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寄快遞騙理賠 半年內6次「薅羊毛」被拘
自己給自己寄快遞,收到后故意將物品損壞,向快遞公司索賠保價。 就靠這種「薅羊毛」式的違法手段,嫌犯半年內6次得手,總計獲利17180元。 記者從遼寧省興城市公安局獲悉,該局日前破獲一起利用快遞保價服務騙取賠償的詐騙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刑事拘留。
今年8月,遼寧興城市公安局紅崖子派出所接到報案。 京東物流此前對東北地區的大數據平臺核查發現,有6個快遞寄件人在平臺註冊的實名制手機號與收件者是同一人,而這6次寄件也都發生了物品損壞,遭到顧客保價索賠。
警方初步調查發現,這名索賠者為當地居民王某。 他為證明物品價值,向快遞公司提交的微信交易記錄,交易人都是他的家人。 掌握這些證據后,警方將王某抓獲。
在近乎完整的大數據資訊面前,王某供認了自己的犯罪行為。
家住興城市紅崖子鎮的王某經濟狀況較為拮据,在一次快遞理賠中,他意外發現可以通過物流公司的保價服務”賺取”賠償。 為了這點「蠅頭小利」,他動起了歪腦筋。
2020年1月起,王某先後6次從瀋陽、秦皇島將文玩葫蘆寄給自己。 每次寄件時,他都會使用不同手機號,並編造不同姓名,同時申請保價。 收到快遞后,他對文玩葫蘆進行人為損壞,再拍攝受損照片,上傳至快遞平臺申請保價賠償。
興城警方介紹,王某曾是一名文玩葫蘆愛好者。 他深知文玩類商品的價格比較難判定,如果運輸中發生損壞,受損價值也不容易判斷。 正是利用這一點,王某偽造購買文玩葫蘆向他人微信轉款的微信記錄證明商品價值,半年內依次獲得1300元至5180元不等的保價賠償。
興城市公安局副局長張軍說,隨著互聯網消費平台興起,各類新型詐騙手段也悄然而生,”但是網络世界會留下較為完整的數據鏈,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
來源:新華視點
記者:王炳坤、武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