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動物不容易生癌? 科學家檢查近200個物種發現了什麼
癌症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健康,因此受到我們的極大重視。 但癌症並不是只找人類的麻煩,其他動物也可能被癌症奪去生命,無論是家養的貓貓狗狗,還是野生動物。 不過,野生動物因癌症死亡的風險有多高,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藥明康得內容團隊編輯
畢竟,野生動物面臨的健康殺手很多,任何嚴重的疾病都可能使它們因饑餓或被捕食而死亡,無法追查病因。
日前,一支國際研究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發表論文,報告了他們關於哺乳動物癌症死亡風險的新發現。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一些科學家想到了一個替代方案:把目光轉向動物園,因為動物園作為保護、繁育和研究野生動物的專業場所,對動物的年齡、性別、生存狀態等有可追溯的記錄,有些動物死後還有獸醫病理學家所做的記錄,確認是否患癌。 通過這種方法,這項研究共涵蓋了191種不同的哺乳動物,收集了超過11萬隻成年個體的相關信息。
總的來說,這項大型研究顯示,癌症導致的死亡在哺乳動物中很常見,在不同物種當中也很普遍,癌症死亡風險從0到57%不等。
食肉動物 vs。 食草動物
不過,對於食性不同的哺乳動物來說,癌症風險並不一樣。 研究人員發現,食肉動物特別容易受到癌症的影響,尤其是以其他哺乳動物為食的動物,例如雲豹、紅狼、南非狐(bat-eared fox)等,超過25%死於癌症。
相比之下,「吃素」的偶蹄目動物似乎有著很強的抗癌能力。 例如研究人員檢查了近200頭印度羚(Antilope cervicapra),發現個個與癌絕緣。
研究人員對此的解釋是,吃肉的哺乳動物癌症風險更高,可能是因為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導致其腸道微生物組的多樣性偏低。 另一方面,這些生活在動物園的食肉動物在人類的圈養條件下,運動量遠遠低於自然情況下捕獵需要的運動量,這也可能升高癌症風險。 此外,可能還與吃生肉感染致癌病原體,或是其他生理方面有關。
大動物 vs。 小動物
我們知道,癌症的發生往往與細胞在分裂時出現的突變有關,有些突變使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和增殖,導致癌症。 因此理論上來說,細胞越多的個體,出現癌症的機率越高。 這個理論也得了一些人類研究的支援,比如體型大、身材高的人群與更高的癌症風險相關。 此外,科學家對狗的研究也發現,大型犬也比小型犬更容易患癌。
然而,體型大小與患癌風險的這個”規律”似乎只在相同物種中成立,不同物種之間無法相比。 例如,人類的細胞是小鼠的大約1000倍,但患癌風險沒有那麼明顯的差別。 這種矛盾被進化學家稱之為「佩托悖論」(Peto』s paradox)。
此次研究通過充分的採樣,用數據進一步支援了佩托悖論:不同物種之間,體型、體重的增加,並沒有增加癌症風險,甚至還略有減少。 體型每增加一倍,癌症死亡率約下降2.8%~2.9%。
壽命長 vs。 壽命短
癌症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通常來說,年紀越大,細胞積累的突變越多,患癌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但是,對於自然預期壽命不同的不同物種來說,壽命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也與體型一樣存在”佩托悖論”。
這項研究提供的證據顯示,隨著動物預期壽命的增加,癌症死亡風險僅略有增加。 例如,成年預期壽命從16歲翻倍為32歲,癌症死亡率僅從2.8%增加為3.7%。
研究人員總結指出,這些結果說明,哺乳動物在向體型增大和壽命延長這兩個特徵演化的同時,更有效的腫瘤抑制機制也得到了共同演化。 因此,更好地瞭解不同動物的癌症風險和抗癌特徵,可以幫助我們尋找天然抗癌機制,進一步開發出類比天然抗癌機制的新療法,這些發現最終可能徹底改變癌症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