線活動,同時也有機會分享大型科技公司目前把持的利潤。
這樣的說辭很誘人。 然而,在去中心化主張的背後,目前還不清楚Web3會有哪些實際應用,能將使用者從當前熱門的互聯網服務中吸引過來。
Web3的首次爆發是在去中心化金融領域,以及被稱作NFT的數位藏品行業。 然而,這些探索也沒有為其他應用指明方向。 前者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幫助個人在撇開仲介機構的情況下完成交易,從而規避金融監管,而後者一直是投機活動的熱土。
還有其他理由需要警惕。 如果推翻支撐人類大規模協作的既有機制,那剩下的是什麼? 正如一些監管機構警告的那樣,目前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依賴於對銀行、券商等中心化機構的監督。
誠然,監管機構還沒有找到完美的方法來約束當今的大型科技公司。 在這樣的情況下,Web3提出把一切都交給軟體設定好的規則,並由加密技術來提供保障。 但是,這是否會讓普通人的利益得到更多的照顧?
如果用新的數位貨幣來潤滑這個去中心化互聯網世界的車輪,即推進所謂的「代幣化」,那麼還將產生其他影響。 這將導致所有在線活動都變為市場交易,使用者的每次互動都可以立即變現。 因此,這將帶來「超金融」的一種形式,對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造成不可預測的影響。
目前,Web3看起來像是建立一個更公平體系的起點,個人在這樣的體系中將獲得控制權。 然而,變革的結果通常與起步之初的願景並不匹配。
打破舊的中介機構通常會為新仲介機構的出現鋪平道路,就像第一代互聯網所做的那樣。 基於區塊鏈的夢想也有其局限性。 人類不可能將所有內容都保存在一個開放的分散式資料庫中,並且資料庫中的所有節點都可以即時更新以反映所有新變化。 這就為新中介機構的發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它們可以將Web3的願景變為實際的服務。
此外,加密貨幣領域的炒作也提醒人們,Web3設想中以有序的方式分享行業利潤的可能性不大。
這並不是說,Web3背後的核心技術缺乏潛力,或者說今天的狂熱不會催生下一批重要的科技公司。 然而到目前為止,這項新技術的宣導者仍然面臨著一個難以解決的挑戰:如何拿出能滿足數以百萬計使用者日常需要的實用應用。 根據矽谷的運轉規則,如果能在一個問題上投入足夠的工程智力和資金,就會誕生出更好的方法。 因此,我們可以繼續觀望這方面會有何進展。 過去的互聯網革命總是一團糟,而這次看起來會要比以往更加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