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之謎解開:坦尚尼亞萊托利的怪異腳印來自早期人類
人類血統中最古老的直立行走的明確證據是古生物學家Mary Leakey和她的團隊1978年在坦尚尼亞的萊托利發現的腳印。 這些兩足動物的足跡可以追溯到370萬年前。 另一組神秘的腳印於1976年在附近的Site A被部分挖掘出來,但被認為可能是熊留下的。 根據《自然》雜誌報導的一項新研究,最近對萊托利Site A遺址腳印的重新挖掘和詳細的比較分析顯示,這些腳印是由早期人類–雙足行走的人類–製造的。
“鑒於在過去30年裡,人類化石記錄中運動和物種多樣性的證據越來越多,這些不尋常的腳印值得再看一看,”主要作者、俄亥俄大學傳統骨科醫學院的教學助理教授 Ellison McNutt說。 她是在達特茅斯學院的生態學、進化、環境和社會專業的研究生時開始這項工作的,在那裡她專注於早期人類行走的生物力學,並利用比較解剖學,包括熊的解剖學,來瞭解腳跟骨是如何接觸地面的(這種腳的位置被稱為”plantigrady”)。
McNutt對萊托利Site A遺址的雙足(直立行走)腳印非常著迷。 萊托利因其Site G 和Site S遺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類腳印軌跡而聞名,這些腳印被普遍認為是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著名的部分骨架”露西”的物種。 但由於Site A的腳印如此不同,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是由一隻用後腿直立行走的小熊所留下的。
為了確定 Site A腳印的製造者,2019年6月,由共同作者、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人類學副教授Charles Musiba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前往萊托利,在那裡他們重新挖掘並全面清理了這五個連續的腳印。 他們確定了這些腳印化石是由人類製造的證據–包括一個大的腳跟和大腳趾的印記。 他們對這些腳印進行了測量、拍照和三維掃描。
研究人員將萊托利 Site A的足跡與黑熊(Ursus americanus)、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和智人(Homo sapiens)的腳印進行了比較。
他們與共同作者Ben和Phoebe Kilham合作,後者經營著基勒姆熊中心,這是位於新罕布什爾州萊姆的黑熊救援和康復中心。 他們在該中心發現了四隻半野生的幼年黑熊,它們的腳與Site A腳印的大小相似。 他們用楓糖漿或蘋果醬引誘每隻黑熊,讓它們站起來,用兩條後腿走過充滿泥土的軌道,以捕捉它們的腳印。
他們還獲得了超過50小時的野生黑熊的視頻。 在總的觀察時間中,黑熊用兩隻腳行走的時間不到1%,這使得研究人員認為在萊托利 Site A的腳印不太可能是熊創造的,特別是考慮到沒有發現這個個體用四條腿行走的腳印。
高級作者、達特茅斯大學人類學副教授Jeremy DeSilva說:”當熊行走時,它們採取非常寬的步伐,來回搖晃。 它們無法以類似於 Site A腳印的步態行走,因為它們的臀部肌肉組織和膝蓋形狀不允許那種運動和平衡。 “研究人員說,熊的腳跟漸漸變細,他們的腳趾和腳掌呈扇形,而早期人類的腳是方形的,有一個突出的大腳趾。 但奇怪的是,Site A地點的腳印記錄了人類在行走時的「交叉步態」。。
McNutt說:「儘管人類通常不會出現交叉步態,但當一個人試圖重新建立他們的平衡時,這個動作可能會發生。 Site A的腳印可能是一個人類在一個不平坦的表面上行走的結果。 ”
根據從烏干達恩甘巴島黑猩猩保護區的半野生黑猩猩和石溪大學的兩隻圈養黑猩猩幼崽身上收集的腳印,研究小組發現,黑猩猩的腳跟與前腳相比相對狹窄,這是黑熊的共同特徵。 但是萊托利的腳印,包括 Site A的腳印,相對於他們的前腳來說,腳跟很寬。
Site A的腳印還包含了一個大腳趾和較小的第二指的印記。 這兩個指頭之間的大小差異與人類和黑猩猩相似,但與黑熊不同。 這些細節進一步證明,這些腳印很可能是由一個用兩條腿移動的人類留下的。 但是在比較 Site A的萊托利腳印和推斷的腳部比例、形態和可能的步態時,結果顯示A點的腳印與Site G 和Site S的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的腳印不同。
DeSilva說:「通過這項研究,我們現在從Site A的腳印中得到了結論性的證據,即在這個地貌上有不同的人種以雙足行走,但以不同的方式行走,”他專注於人類行走的起源和進化。 “我們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有這個證據。 只是在重新發現這些奇妙的腳印和進行更詳細的分析之後,我們才走到了這裡。 ”