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知網才是最大的白嫖黨
100多篇論文被知網擅自收錄,下載自己的論文還要付費,89歲的趙德馨教授忍無可忍,狀告知網成功獲賠70萬元。 有相同遭遇的學者不在少數,成千上萬篇文稿在作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錄進知網。 而本就微薄的稿費需要作者向知網申請才能拿到。 眾人忽然驚醒,原來知網才是最大的白嫖黨。
與此同時,學生黨也深受知網困擾,畢業論文的查重費用從50元到1800元不等,查重儼然從一種必需品變成奢侈品。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官媒點名批評知網「店大欺客」、「借雞生蛋」。。
一時間,「天下學子苦知網久矣」的聲音充斥互聯網。
12月10日晚,中國知網發佈兩則聲明,一則”向趙德馨教授表示誠摯的歉意”,另一則說明自己從未向個人提供查重服務。 同時,知網下架了趙德馨教授的所有論文。
2019年翟天臨不知「知網」為何物,引發全網群嘲。 兩年後,知網再度成為主角,這一次是以加害者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收錄國內95%的學術資源的知網,去年營收11.7億,毛利率高達53.9%。
這不禁讓人迷惑,壟斷的最高境界,難道就是用最清新脫俗的名義,做著最暴利的小偷生意?
從知網白嫖看壟斷
趙教授起訴知網之所以能收穫如此高的熱度,是因為攤上這事的不止他一個,更因為他是第一個勝訴知網的學者。
過往被白嫖的學者數不勝數,天眼查的法律訴訟顯示,知網所屬公司共涉及1500多條訴訟,其中因著作權權屬、侵害作品資訊網路傳播權的侵權糾紛超過1100條。
在趙教授的160多份判決書里,知網稱自己合法取得文章的傳播權,因為期刊的投稿須知中就有”稿件將編入知網資料庫”的表述。
但是趙教授反駁稱,投稿須知只說文章會入庫,並沒有說後續會用於網路傳播,甚至付費傳播。 同時,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過往判例顯示,期刊的投稿須知或有關協定並不等同於有效授權依據。 也就是說,知網的授權條款涉嫌「霸王條款」、壟斷等問題。
很多人說,知網像是個「借雞生蛋」的二道販子,把這些文獻低價收入高價賣出,做著一本萬利的生意。 知網具體「進貨」的操作是,先讓大家投稿到期刊,再從期刊上免費轉載。 如此一來,都不需要對接作者本人,更不用支付作者稿酬。
目前,在知網下載一本碩士論文要15元,博士論文要25元,而作者稿費最高只有400元充值卡+100元現金獎勵。
據紅星資本局報導,武漢大學劉春波的博士論文《輿論引導論》的下載量為22871次,下載費用為25元/本。 從理論上進行推算,該論文能為中國知網帶來約57萬元的收入。 但劉春波本人只能拿到400元充值卡與100元現金獎勵。
其實白嫖這個問題,學者們不可能不知道,但還是得送上自己的論文。
不知何時起,論文被知網收錄成了一種認可。 畢業論文免費收錄進知網,本科生們還要感恩戴德。 知網作為我國唯一經國家批准能正式出版博士學位論文的學術電子期刊單位,碩博研究生要想畢業,必須將論文上傳知網並自我查重。
而對於高校教授來說,知網的文獻引用率對自己評職稱有所加分,作為學術影響力的表現。 據差評報導,為了增加引用率,甚至有作者主動將論文上傳到盜版網站。
趙教授勝訴以後,知網直接下架了他的全部作品,其實是變相削弱了趙教授作品的傳播度。 正因如此,不少媒體斥責知網沒氣度、沒誠意。
而下架論文對普通高校教師而言,算是滅頂之災。 蘇州大學法學院張鵬教授表示,知網在行業內擁有壟斷地位,論文撤下后,就沒有辦法統計轉載率和引用率,而轉載率和引用率會影響作者今後的文章投稿和申報課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對作者的學術生涯會造成極大傷害。
好在趙教授起訴成功,給予了不少學者勇氣與信心。 這不,被侵權300多篇論文的陳應松教授也著手準備起訴知網了。
查重亂象見壟斷
除了白嫖文章,知網的查重系統也一直被詬病。
每年畢業季,#論文查重亂象#這一詞條就會頻繁上熱搜。 吐槽集中在兩個地方,一是查重嚴格到令人髮指,理工科的專業名詞會被判定重複,而學生卻沒法更改說辭,就連致謝詞中感謝的話語也被算作重複。 更讓人難過的是,查重費越發高昂,查一次至少要花50元,為了順利畢業,有人花了1800元查重。
國內學術資料庫不止知網,維普和萬方也是一些學校查重的合作方。 不過,萬方給予所有應屆生一次免費查重的機會,維普會給合作學校的學生兩次免費查重機會。 而知網,從不向個人提供查重服務。
但作為國內最為權威的學術網站,知網是絕大多數高校的畢業論文專用查重機構。 學生們被迫在網上購買所謂的「知網」查重服務。
不少代理查重網站,通過百度競價協議,偽裝成知網官網,收取昂貴的查重費用。 正因如此,才會有人產生”我在知網查重”的錯覺。 在這些代理網站中,原先1500元的查重費用可以飆升到1880元,有些缺德的網站還會提供假報告。
雖然知網聲明自己只向機構提供免費的查重服務,但從知網公告中就可以看出,知網對這門灰色的查重生意心知肚明,對學生之苦視若無睹。
其實,如果知網願意向學生提供個人查重服務,哪怕是收費的,都不會讓查重成為某些人的牟利工具。 對於知網的說辭,學生們也並不買帳。
除此之外,高校也是知網的受害者。 知網壟斷了95%的中文學術資源,學校師生平時找文獻、下文獻、研究課題、觀察學術動向,都離不開知網。 幾乎所有高校都與知網簽訂包年合約,繳納高昂的費用,讓在校師生可以免費使用知網。
這些年,知網藉著壟斷的學術資源頻繁漲價,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985高校都曾因承擔不起費用,中止與知網的合作。
知網違背初衷
知網有當土地主的本錢,但這不是它「店大欺客」的理由。
國外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只收讀者的錢,另一種只收作者的錢,像知網這樣兩頭收錢的,史無前例。 沒有人不讓知網賺錢,畢竟只有收錢才能正常經營,但知網卻貪婪得像只吸血鬼。
這樣的騷操作,嚴重影響了知識的傳播度,也違背了知網的初衷。
中國知網,全名是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最初由清華大學和清華同方在1999年發起,旨在為全社會提供資源分享與知識傳播服務,具有很強的公益性。
毋庸置疑,知網為萬千學子提供便利的學術服務與資源,是國內最權威的學術資料庫。 早年有網友評價,知網是三大資料庫中版權最多的網站,現在看來,何其諷刺。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知網成為一家外國法人獨資公司,其控股100%的股東為知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其背後運營方同方股份也在上交所成功上市,自此成為校企第一股。
知網也是數不多依靠知識盈利的企業。 今年上半年,同方知網的主營業務收入約為4.9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893萬元,毛利率為51.3%。
51%的毛利,一本萬利的生意,可悲的是,這些營收來自於對智慧財產權的侵犯。 當知識與金錢挂鉤,當資源遇上壟斷,再清高的學術也會沾上銅臭味。
擅自收錄、報酬不到位…… 知網不止一次舉”產權”之旗,行”剽竊”之事。 而人們屈服於知網學術資源壟斷,一次次選擇沉默。
在九旬老教授站出來抗議之後,知網的這門壟斷生意終於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就像趙教授說的那樣,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小事,而是知識產權問題上的大事。
文/陳伊婷
來源/鋅財經(ID:xin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