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初中生免費享在線輔導 北京市教委:在線輔導不是”在線補課”
2022年1月1日起,北京全市646所學校、33萬余名學生將免費享受在線輔導。 8日,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線上啟動會舉行。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線輔導計劃並不是「在線補課」,而是與校內供給相配合的公共資源,將為學生提供學科精細化、個人化的特色分類輔導。
五年內7萬余初中生接受輔導 滿意度達90%
《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試行)》日前發佈,市教委介紹,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專案是該委委託北京師範大學”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搭建平臺,面向全市中學和教師研修機構在職在崗的中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進行招募輔導教師,對初中學生多元化和個人化的問題需求進行在線輔導。
北師大「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介紹,該專案已於2016年11月先行在通州區啟動了第一階段試點工作;並於2018年3月開啟了第二階段,實施範圍拓展至平谷區、密雲區、懷柔區、延慶區和房山區;2019年10月進入第三階段,拓展至大興區、門頭溝區和經開區,覆蓋187所初中階段學校9萬余名學生。 “十三五”期間,7萬余名初中學生接受輔導,累計輔導次數200萬余次,時長30萬餘小時。
截至2021年7月14日,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平臺申報並通過審核的教師超過1.46萬人,區級及以上骨幹教師佔比60%。 “對師生問卷調查和學生輔導效果追蹤分析表明,師生對在線輔導的滿意度均在90%以上。” 余勝泉說,專案在前三階段實施效果整體良好,有效實現了教師智力資源的線上流轉,為8個遠郊區及經開區初中生提供了與全市優秀學科教師交流的機會,擴大了優質教師資源的影響範圍,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區域間教育的均衡發展,成為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有益補充。
平台升級體驗效果 限制輔導時長保護學生視力
在對”十三五”專案開展基礎上,市教委和市財政局完善併發佈《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試行)》,將計劃拓展到全市初中,將覆蓋646所學校33萬余名學生。 目前,新加入的9個區正在進行師生資訊核對確認和師生培訓,相關工作將在本月底完成,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計劃實施所需經費由市級資金保障,學生無需付費。 輔導學科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9門,輔導時間為校曆規定的每個學期週一到週五的18時至21時,原則上不含公休日和寒暑假。 在輔導過程中,教師使用桌上型機或筆記型電腦並藉助相應輔導工具,學生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共同實現基於音訊、圖片和文本的即時在線輔導。 輔導包括「一對一即時在線輔導」「一對多即時在線輔導」「問答中心」和「微課學習」四種形式。
與此前試點實施的服務不同,此次面向全市初中生推出的在線輔導在諸多方面進行了升級,優化輔導使用體驗。 基於保證輔導效果、保護學生視力等考慮,在線輔導平臺進行了限定連續輔導時長等一系列調整,平臺規定,學生單次輔導時長不得超過30分鐘,如果學生過分沉迷系統,系統會報警。 同時,平臺整合了2萬余個學習資源,覆蓋課標內所有核心知識,每類知識又分9個層次能力發展要求進行設定,系統將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和層次推薦匹配度較高的老師。
在線輔導計劃還對輔導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在職在崗中級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才可參與。 “對已取得輔導資質的教師還將進行資訊確認,再審核,動員招募更多符合條件的教師。” 余勝泉介紹,根據實施情況,平臺輔導教師會適時拓展到部分有資質的校外教育機構學科教師、高校或社會各界知名專家,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輔導服務。
學生自願參加 輔導數據將反哺課堂教學
在線輔導計劃是不是「在線補課」?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該負責人表示,在「雙減」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80%至90%的學習問題都可以在校內解決,在線輔導計劃不是組織學生在上線開展簡單的重複學習,而是與校內供給相配合的公共資源,意在為初中生提供個人化、差異化的特色分類輔導,細化到學科內部和教師的教學專長。 “學校要繼續做好課後服務、校內答疑等工作,鼓勵學生在完成基礎學習後,深入思考自身特長,自願參與線上輔導。”
在線輔導平臺將如何實現質量監管? 市教委表示,所有老師和學生均為實名進入,所有問答及交互行為都有全程記錄。 同時,市教委人事處將以周、月為單位對在線輔導的時長、交流內容等進行嚴格的過程管理,同時還會對不同類型學校出現的同質性問題進行大數據分析,並反饋給學校。
針對網上有傳言參與該項目老師每學期在線授課滿5000積分即可獲得5萬元收入的問題,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5000分只是理論上最高上限,教師在平臺上提供服務,被學生選中才能得分,並不是提供了服務就一定會被選中。 與此同時,老師也是自願進入系統,根據自己的精力、愛好自主選擇參與的程度,不給老師增加過重負擔。
另外,在線輔導數據將形成分析報告反哺區、校線下教研,提升學校課堂教育教學品質和作業設計品質,為深化推動”雙減”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 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