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對全球塑膠生產規模進行了一輪鳥瞰
全球共生產了200萬公噸的新塑膠。 2018年,全球生產了3.6億公噸的塑膠。 由於其低成本、耐用性和多功能性,塑膠無處不在,而有史以來產生的塑膠中只有9%被回收。 絕大多數最終被填埋,其緩慢的降解使其不斷累積,而微塑膠無處不在,從生物體內到海洋底部都發現了微塑膠。
匹茲堡大學斯旺森工程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副教授Vikas Khanna領導的新研究對全球塑膠生產規模做了一張鳥瞰圖,追蹤塑料生產地、最終目的地及其環境影響。
研究人員發現,2018年與塑膠生產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是驚人的。 2018年全球交易了1.7億公噸的初級塑膠,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佔3.5億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大約相當於義大利和法國等國家一年的排放量。
這項工作最近發表在ACS可持續化學與工程雜誌上。 由於國際貿易在提供包括塑膠在內的物質產品方面發揮著關鍵的作用,研究人員將網路理論應用於聯合國商品貿易資料庫的數據,以瞭解各個國家的作用、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以及支配這些互動的結構特徵。 他們創建的全球初級塑膠貿易網路(GPPTN)將每個國家指定為網路中的”節點”,將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指定為”邊”,從而使他們能夠確定關鍵行為者(國家)以及誰正在產生最大的影響。
研究人員檢查了構成大多數塑膠產品的11種主要熱塑性樹脂。 他們發現,模型中大多數最有影響力的節點出口的塑膠比進口的多。 沙烏地阿拉伯是主要的出口國,其次是美國、韓國、德國和比利時。 初級塑膠樹脂的前五個進口國是中國、德國、美國、義大利和印度。 除了溫室氣體排放,在GPPTN中消耗的能源估計相當於1.5萬億桶原油,2300億立方米天然氣,或407公噸煤。 模型中嵌入的碳估計相當於1.18億公噸的天然氣或1.09億公噸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